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5902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新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来 源:新杨中学 新杨中学 发布日期:2008.04.24 13:38:38 阅读次数:1634索取号:3101074009-305003-2008-002(2006 年 1 月2010 年 12 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普陀区十一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以及学校发展,特制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计划。一、学校教师基本情况分析一、学校教师基本情况分析新杨中学自 1995 年成立以来,学校经历了多年的不寻常的办学历程,为解决大量的动迁居民子女就近入学,学校领导、教师承担了非常

2、巨大的工作负荷,连年的教师大量引进、频繁流动、调出(六年引进教师 154 名,教师流动数达 124 名),使得学校的主流文化难以形成,但从另一方面讲这段发展的经历也给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文化方面尤其是有序管理方面积淀了丰富的经验。2004 年 9 月学校转为公办初级中学,学校校园优美,硬件设施齐备,教师队伍趋于稳定,教育教学的水平稳步提高。党建工作、档案管理、社团建设、社区共建、青少年保护、体育艺术、科技活动等方面已逐渐崭露头角形成特色。学校现属于“十一五”培训范围的教师共 54 人。下表是教师教龄、职称、学历情况统计:本科以上 (含在读)本科 (含在读)大专大专以 下学 历情况05130

3、中学高级中学一 级中学二 级其他职 称状况2 4014 045 岁以上3645 岁3035 岁30 岁以 下年 龄情况 5 11 1325 21 年以上1120 年410年3 年以下教 龄情况 715320从我校“十五”教师培养的情况来看, 经过多年的努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完成“十五”教师培训任务达 100,广大教师能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比较大,预示学校教师队伍可发展的潜力较大。学校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1、缺乏专业引领教师,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极少,区骨干教师缺乏。2、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发展不均衡。 3、教师学历层次也有待提高。4、教师的

4、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手段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5、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还不完善,有些学科还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二、总体目标二、总体目标根据学校“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十一五”学校教师教育以学校主题文化“尊重的教育”为主线,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知识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培养名师”的原则,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全面专项培训和分层递进培训,促使教师专业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有机结合。以锻造一支适应新课程实施、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力求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有利于骨干教师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教师继续教

5、育运行和保障机制,形成由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的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1、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形成一支团结向上、刻苦钻研、精心育人的教师群体为目标,切实贯彻好两纲,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增强“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2、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培养一支具备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具备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不断更新知识能力、具备良好的师德风尚和奉献改革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五年内造就 6 位左右区级骨干教师后备人选,15 位校级骨干教师。3、以学校校本研修为基点,教科研工作为依托,构建学习型组织,搭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通过“教学实践、课例研究、自学反思”,使广大教师熟悉认同二

6、期课改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熟练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和体系结构,从而提升教师的课程理念、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4、提升教师学历。我校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我校将为部分教师搭建平台,为教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学历进修,使学校教师的学历向更高层次迈进。三、学习对象三、学习对象凡 2006 年 1 月 1 日以后在编在岗且 2010 年 12 月 31 日以后达到退休年龄的教师,均为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对象。四、课程设置四、课程设置根据“普陀区十一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框架”要求,结合我校校本研修的具体要求,制定由教育学院指导下的课程

7、学习与学校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教师教育课程学习框架。(一)基础型知识类课程与发展型课程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既要学习学科专业类知识,又需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等,而知识类课程的学习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我校教师教育基础型知识类课程与发展型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在教育学院具体指导下进行,根据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每学期组织 6 名以上教师参加此项课程学习。要求教师把学习知识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联系起来,使接受、探索知识和传授知识成为一种有序的整体。通过学校有序的机制推进,增强教师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二)基础型实践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属于校本研修内容。根据学校实际和发

8、展的要求,以分类、分层的方式建立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适合不同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成长的实践类课程。1、学校特色专项研修类课程(1)全员专项研修类课程学习对象:全体教师学习目标:围绕学校特有的文化建设以及两纲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及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依法施教,增强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自觉性。(2)骨干教师专项研修类课程学习对象:校级以及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学校目标:以研究教育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为重点,通过研修,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

9、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积极选送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市、区级的骨干教师培训,形成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3)班主任、团队教师专项研修类课程。学习对象:班主任、团队教师学习目标:以提高班主任、团队教师育德能力,培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为重点,通过“尊重的教育”的探索实践,加强班主任、团队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反思能力,促使教师在组织、教育、管理班级上有所创新,富有成效,建立一支适应我校发展的班主任队伍。2、教师适应期研修类课程学习对象

10、:02 年教龄的教师学习目标: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量的积累为重点,注重在有经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尽快适应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3、教师成熟期研修类课程学习对象:310 年教龄的教师学习目标:以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为重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丰富教师理论知识,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勤于总结的习惯。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

11、力,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胜任本职工作。4、教师发展期研修类课程学习对象:11 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学习目标:培养的内容以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深化教师的科研能力为主。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互进,加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使教师乐于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乐于帮助其他教师,在合理竞争中提高合作意识。加强以名师引领的校际交流、课题研究。培养的方向主要以研究型教师培养目标为主。五、学习途径五、学习途径以“尊重的教育”为载体,将“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实践探索与观课研讨、课例研究与自我反思”三个板块作为我校教师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项目引领、专家指导、骨干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体教师。重

12、点提高教师的理论文化素养,更新知识能力结构,增强理论思维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形成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打好基础;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增强创新能力。(一)论坛研讨以主题发言、合作交流、案例分析、情感体验、读书感受为主要形式,集研讨与休闲活动为一体,以解决特别问题为目的,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发表教育心得,促进教师积累反思素材,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和方式。 (二)专业引领(1)专家引领。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教师来校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以拓展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水平,使其成长为各自专业的学科骨干。(2)师徒结对。由学校骨干教师

13、为导师,负责带教培养新教师、青年教师。通过传、帮、带、导等方法,促使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并形成特色。(三)课堂观摩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的观摩、学习、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教师在分享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自己积累反思素材,提高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四)教研导向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主,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1)主题教研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以问题解决为切入口,通过课例分析、探究学习、任务驱动、现场诊断等形式,让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2)联片教研区域学校互相之间积极进行切磋,协商和合作。通过互助学习,交换信息、经验共享、联动提高

14、等形式,使学校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3)课题研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强化问题意识,促使教师善于将经验转化为理性思考。学校对课题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和推广应用。(五)专题讲座根据学校与教师发展的需要,选择相关专题学习内容,以某一学科、某一专业领域或某一“热点”、“焦点”问题为中心,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得到相关知识。(六)跨校留学安排教师到外校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学习科学的管理思路。返校后及时消化、总结、汇报学习收获,供我校教师借鉴,以此拓展教师视野,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六、保障机制六、保障机制(一)管理机构1、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教师教育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职责:(1)

15、制定教师教育规划和实施方案(2)整合资源开发基础型实践课程(3)建立规范的学习管理制度(4)指导、协调、管理、评估教师教育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情况(5)合理使用专项学习经费(6)保障提供有效的培训资源(7)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学习中出现的问题2、学校教师教育专管员工作职责(1)负责落实上级教师培训部门规定的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协调(2)负责学校教师教育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3)负责有关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传达工作(4)负责教师继续教育考勤、学习情况考核和学分登记工作(二)教师成长档案1、教师个人电子档案袋学校信息部负责建立专门的教师教育信息网站,及时发布各类教师教育信息,宣传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建立教师

16、教育学习资料库、专题研究资料库等。学校信息部负责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电子档案袋。电子档案袋内容包括:教案、课题研究、信息资料、学习体会、教育教学反思,培训学分等。 2、教师个人文本档案袋由学校师训专管员和教师本人各自保管教师个人文本档案袋。教师个人文本档案袋内容包括:(1)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内容:教师个人简历(2) 教师发展计划和总结内容:专业成长计划和总结(3) 教师育德能力内容:会议学习记录、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与反思班主任、团队教师还包括教育心得、教育个案、班级建设经验与反思主题教育情况记录等(4)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内容:听课、评课记录;各种教研、会议学习记录;读书笔记、个人优秀教案、教育教学反思、课件等(5) 教育教学科研内容:个案分析、课例研究、论文等(6) 荣誉内容:获奖证书、公开课证明、业务称号等(7) 学校评价内容:教学成绩、学分统计情况等(三)激励机制目标激励:教师个人结合学校规划以及个人发展需求制定自身发展目标,增强内驱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事业激励:学校通过教育教学评优、提供学习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