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5256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近年来,萧山区气象局围绕政府工作中心,依靠上级气象部门正确领导,按照“三年行动、二次创业”规划目标,确立“一中心二分局三基地”发展主线,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引导,努力构筑萧山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临浦和江东气象分局以及临浦、临江、湘湖三大气象综合监测基地,打造以各镇街道、新农村示范村、农业五大特色产业、森林火险防御区和地质灾害防御区为节点,区域功能完善、服务品质优越、开放式、现代化的萧山公共气象服务新格局,实现向“气象强区”的跨越,台站建设、气象分局建设、气象综合监测基地筹建、多媒体综合信息接收平台建设、现代气象业务建设以及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程等各领域均有一定亮点,已基本走上

2、了转型升级之路。一、主要工作与成效(一)(一)全面全面启动启动一中心二分局三基地建设,一中心二分局三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区域服务着力构建区域服务新平台新平台1 1、筹建气象科技中心,构筑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筹建气象科技中心,构筑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萧山气象科技中心项目总投资概算 2069.15 万元,该项目经区发改局萧发改投资20091143 号、萧发改投资20101470 号批复,总建筑面积4642.9 平方米,建筑层数 5 层,设有地下停车架空层。目前,土建工程主体已结顶,进入收尾阶段,将于 2012 年投入使用。气象科技中心项目新建后,将整合资源,构筑集天气变化监测、资料处理分析和信息发布传播、

3、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充分体现现代气象自动化、集约型和高效性等特点。2 2、建设临浦和江东分局,构筑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临浦和江东分局,构筑创新创业平台。按照萧山“一心三区七新城”建设总体框架,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向中心镇延伸,创新2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体系。2009 年已筹建临浦气象分局,分局地处临浦镇东藩路,面积 600 余平方米。分局设立以来,紧紧依靠上级气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气象业务、服务建设,目前临浦分局新建的 20 米20 米综合气象观测基地已于 2010 年 1 月投入运行;业务服务平台已基本达到省内同级县(市)先进水平;区域内布建自动气象站 17 个、天

4、博气象传媒 12 块,基本建成网格化气象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积极推进镇(街道)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建成了全区首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建立了临浦组团 8 镇分镇气象预报、预警与灾情收集评估服务工作机制,建成当地特色产业(杨梅)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立了防雷技术服务“绿色通道”,累计发放防雷检测报告 1274 份。江东气象分局也在积极筹划中。3 3、打造三大、打造三大综合监测基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综合监测基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近年来,正按计划、有步骤地筹建三个综合监测基地。目前,临浦、湘湖综合监测基地已经投入使用,临江综合监测基地他湘湖基地已初步成型。(二)(二)全方位深化公共气象服

5、务,全方位深化公共气象服务,着力加强民生保障。着力加强民生保障。1 1、大、大力力建设为农服务新基地,打造服务示范点。建设为农服务新基地,打造服务示范点。根据萧山茶果、蔬菜、苗木、水产、养殖五大特色农业生产在全区种植分布情况,围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和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现代化、全方位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新格局。已在传化大地、钱江农场部队后勤基地、头蓬蔬菜基地、所前杜家杨梅和茶叶基地分别建立特种气象观测站,开展作物生长气象资料监测分析,制作专门服务产品,为服务单位更好防御气象灾害、实现生产增效,提供针对性的特色气象服务。2 2、大力加强短信服务,建设气象电子显示屏

6、。、大力加强短信服务,建设气象电子显示屏。推进多媒体气3象显示屏向镇街、农村、农业园区、防汛部门延伸。到目前全区共建成 52 块气象显示屏,进一步扩大了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加强气象短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涵盖区四套班子领导、镇街部门领导、气象协理员、信息员、联络员、农业种养殖大户、防雷重点单位安全员等 2000 多人的重要气象短信服务库。2010 年来累计发布服务短信 100 余万条,为各级领导决策部署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及时科学的服务保障。(三)全面(三)全面强化强化社会化管理,着社会化管理,着力推进部门联动机制力推进部门联动机制1 1、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化管理进一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化

7、管理进一步推进。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全区已有气象协理员、信息员 1200 余人,涉及全区 28 个镇街道、564 个行政村(社区)。同时全面开展培训,实施奖励制度,各协理员、信息员在接到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后在第一时间传达到所在辖区,充分发挥气象情报员、宣传员、传递员和灾情上报员、安全员等职能。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强,气象与农业、水利、电力、交通、国土等多个多部门常态化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2010 年与国土局等 23 个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做好城市、农村、重要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和灾害多发区域。2 2、气象行政审批主动融入政府行政管理序列。、气象行政审

8、批主动融入政府行政管理序列。气象行政审批工作已进驻政府行政审批大厅,涉及新建项目的防雷图纸审核和防雷竣工验收行政许可项目纳入了政府行政审批项目。2010 年参加由政府组织的建设项目联审会议 94 次,受理 425 个建设项目,审核防雷设计图纸 1326 套。为近 1200 万平方米建筑物履行了防雷工程验收手续。3 3、防雷工作纳入、防雷工作纳入“ “平安浙江平安浙江” ”建设考核。建设考核。防雷安全工作已纳入“平安浙江”地方平安市县建设考核体系。新建项目防雷设计审核、4竣工验收、行政许可管理为建设项目管理的必备程序,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防雷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等列为重要考核内容。同时,防雷科普

9、村创建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区已建 2 个防雷科普村。4 4、防灾减灾标准镇(街道)、防灾减灾标准镇(街道) 、示范村(社区)积极推进。、示范村(社区)积极推进。按照浙江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标准 ,已有临浦等 10 个镇创成气象防灾减灾示范镇(街道) 。在创建过程,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措施、灾后救援、灾后重建等各环节,编制各镇(街道)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提高全社会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实施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区气象灾害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台风、暴雨、雷电、大雾等主要气象灾害和山体滑坡、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的普查和影响分

10、析,以及台风、暴雨等灾种风险区划。(四)全面实施(四)全面实施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业务现代化,着力提升气象科技支撑着力提升气象科技支撑1 1、区域自动站已实现镇街全覆盖。区域自动站已实现镇街全覆盖。近年来,切实加强防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成了网格化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已建自动气象站 41 个,站点平均网格间距达到 10 平方公里一个。2 2、特种气象观测网进一步完善。、特种气象观测网进一步完善。相继增加了大风、能见度、闪电定位、大气负氧离子等相关观测项目,新建设大风站 2 个、能见度站 3 个、大气电场强度监测站 3 个、闪电定位仪站 2 个、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 2 个,累计建设投资近

11、 400 多万元。3 3、专业专业监测网络开始起步。监测网络开始起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在境内地质灾害点、森林防火区、农业园区、交通干线等领域的监测开始起步,农业气象、交通气象、生态气象等专业气象观测网站建设已经启动,有效地提升了监测密度、频次和时空分辨率。当前,正规划筹建灰霾监测为重点的环境气象观测系统,力争建成 35 个大气灰霾监5测站或生态小气候观测站;筹建钱塘江、浦阳江流域生态湿地气象监测网和生态农业气象监测站网。交通气象监测站网、水上气象观测系统、电力、冰雪气象监测网等也在筹建当中。二、今后工作方向与重点“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拉高了萧山气象发展标杆,“十二五”期间,全局将进一步强化发展

12、举措,突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主线,突出防灾决策和民生保障,突出公共气象服务战略带动,突出社会管理创新,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萧山气象新发展。(一)建设公共气象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中心(一)建设公共气象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中心围绕气象科技发展转型,大力推进萧山“数字气象”现代化建设,建设专业、直观、高效的实时资料收集分析监视系统、电子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开发萧山气候数据动态处理系统、气象信息共享与 Web 发布信息系统以及气象灾害信息系统等应用产品。开展网络集成的气象实时和历史数据查询、气象灾害信息查询、境内自动站点视频显示、手机气象订阅,气象短信发布和各镇街道社区电子显示牌信息发布,

13、以充分体现现代气象的自动化、集约型和高效性等特点。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要求,完善气象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城市安全、生态安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等城乡发展需求,丰富气象服务产品内容,提供系列化、针对性、多媒体可视化的气象服务。推出生活气象服务类、城市气象服务类、旅游气象服务类、医疗气象服务类、特种气象服务类共 5 大类气象服务指数。做深做细生活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医疗气象、“节庆”气象、商业气象服务等。(二)完善新城气象分局建设(二)完善新城气象分局建设一是加快推进萧山江东分局建设,统筹兼顾,科学安排,进一6步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合作,做好江东分局今后筹划的细化工作,排出分年度实施方

14、案,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二是决战临江综合气象监测基地建设,争取临江综合气象监测站尽快进入运行阶段,推进杭州东部平原台风(龙卷风)观测实验基地、雷击实验基地建设,为当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完善湘湖气象生态站(湘湖气象基地)建设,开展湘湖核心景区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应用电子显示屏等传播手段,联合景区管委会、游船海事等部门,及时发布各类气象服务信息,服务萧山休闲旅游集聚区。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萧山气象服务渗透到南、中、东北三个片区,努力使平台建设成为萧山气象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成为服务萧山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阵地。(三)继续推进气象综合信息发布工程建设(三)继续推进气象综合信息发布工程建设完善气

15、象预警信息接收系统,扩展多媒体气象电子屏,构建全新数字多媒体气象与农业信息多媒体显示发布系统,实现气象信息社会全覆盖,确保气象信息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在 35 年内续建气象与农业信息多媒体显示屏 100 余块,完善车站码头、中小学校、城区中心广场、重要景区等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区域多媒体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接入通道建设,基本达到城镇每5 平方公里 1 套。加强部门联动和资源整合,逐步实现政府多部门综合信息发布,整体提升和强化萧山气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四)持续推进基层气象管理社会化(四)持续推进基层气象管理社会化以落实“平安浙江”和“新农村建设”两项考核为契机,不断增强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加强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部门主动推动”,引领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定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每年按7照预案开展灾害演练。积极创建防灾减灾标准化镇街、示范村(社区) ,推进气象工作向基层和农村延伸。按照浙江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标准扩大创建防灾减灾标准化镇街,并创建 4 个气象科普村,积极开展各种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