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6450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贾第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寄生人体小肠,可引起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导致贾第虫病,由于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旅游者腹泻”。为我国常见的肠道寄生原虫之一。,一、形态: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发育阶段,滋养体:腹面观似纵切、倒置的半个梨形,前端钝圆,后端尖细,两侧对称,大小9.52151524um。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扁平,腹面前半部凹陷,形成吸盘状陷窝,借以吸附在宿主的肠粘膜上。贾第虫有4对鞭毛,并靠鞭毛摆动而活动。,一、形态,包囊:呈椭圆形,大小为10147.59m。 囊壁厚而透明,未成熟的包囊有2个核,成熟的包囊具4个核,

2、多偏于一端,2个中体以及双倍在滋养体期所见的细胞质鞭毛和轴丝。,二、生活史,寄生部位:十二指肠、小肠、胆囊、胆道。感染期:四核包囊。感染方式:经口,经胃酸作用脱囊形成2个滋养 体。以半消化食物为营养,纵二 分裂方式繁殖。回肠下段或大 肠内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三、致病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1虫株致病力: 2虫体覆盖、吸盘的机械性损伤、分泌物和代谢产物的化学作用,破坏肠黏膜的吸收功能,维生素B12吸收减少。 3宿主免疫力:虫体分泌酶类降解sIgA。 4二糖酶缺乏加重肠黏膜病变,造成腹泻。,三、致病 临床表现: 少数感染者(成人约13%, 儿童约17%) 为无症状带囊者,另一部分则出现临 床症

3、状。 潜伏期平均为12w,长者可达45d。,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腹胀、厌食等,典型病人吸收不良综合征,粪便呈水样、量大、恶臭,无脓血而含较多脂肪颗粒(脂肪痢)。 胆道系统症状:胆囊炎、胆管炎,上腹部疼痛、发热、食欲不振、肝肿大。 全身症状:失眠、头痛、眩晕、眼发黑、出汗等表现。,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1)粪便检查:腹泻的稀便作生理盐水涂片查活滋养体。成形的粪中用碘液染色涂片检查包囊 (2)十二指肠引流液 (3)肠检胶囊法 (4)小肠活体组织检查: 2.免疫学检查 3.分子生物学方法,五、流行 贾第虫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为全国性分布的寄生虫。一般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乡村高于城市,夏秋季 节发病率较高。 传染源:为粪便内含有包囊的带虫者、患者或动物。 传播途径:人食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 易感人群:人及动物均高度敏感。,六、防治原则:管理水源、饮食卫生,消灭蝇以防感染;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常用药物有灭滴灵、丙硫咪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