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5813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高三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及文言文 (完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5 分) 一、(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所谓转嫁责任,就是将本来可能归结于自己身上的责任转移到他人或其他不可归责于己的 事由上去。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由于人们习惯于将法官定位在“青天大老爷”的角色上,这 导致了诉讼双方不管是否在事实与法律方面存在足够或有效的依据,都对本应处于中立状 态的法官充满了期待和幻想。而事实上,法官只能依据事实和法律来判案,因而在当事人 的幻想和愿望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对法官施加压力。很

2、多时候这些压力来自于当事 人一方和社会主流舆论的联盟,从而使这些压力更带上道德的优越性。此外,法官还会承 受来自于媒体、利益集团或上级等其他方面的压力。而一旦这些压力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法官可能就会倒向主流压力的一边,从而背弃法律,最终导致整个法律信仰体系的崩溃。 现行的法律体系已经为转嫁法官的责任进行了一些制度设计,如普通法中的陪审团制度以 及我国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就是这样。在英、美等国的刑事诉讼(尤其是重罪审判)中,裁 判被告人是否有罪的权力在陪审团。在美国著名的“辛普森案件”中,主流舆论都认为辛普 森是杀害其前妻的凶手,但由于证据方面的原因,辛普森被无罪释放。然而主审法官却并 没有因此承担

3、多少舆论上的压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断定辛普森是否有罪的责任在 陪审团而不在法官。我国的审判委员会制度与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当 满怀怨恨的当事人力图向主审法官“寻衅滋事”时,法官可以推托说,这是审判委员会的决 定,这样就可以使法官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需要指出的是,转嫁责任并非糊弄当事人、舆论及其他压力的制造者,而是为坚持法律的 基本原则而不得已采取的说服技巧。同时,我们要明确,法律自身的原则就是一种价值, 压力的制造者无非也是在诉诸另一种价值,很难说后者就一定比前者更优先,而法官作为 法律的维护者,为法律辩护而不是背叛法律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2008 年新华文摘第

4、 6 期) 1下列对“转嫁责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转嫁责任,把本来可能归结于自己的责任转移到他人或其他不能归责于自己的事由上。 B转嫁责任就是为了使法官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C转嫁责任可以通过陪审团制度或审判委员会制度得以实现。 D转嫁责任作为一种说服技巧,并非糊弄当事人、舆论及其他压力的制造者。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诉讼双方之所以对本应处于中立状态的法官充满了期望和幻想,是因为无论古今中外, 人们总习惯于将法官定位在“青天大老爷”的角色上。 B当法官依据事实和法律来判案,无法满足当事人的幻想和愿望时,当事人一方和社会 主流舆论的联盟就会对法官施加压

5、力。 C当辛普森被判无罪释放时,主审法官没有承担多少舆论的压力,这和裁判被告人是否 有罪的权力在陪审团不无关系。 D法律自身的原则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和压力制造者所诉诸的价值相比,前者更优先。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端拱初,太宗闻其名,召试,擢右 拾遗、直史馆,赐绯。即日献端拱箴以寓规讽。 二年,亲试贡士,召禹偁,赋诗立就。上悦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即拜左司谏、知制 诰。是冬,京城旱,禹偁疏云:“今旱云未霑,宿麦未茁,民饥可忧。望下诏直云:非宿卫 军士、边庭将帅,悉第减之,上答天谴,下厌人心,俟雨

6、足复故。臣朝行中家最贫,奉最 薄,亦愿首减奉,以赎耗蠹之咎。” 未几,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请论 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屡献讨李继迁便宜,以为继迁不必劳力而诛,自可用计而取。 谓宜明数继迁罪恶,晓谕蕃汉,垂立赏赐,高与官资,则继迁身首,不枭即擒矣。其后潘 罗支射死继迁,夏人款附,卒如禹偁言。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 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初,禹偁尝草 李继迁制,送马五十匹为润笔,禹偁却之。及出滁,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禹偁爱其儒 雅,为买一马。或言买马

7、亏价者,太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亏一马价哉?” 真宗即位,复知制诰。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 意禹偁议论轻重其间。出知黄州,尝作三黜赋以见志。其卒章云:“屈于身而不屈于道 兮,虽百谪而何亏!” 四年,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群鸡夜鸣,经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引 洪范传陈戒,且自劾;上遣内侍乘驲劳问,醮禳之,询日官,云:“守土者当其咎。 ”上惜禹偁才,是日,命徙蕲州。禹偁上表谢,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 书,止期身后”之语。上异之,果至郡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二) 【注】梓宫:中国古代帝王、皇后用梓木制做的棺

8、材。驲(r):古时驿站专用的车。 醮禳(jio rng):古代以祭祷消除灾祸的一种迷信活动。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诗立就 就:完成 B此不逾月遍天下矣 逾:超过 C屡献讨李继迁便宜 便宜:好处 D坐谤讪 坐:因犯罪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后潘罗支射死继迁 则齐国其庶几乎 B为买一马 吾属今为之虏矣 C尝作三黜赋以见志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馀年 D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京城遭遇干旱时,王禹偁上书表示自己愿意带头减少俸禄

9、,他关心百姓疾苦,为国 分忧的情怀可见一斑。 B王禹偁曾经拒绝了李继迁送的五十匹马,但后来却有人说他在买一匹马时少给了马钱, 王禹偁前后矛盾的行为,令太宗感到不解。 C从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到“出知黄州”,王禹偁三次遭到贬谪,但从三黜赋中却可看 出他并未因此改变自己的心志。 D咸平四年,黄州境内虎斗鸡鸣,冬雷暴作,出现这些异常的现象,按照掌管天象历数 的官员的说法,作为黄州知府的王禹偁本应承担罪责,但王禹偁只是改任蕲州。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135 分) 三、(32 分) 6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三个片断,回答下面问题。(10 分)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

10、左丘明耻之,丘亦耻 之。”(公冶长)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述而)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颜渊) 【注释】约:穷困。泰:宽裕,豪华,奢侈。驷不及舌:话一说出口,是追不回来 的。鞟:ku 音,去掉毛的兽皮。 (1)把上面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3 分)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3 分) 君子质而已矣,何

11、以文为?(2 分) (2)这三段话都隐含了作者对做人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2 分)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6 分) 雪晴晚望 贾岛 倚仗望雪晴,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问:本诗中诗人“望”见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这些景物描写与末句中的“闻钟” 有何关系?(6 分)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2)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4) ,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5

12、)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6)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 分) A“所长,我知道你喜欢我的是什么。不过,你得发誓,在我活着的时候,永远不要向我 提出婚姻给你权利,让我独身生活。你能这么做,那么,我答应嫁给你。” 这一段话是欧也妮向公证人克罗旭的侄子初级裁判所所长阿道夫所说的话。阿道夫听完欧 也妮所说的话,“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说:“你说吧,赴汤蹈火都可以我一定,我一定 做你的奴隶!”(欧也妮葛朗台) B为了满足桑丘的夙愿,公爵夫妇假意封桑丘为海岛总督,让桑丘到公爵自己的一

13、块领 地去上任。桑丘在任职期间,廉洁奉公,亲自制定法律,规定价格,不准贩卖粮食,严禁 淫荡歌曲,把辖区管理得井井有条。(堂吉诃德) C“对,”他笑着说,“再过两天,我的事情就做完了。只消等两天。再过两天,我要跟你 谈许许多多的事情。” 出嫁前的一个晚上,鸣凤怀着最后的希望去找觉慧。觉慧也深爱着鸣凤,但因为时候未到, 不便公开与鸣凤的关系,就请求推迟两天,把她遣走了。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投湖自杀 了。(家) D方鸿渐用低价买回假博士文凭后,先到照相馆里穿上德国大学博士的制服,照了张四 寸相片,再往父亲和丈人处各寄一张,然后回法国玩了几个星期,买了张二等舱票回国, 结束了四年所谓留学的生活。(围城

14、) E宝玉忽想起未辞黛玉, 因又忙至黛玉房中来作辞。彼时黛玉才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 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宝玉道: “ 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吃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劳叨了半日,方撤身去了。 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期。当日早晨收拾完毕,宝玉分别拜见了贾母、 贾政和王夫人等人,最后来到林黛玉处辞行,遭到林黛玉善意的嘲笑。(红楼梦) 10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曹魏一方势力的兴亡过程。 (2)请概括复活中涅赫柳多夫的性格特点。 四、(17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113

15、题。(17 分) 钥匙 罗兰 自从有一天,和丈夫因小事争吵,我一怒离家,回来时却发现忘带钥匙,又不肯按铃请他 来为我开门,只得索性坐火车去高雄住了一夜以后,我对钥匙就十分小心。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自尊的保障,独立的象征。代表着可以我行我素的自由,和 不必求助于人的快乐。 我的钥匙好像就因为这种意义的追求,才逐渐多起来的。 除了自己住处大门、二门的钥匙,以及家中一切备而不用的钥匙之外,我有办公室抽屉和 四个柜橱的钥匙,还有发音室的钥匙。另外我还有洛杉矶女儿住处的两套钥匙,和纽约朋 友住处的钥匙。她们说:“知道你这人喜欢随时高兴就跑来了,给你一套钥匙,我们不在家, 你也可以进来。” 我还有儿子住处的钥匙。 钥匙因此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权利和别人对你的信任。住旅馆,如果是两个人住一 间,带钥匙的大半是我。即使对方偶然带走了,我会因为自己知道客房管理员手中还有一 把钥匙而觉得安心和快乐我不会因为对方带走了钥匙而束手无策。 钥匙是一种方法。如何找到这“方法”,好像是我一生都在搜集的经验与历练。 为了预防自己某天忘了带钥匙或丢了皮包,我多配了一些钥匙,放在办公室。必要时,我 可以回办公室去拿,而不必麻烦锁匠或任何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