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5564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2,目录,一 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 二 科技论文的结构 三 题名 四 关键词 五 摘要 六 正文 七 参考文献 八 论文投稿,3,一 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4,一 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企业科技论文写作目的: 1、科技论文是各种系列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之一。 2、撰写科技论文需通过查阅同行撰写的大量文献,来掌握行业动态和研究进展情况,可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自学能力。,5,一 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企业科技论文写作目的: 3、通过撰写科技论文,可进一步总结、提炼所学习的零散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在总结过程中,会得到一些新结论、新思路、以及缺点,可进一步指导

2、生产实践。 4、科技论文发表后,可以实现与同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促进科技共同发展。,6,二 科技论文的结构,7,二 科技论文的结构,一篇科技论文的的核心内容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 )、和结论(Conclusions);再加上题名(Title)、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致谢(Acknowledgements)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就构成一篇完整的论文。,8,三 题 名,9,三 题名,科技论文的题名是论文的画龙点睛之处, 是

3、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 反映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最恰当、最简明的逻辑组合, 即: 题名应“以最少数量的单词来充分表述论文的内容”。,10,三 题名,题名的主要作用: 1) 吸引读者。 题名相当于论文的“标签”,一般的读者通常是根据题名来考虑是否需要阅读摘要或全文, 题名如果表达不当, 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使真正需要它的读者错过阅读论文的机会。 2) 帮助文献追踪或检索。 文献检索系统多以题名中的主题词作为线索, 因而这些词必须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 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漏检。,11,三 题名,题名撰写的基本要求:1)准确:题名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作为论文的“标签”, 题名既不能过于空泛

4、和一般化, 也不宜过于烦琐, 使人得不出鲜明的印象。2)简洁:题名应当言简意赅, 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具体而言, 题名最好不超过25个汉字, 或100个英文字符(含空格和标点)。3)清楚: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明确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 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12,四 关键词,13,四 关 键 词,关键词的作用:论文不标注关键词, 电子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读者就检索不到,可以说关键词选用是否得当,关系到文献被检索的概率和成果的利用率。,14,四 关 键 词,关键词的特征:直接从文章的题名、摘要、层次标题或文章其它内容中抽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

5、(词或词组)。,15,四 关 键 词,关键词与摘要一样,也是论文主题内容的浓缩,但比摘要更精练,更能揭示论文的主题要点。关键词应具备以下特点: 1、关键性,对全文内容具有串联作用; 2、便于检索和索引,易于计算机技术处理; 3、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16,四 关 键 词,关键词的选取方法:1、根据标题标引关键词。有的论文从标题上就一目了然,选出关键词。 2、根据摘要标引关键词。有时单从标题上不能直接找出适当的关键词,即可从摘要中寻找适当的关键词。 3、根据学科标引关键词。有的论文用上述两种方法无法确定出适当的关键词,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论文论述的内容,并根据学科和研究方向选取关键词

6、。,17,五 摘 要,18,五 摘 要,摘要定义:以提供文献内容概要为目的, 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简明、确切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的作用: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摘要对于增加期刊和论文的被检索和引用机会、吸引读者、扩大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9,五 摘 要,摘要的基本内容: 1、目的: 研究工作的前提、目的和任务, 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方法: 所用的理论、条件、材料、手段、装备、程序等。 3、结果: 观察、实验的结果、数据、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结论: 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 提出的问题, 今后的课题、 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20,五 摘 要,摘要的

7、撰写技巧: 1、尽量包括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重要的论证或数据)。 2、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楚。 3、应尽量避免引用文献和使用非同行熟知的缩写;必须避免使用图表。 4、为方便检索系统转录, 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 5、查询拟投稿期刊的作者须知, 以了解其对摘要的字数和形式的要求。,21,六 正 文,22,六 正 文,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部分, 包括以下部分: 1、引言(Introduction) 2、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3、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结论(conclus

8、ion),23,六 正 文,1、引言 引言的基本内容: 1) 介绍研究背景 2) 提出研究问题 3) 阐述研究目的4) 指明论文创新点,24,六 正 文,2、材料与方法对材料的描述应清楚、准确:应采用国际标准或同行所熟悉的通用名。对于方法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如果方法新颖、且不曾发表过, 应提供所有必需的细节; 如果所采用的方法已经公开报道过, 则引用相关的文献即可。,25,六 正 文,3、结果 结果:作者贡献的集中反映,是整篇文章的立足点。 注意以下要点: 1)、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不能简单地将实验记录数据或观察事实堆积到论文中,尤其是要突出有科学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

9、数据. 2)、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26,六 正 文,3、讨论 1)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 简洁、清楚:讨论的重点要集中于作者的主要论点, 尽量给出研究结果所能反映的原理、关系和普遍意义。 2)推论要符合逻辑,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 3)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清楚、明确。,27,六 正 文,4、结论 结论: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总结性地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注意:结论中忌讳出现了文章中不曾出现过的结论或观点,不能在结论中简单地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讨论等章节中的句子。,28,七 参考文献,29,七 参考文献,

10、参考文献的作用: 1、注明前人的相关工作,并说明研究的背景、依据等; 2、避免作者不必要地重复论述已有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3、论证作者的观点; 4、表达对同行的尊重。,30,七 参考文献,选取参考文献的基本原则:1、适量引用高水平的综述性论文;2、必须是亲自阅读过的;3、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引用著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4、尽量避免引用非公开出版物;5、优先引用最新发表的同等重要的论文;7、避免过多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8、确保文献各著录项正确无误。,31,八 论文投稿,32,八 论文投稿,1、投稿期刊选择,1)、期刊声誉 2)、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 3)、国际传播 4)、发行量 5)、出版速度 6)

11、、主题范围 7)、以前发表论文的情况 8)、版面费,33,八 论文投稿,2、期刊分类(按检索系统分),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核心版:创刊于1961年,美国信息研究所ISI SCI-E(SCI-expanded)扩展板 EI (Engineering index):创刊于1894年美国工程信息公司 ISTP 会议检索 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具体期刊名称和分类情况见附件,34,八 论文投稿,3、投稿,投稿后与编辑的联系:大多数期刊会尽量在收到稿件的68周内形成一个是否录用的决定,如果作者在投稿2个月后仍没有收到有关稿件处理的信息,可以发E-mail

12、或打电话询问编辑。,35,八 论文投稿,投稿的3种结果:录用、退改、退稿。稿件不做任何修改即被录用的情况通常是很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作者收到的可能是改后录用、改后再审或退稿的决定。,36,八 论文投稿,4、一稿多投问题,一稿多投: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国际上也称该种现象为重复发表、多余发表、或自我剽窃。,37,八 论文投稿,一稿多投是科学界严厉指责的行为,一稿多投行为如果在稿件的同行评议过程中被发现,通常会被简单地退稿,有些期刊编辑部可能会在退稿的同时函告作者所在单位的相关部门。,38,八 论文投稿,制裁或处罚措施: 1)、在一定期限内拒绝一稿两投作者向该刊继续投稿; 2)、在刊物上刊登关于该作者一稿多投的声明,并列入目次页; 3)、可能在某特定专业群体的刊物中对一稿多投的行为进行通报; 4)、可能通知作者所在单位。,39,八 论文投稿,以下重复投稿或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1)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但不包括以会议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公开发表过的全文; 2)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以上新数据的学术论文; 3)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但此类报道不应通过附加更多的资料或图表而使内容描述过于详尽。,4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