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5268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行业论文 行业论文精品尽在豆丁 http:/ 行业论文精品尽在豆丁 http:/ 合作中不但要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更要重视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从 20 世纪 90 年 代中期始,中国非常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物质 资本投入的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投入活动,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 农产品加工创新、双边农业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协调发展来推动非洲农业的进步,是实现中非农业合作 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利益“双赢”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非农业合作;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合理

2、配置 2007 年以来,全球粮食危机使非洲国家受到严重冲击。2009 年全球粮食虽然大丰收, 但高昂的粮价,使许多依赖粮食进口的非洲国家仍不堪重负。非洲大多数国家农业基础较 差,农业技术落后,发展农业有必要与外界合作。中国农业在近 30 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巨大成就。由于中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一部 分农业领域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非常适合非洲的国情和目前的农业开发。非 洲国家对加强与中国进行农业合作也有着很强烈的愿望,希望借此提高其粮食生产水平和 粮食产量,缓解粮食危机,这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中国对非洲农业 进行投资,开发非洲农业

3、资源,既支持了非洲的经济建设,又可缓解中国国内市场和资源 相对狭小和短缺的矛盾,为农业发展开辟一个新的空间,达到与非洲国家“双赢”的目的。 一、从“资本三要素”视角看中非农业合作的三个历史时期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得以成长和发展的三个基本 要素,我们将其称为现代经济的“资本三要素”(徐呜,2007)。 物质资本,即通常所说的投入生产流通过程的那些人类劳动的产品,它指土地、机器 与建筑物等被称为资本物品的东西,也指用来买卖资本物品或买卖厂商的资金;人力资本 是指人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主动性及其知识、技能、经验、健康和其他潜在的精神存量; 智力资本是指由人创造的可以

4、转化为利润的科学技术、文化价值、管理制度、知识产权、 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信息技术系统、客户网络等。 一个国家(地区)必须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人手,使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智力资本这三个基本的“资本要素”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 稳定地增长。 从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视角来看,物质资本主要形成一个国家经济的硬实力(Hard Power),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则主要形成一个国家经济的软实力(soff Power),而软实力 对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中非农业合作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物质资本 的投入,更要重视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从中非农业合作的历

5、史发展来看,也正是 经历了由注重物质资本投入,而发展到注重人力资本投入的发展到注重物质资本、人力资 本、智力资本三者并重的发展路线。 李嘉莉和杨目(2006)认为:中非农业合作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无偿援助性质的中非农业合作,其间以无偿的物质资本援助为主。1959 年,中国向几内亚政府无偿提供粮食援助,这是中非农业合作的最早起点。对非洲的农业 合作主要集中在开展技术合作、兴办加工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先后帮助非洲国家实施了近 180 个农业项目,包括农业技术试验站、农业技 术推广站和一些规模较大的农场及农业加工项目等。这个阶段的中非农业

6、合作是以中国向 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的方式进行的,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受援国单方面受益。 精品行业论文 行业论文精品尽在豆丁 http:/ 行业论文精品尽在豆丁 http:/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 改革开放,这个阶段的中非农业合作,仍是以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的方式进行的, 但试行了经济援助项目承包责任制,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强调了援助项目的管理,注重项 目的经济效益,强化了双方受益。同时,注重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双重投人。中国逐 步推行国际经济援助与合作的通行惯例,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包括技术合作、管理合作、 代管经营、租赁经营、注重人员培训等,发展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双向合作

7、关系。 第三个时期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非农业合作开发。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确立,中非农业合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从 1995 年起,中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互利合 作的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方针,积极推行政府优惠贴息贷款援助新方式,明确了企业是实施 非洲援助项目的主体,鼓励对非洲援助与发展经贸合作相结合。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中国不但注重物质资本投入,更加注重人 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了农业技术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国 一批企业利用援外资金、优惠贷款相继在非洲投资开发了一批新的农业项目,同时还改造 振兴了一批老的援助项目,拓展了非洲农产品市场,初步探索了

8、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境外 投资合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二、基于“资本三要素”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 (一)从物质资本的投入来看,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方式,发挥中国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力 量,加速非洲农业物质环境的改善,是发展非洲农业的有效途径 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设施,正在拉大非洲农业与世界农业平均水平的差距。 非洲许多地区虽然日照时间长、降水充足,但土质薄、养分低、水利灌溉设施也较差,单 位产量很低。非洲大多数农作物生产(剑麻、甘蔗等经济作物除外)以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 生产技术很落后。 从生产经营方式看,原始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在非洲许多国家基本没有改变,90的 农业生产仍依靠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

9、农药、化肥、良种未被广泛使用,农业机械化、水 利化水平很低。另外,非洲多数地区已开垦利用的耕地零星分散,管理粗放,种撩(荒)随 意。非洲土壤灌溉系统远远没有达到持续灌溉、不破坏土壤肥力、防止渗漏等条件要求, 田间无路无渠,更无防护林。上述这一切都需要大大增加非洲农业开发的前期物质资本投 入。 所以,从物质资本的投入来看,中国政府除继续向一些非洲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无偿 援助外,发挥中国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力量,多管齐下地加大对非洲国家农业投入,是提高 非洲农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投资。以企业为主 体,双方企业开展合作,在“平等互利

10、、形式多样、注重实际、共同发展”的原则下,拓宽 中非合作的渠道。进入非洲的中国企业除了大中型国营企业外,还有不少民营企业和私人 企业。目前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的发展迅速,已经进入蔬菜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领域。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农业是促进非洲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中国农业的技术优势,鼓 励具备条件的中国企业通过兴办非洲农场和农业综合开发,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营销网 络。海外经济效益好的中资农场(包括私人农场)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合作项目必须适应 所在国的市场环境、技术要求、管理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环境,这种适应性对于合作项 目长期持续存在是必须的。单一的援助行为效果有限,必须对农民从培训、示范作用

11、、影 响、竞争、提高获得物资和服务的便利化等方面多管齐下,转变传统观念,才能确确实实 提高非洲农业发展水平。 精品行业论文 行业论文精品尽在豆丁 http:/ 行业论文精品尽在豆丁 http:/ 代落后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中非双方应加大对非洲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灌溉 系统、道路、电力和通信的投资。 要借鉴西方国家综合性农村扶贫,建立包括私营部门投资在内的相关利益方参与的综 合规划的思路,有助于中国解决对外农业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从人力资本的投入来看,要综合提高非洲农村人口素质,从传授农业技术知识、 提升理念,全方位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地的农业传统生产方式,是实现非洲粮食自给的

12、关键 综合提高非洲农民人口素质,是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非洲农村人力资源 是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农业援助最终的承担者,非洲国家的农民大多数是小农, 提高其对援助项目接受的意愿和能力对改进援助效果至关重要。 多数非洲国家农民接受先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能力较差,不仅文化素质低,而且对采用 农业科学技术缺乏主观要求,由于其优厚的自然条件(水果较多,充饥便利)和特有的生活 方式,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其生产行为完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生产条件相当落后。 非洲当地农技推广人员缺乏基本的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及宣传培训 工作效率极低。目前,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是一些来自国外的援助

13、组织和人员, 其中水稻技术推广以中国的援助项目和人员为主,国家缺乏有力的扶持措施。 如何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非洲国家农业的自我发展功能,一直是 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非洲大陆阳光充足,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许多非洲国家的水资源也 相当充沛,因此非洲具备很好的农业资源。 中国用不足世界 7总耕地面积解决了世界 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的农业生产技 术对于非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若加大对非洲国家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非洲农民一旦吸 取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和经验,再加上兴修水利设施等,非洲完全可以实现粮食自给。据有关统计显示,赞比亚全国有 4000 多万公顷可耕地,然而已耕种的土地不足 10

14、,除丰年外,所产粮食基本无法满足全国的年需求量。中赞友谊农场在正常年景,每 公顷产粮 6 吨,赞比亚全国人口有 1129 万,若以每人每年消耗 0.4 吨计算,按照中赞农 场的产量,只要 75.3 万公顷的土地就可以解决该国的粮食问题,养活非洲 9.2 亿人口只要 6130 万公顷土地,相当于非洲可耕地的 130(孙屹,2007)。 中国在近年加大了对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本投入,通过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高 级农业专家,向非洲国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非洲国家实现粮 食自给的信心。这些新的援助方式体现了“授人与渔”而非“授人与鱼”的援助精神,更适合非 洲国家实现长期发展的需

15、要。 (三)从智力资本的投资来看,非洲国家几乎没有分享到令世界其他地区广泛受益的绿 色革命的成果,农业科技合作与管理制度建设,必将是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农业科技合作必将是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非洲农业科技发展来看,非洲一些国家农业技术的接受、传播和利用能力较低,使 非洲农业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并几乎没有分享到令世界其他地区广泛受益的绿色革 命的成果。以水稻生产为例:在生产用种方面,既无本地优良品种,又缺乏科研手段,除 国外援助机构的实验田里使用别国的优良品种之外,非洲国家农民只能大量使用本地低产 水稻品种,单产只及优良品种的 13。另外,非洲一些国家的农产品深加工也十分落后。 所以,农业科技合作必将是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对非洲的智力援助和 投资将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一环。 中国教育部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实行对非洲智力援助的新办法,组织我国有实力 有影响的一些高等学校派出专家学者在非洲国家进行对口援助工作,一些高等农业院校也精品行业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