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历史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5798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模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二模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二模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二模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二模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二模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模历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 本卷共 32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 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 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 ”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2.宋朝台谏官实行宰执不预原则,但在北宋元祐年间,执政司马光却“密荐”过台谏人选。 对此,同为执政的章錞批评说:“此首为乱阶

2、,今虽未有害,并时奸邪大臣,与之结党,恐 非社稷之福。 ”据此可以判断: A北宋执政大臣派系斗争激烈 B北宋的台谏官员归皇帝直辖 C台谏制度破坏导致政治腐败 D北宋时期台谏机构相对独立 3.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 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 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 查世丁尼民法大全 D公民法 4.魏源曾描述某国政治制度:“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 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 ”材料中的“大酋”: A选民直接产生,职位不能世袭 B直接领导政府,统率武装力量 C拥有绝对权力,有权解散议会 D代

3、表国家形象,没有实际权力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 总统命令须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下列对该宪法评述不正确的是:A与封建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B宪法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C法国几经艰难,最终确立了典型的总统制共和制政体 D宪法的颁布证明了共和派占据绝对优势 6.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 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 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该条约是: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4、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7.一篇评价辛亥革命的论文中指出:“本已残破的土地更加地充满了血腥,是辛亥革命加速 了古老中国进入黑暗的深渊。 ” “黑暗的深渊”指的是: A由国家统一走向分裂割据 B由经济发展走向经济停滞 C由民主共和走向完全独裁 D由民主共和教育走向复古教育 8.1942 年,毛泽东在谈到研究党史的“古今中外法”时指出:“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我们 党的历史,我觉得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大革命时期是第一个阶段;内战时期是第二个阶 段;抗日时期是第三个阶段。 ”三段式划分的依据是革命的任务,联合的群众,革命所打击 的目标(党的政治路线) 。具体到第二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革

5、命的任务的直接表现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B 革命所打击的目标是盘踞在农村的中外反动势力 C 联合了的群众是缩小了的统一战线,和农民、小资产阶级联合 D 党的政治路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9.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向孤立的中国革命斗争,自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就不再感觉 孤立了。 ”这从侧面反映了十月革命的一个重要影响是: A.使中国革命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B.为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新的解放道路 C.推动了各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D.冲破了世界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10.2013 年 5 月,台湾一艘渔船在屏东县东南约 180 海里处遭菲律宾军舰射击,一名船员身 亡。中国政

6、府表示强烈谴责,台湾也很快向与菲律宾有争议的出事海域派出一艘军舰和 3 艘 海巡船,捍卫海域“主权”以及渔业资源。这说明:来源:Z|xx|k.Com A台湾当局认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 B国家主权利益高于一切 C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出台有利 D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国共两党已经达成一致 11. 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 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 向东方转移。 ”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地位最重要 D

7、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12.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 耕牛 1 头授田 30 亩,限 4 头牛。其主要影响是: A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 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保留着豪强特权人士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 13.“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是黄梅 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A.农业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141985 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

8、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 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15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 )和萝卜干(谐 音“落泊” ) ,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 。这说明 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16 “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 ”这是有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 下表对应历史事件符合该观点的是: 蝴蝶拍翅膀产生的风暴 A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 B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中国

9、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资本主义世界出现 1929 年的大危机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 1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来源:学.科.网 Z.X.X.K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 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D. 苏州丝织业“小户” 、 “ 听大户呼织” 、 “计日受值” 18. 右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 14 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 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来源:Zxxk.Com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

10、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19.19 世纪末,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由欧洲列 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它从一个侧面说明: A工业生产方式极大地开阔和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 活动范围 B财富积累的巨大可能性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扩张实力 C社会发展机制上的革命性变化带动了全方位的社会形态的转型 D在交融与冲突中主流文明横向拓展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20.下表为 19 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 包括: 城市1800 年1850 年1880 年1900 年 纽约646961,91

11、23,437 伦敦9562,6184,7676,581 东京8001,0501,600 莫斯科2503656121,000 上海300250300600 孟买200500773776A工业革命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B世界各地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C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D各地城市人口的差距,反映出表中欧美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 21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 1820 年,一部此前 300 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 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 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

12、确立 22意大利人艾儒略(15821649)明朝时来华传教,著有西方答问 ,该书以问答的方 式,交换了中西之间诸多不同看法。其中不可能涉及的问题是: A白银贸易 B风土人情 C欧洲礼仪 D铁路交通 23.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 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口口口口口,服若干剂来见转机。 ”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 A洋务清火汤 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 D革命销魂汤 24.俄国史载,20 世纪 20 年代, “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 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 。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 好的质

13、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25西方经济学家把停滞和通货膨胀两词合起来,构成停滞膨胀这一新概念。针对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的“滞胀”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举措包括: A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B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D加大福利制度的投入 261956 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 “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 “一

14、五”计划即将完成 27.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 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 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 。这种“新的社会组织” 出现的根源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 “左”倾思想的指导C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28.现阶段,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 A 放权让利 B 政企分开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推行公司制度 29生活即历史。1992 年夏天,深圳一座露天咖啡厅中,四个年轻小伙子在聊天。从他们 四人聊天的内容中,请你判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A张:“今年春节后不久,我在深圳有幸看到了小平同志。 ” B李:“我把小平同志到深圳这件事,通过互联网专线发给了在美国的同学。 ” C马:“今年要召开党的十四大了,估计改革开放的步伐又要加快了。 ” D赵:“听说上海浦东发展很快,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到浦东去创业?” 30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向欧洲国家发出邀请以共同制订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称, 这个计划“不是针对哪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派信仰原则,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 混乱”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 A. 冷战由此正式开始 B. 西欧的复兴对美国有利 C. 该计划无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