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肺复苏 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5566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6.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脑肺复苏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心脑肺复苏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心脑肺复苏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心脑肺复苏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心脑肺复苏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脑肺复苏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脑肺复苏 课件(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心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邓国防,2,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3,猝死,指突然的、没有意料到的、迅速的、自然死亡。 WHO规定: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6小时。 对象:平素健康的人、病情稳定者、病情正在改善者。,4,第一节 概 述,5,1,6,(一)心源性原因,1.冠心病:是成人心搏骤停的主要病因。 男女比例为34:1 其中70死于医院外。 冠心病猝死10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30死于发病后15分钟至2小时。,7,2.心肌病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心肌病常并发室

2、性心动过速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易导致心搏骤停。 3.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破裂、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发育异常,如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瓣狭窄。,8,(二)非心源性原因,1.突然的意外事故 窒息、严重颅脑创伤 药物中毒、药物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 、急性中毒2. 麻醉和手术意外,9,3.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严重低钾和高血钾 严重高血钙可致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 严重高血镁也可引起心脏停搏。 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又使血钾增高,也可发生心搏骤停。,10,二、心搏骤停的类型,(一)心室颤动 (二)心室静止 (三)电机械分离,11,(一)心室颤动,又称室颤,占心搏骤停的80%。 表现:心

3、室肌发生不协调、快速而紊乱的连续颤动。心电图表现QRS波群消失,代以连续而快慢不规则、振幅不一的心室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12,粗颤:颤动波波幅高并且频率快,较容易复律; 细颤:波幅低并且频率慢,则复律可能性小,多为心脏停顿的先兆。,13,(二)心室静止,心电图:完全无心室活动波,呈平线或仅见房性P波。,14,(三)电机械分离,心电图:缓慢(2030次/分钟)、矮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即使采用心脏起搏,也常不能获得效果,为死亡率极高的一种心电图表现,易被误认为心脏仍在跳动。,15,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16,(一)临床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2.

4、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搏骤停后30秒内。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伴青紫。,17,2,18,根据2000年8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国际权威循环杂志上颁布的最新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2000中规定:鉴于脉搏判断的难度,对非专业人员不再要求判断脉搏,而是要求检查循环体征:给人工呼吸并评价患者的正常呼吸、咳嗽情况,以及对急救通气后的运动反应。当然对专业人士仍要求检查脉搏,以确认循环状况。,19,心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肌和肾小管:不可逆的无氧缺血损伤阈值约30分钟。 肝细胞:可以支持无氧缺血状态约

5、12小时。 大脑: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30分钟。,20,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的起源与发展,21,一、心肺脑复苏概念的形成,复苏术:对危重患者处于濒死阶段的抢救性医疗措施。 心搏骤停的抢救,人们在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逐步形成现代心肺复苏方法. 1956年Zoll提出了体外电击除颤法。,22,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1960年Kouwenhoven氏首先创立并倡导“不开胸心脏按压术”,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开创了以胸外心脏按压为基础的心肺复苏术(CPR)。,23,24,二、心肺脑复苏理论的发展,医学专业人员

6、学习CPCR和实践已有40多年的历史。AHA1974年开始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并在医学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完善CPCR的内容,分别于1980、1986和1992年多次修订再版,并将其应用于CPCR主要机构和高等急救培训教程,为救助者和急救人员提供了有效、科学的救治建议,指导挽救了更多的心血管急症患者。,25,2005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正式公布了2005年新版高级心脏复苏指南。新版指南不仅强调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对提高病人心脏复苏成功率的重要性,而且针对胸腔挤压与人工通气比率,以及电除颤技术要求等内容也作了重要的修改和说明,对复苏后病人脑功能的评估及采用降温的方式来保障脑功能的恢复

7、也有了新的建议。,26,(一)三阶段九步骤法,1.基本生命支持期(BLS) 2.进一步生命支持期 (ALS) 3.长期生命支持期(PLS),27,1.基本生命支持期(BLS),是指紧急供氧期。(现场心肺复苏术,CPR技术) AAirway,开放气道 BBreathing,呼吸支持 CCirculation,循环支持,28,2.进一步生命支持期(ALS),也称高级生命支持。是指在BLS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技术等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期。 Ddrug,给药 EElectrocardiograph,心电图 FFibrillation treatment,除颤,29,3.长期生命支持期(PLS),也称持续

8、生命支持,是指长期复苏的复苏后强化护理。 GGauging,估计可治性、判断死因 HHuman mentation,保持和恢复人的智能活动 IIntensive care,强化监护。,30,(二)CAB顺序,在三阶段九步骤法的基础上,有人提出将ABC改为CAB,即主张对于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时首先进行循环支持。,31,(三)急救生存链,199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介绍了一种心搏骤停受害者的治疗模式,称为“生存链”。概括为四个快速: 快速求救:“第一目击者”具有识别心搏骤停的基本知识并及时求救。,32,快速心肺复苏(Early CPR):经徒手CPR培训者即能维持受害者起码的循环状况,直至实行电除颤。

9、 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四个早期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早期除颤。,33,快速电击除颤 (Early defibrillation):尽可能快地给受害者实施除颤。 快速高级生命支持:尽早提供呼吸支持、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生命监护等医疗支持。,34,(四)ABCD思考模式,强调ABCD的重要性。 所谓ABCD是明确抢救中有序的程序。 分初次ABCD和再次ABCD 。,35,初次ABCD,Aairway A1评估意识 A2打开呼吸道,评估呼吸,用3L。 look看胸廓有否起伏。 listen听呼吸气体声音 feel感觉呼吸气流,36,BBreathing,给予正压呼吸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

10、按压 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37,再次ABCD,Aairway,尽快给予呼吸道器材。 BBreathing,尽快给予有效通气和给氧量。 CCirculation,建立静脉通路,确认心律失常的种类及心电监护,给予合适的治疗。 Ddifferential diagnosis,寻找原因,鉴别诊断并立即处理。,38,第三节 CPCR的一般程序和方法,39,40,41,42,43,44,一、 基本生命支持,在患者发病现场进行的徒手心肺复苏技术。(CPR) 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急救。 主要目的: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45,BLS基本

11、步骤,判断 呼救 体位 AD C B,46,1.判 断,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47,意识丧失,摇动病人肩部,并大声呼叫。手指掐压人中、合谷穴5秒,无反应 意识丧失。,48,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颈动脉位置: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 方法:食中指并拢,置于患者喉结处,向一侧滑动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49,复苏五不要,对可疑病例不要犹豫,不要等专家指导或请求心电。不要反复听心音。 不要依赖瞳孔做判断依据。 就地抢救,不要随意移动病人。 不要随意中断心脏按压。 对于只有2个抢救者时,不要先准备其他抢救物品。,50,2.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一旦判定患者意识丧失,无论能否肯定有无循环,急救

12、人员都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同时立即呼救。 呼喊附近的人参与急救或帮助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51,3.放置复苏体位,复苏体位:患者仰卧在硬质平面,头不可高于胸部,且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解开衣领和腰带。 如果患者面朝下时,应将患者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 。,52,整体翻转,53,恢复体位,对无反应,但已有呼吸和循环体征的患者,应采取恢复体位。如患者继续取仰卧位,患者的舌体、粘液、呕吐物有可能梗阻气道,采取侧卧位。,54,采取体位的一般原则,患者尽量取正侧位; 体位应该稳定; 避免胸部受压影响呼吸;,55,怀疑有颈部脊髓损伤者应采取仰卧位; 易于观察通

13、气情况和气道管理; 体位本身不应造成患者进一步损伤。,56,急救者位置,一个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肩颈水平。 两个急救者:两人分为两侧。一人位于头部水平负责人工通气;一人位于胸部水平负责胸外按压。,57,一人抢救位置,58,一人操作示意图,59,双人同侧抢救示意图,60,4.开放气道A,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 解除舌后缀。(下页) 开放气道后 判断呼吸情况有呼吸 无呼吸,做2次人工呼吸, 判断循环是否恢复,相应治疗,61,判断呼吸方法,前提:开放气道 看: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 感觉:有无气息。 判断及评价时间:10秒。,62,看听感觉

14、判断呼吸,63,舌后缀,64,解除舌后缀的方法,抬颈压额法:禁用于头颈外伤者 举颏压额法: 双手抬颌法:适用于头颈外伤者。 头部后仰程度: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65,抬颈压额法,66,举颏压额法,67,举颏压额法,68,举 颏 压 额 法,69,5.人工呼吸B,概念:是用人工方法(手法或机械)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进入或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排出。,70,口对口人工呼吸,前提:确保气道通畅 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 急救者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确保呼吸时胸廓起伏, 通气频率:成人1012次/min。儿

15、童(18岁)20次/分。 量:7001000ml/次,71,口对口人工呼吸,72,6.循环支持-C,73,1.心前区捶击,方法: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患者胸壁 距离和部位:20-25cm,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即胸骨下段。 次数:12次,力量中等。 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无变化,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74,注意事项 1.捶击不宜反复进行,最多不超过两次。 2.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 3.婴幼儿禁用。,75,2.胸外心脏按压,概念:指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下段,使心脏在胸壁和脊柱之间受到挤压而排血的方法。 按压原理: 心泵学说胸泵学说,76,确定按压部位的方法,剑突切迹上二横指。 定位:救护者靠近患者足侧的手(A)示指和中指沿患者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并将中指定位在此处。将另一手(B)的示指紧靠A手示指,用A手的掌根(与患者胸骨长轴一致)紧靠B手的示指放在患者胸骨上,该处即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77,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按压频率:100次/分 按压深度:3.55cm 按压与呼吸比例:15:2 气管插管后按压呼吸比例:5:1,78,79,80,按压姿势要点,注意肘关节伸直 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 手指不应加压于患者胸部 按压放松期,操作者不加任何压力,但手掌根仍置于胸骨中下半部,不离开胸壁,以免移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