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政 治和法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5062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罗马的政 治和法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罗马的政 治和法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罗马的政 治和法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罗马的政 治和法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罗马的政 治和法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罗马的政 治和法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罗马的政 治和法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学科品牌网站 第 1 页 共 15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必修必修 1 1 第七课第七课 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 习题集锦习题集锦一、从共和国到帝国一、从共和国到帝国1、罗马建城之初,实行的政体为 A、民主制 B 、君主制 C、贵族制 D、元首制2、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建立贵族共和制是在 DA、公元前 8公元前 7 世纪 B、公元前 7 世纪末C、公元前 6 世纪初 D、公元前 6 世纪末3、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的最高官职是 A、元老 B、元首 C、元帅 D、执政官4、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决策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执政官 C、元

2、老院 D、保民官5、罗马共和国平民保民官的产生是由 A、元老院指定 B、公民大会选举 C、平民选举产生 D、执政官兼任6、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制机构之一,其全部成员皆为 A、平民 B、贵族 C、奴隶 D、外国移民7、罗马最早确立元首制的是 A、屋大维 B、戴克里先 C、查士丁尼 D、恺撒8、罗马共和制的主要组成机构是执政官 元老院 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大会 民众法庭A B C D9、罗马共和制的实质是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学科品牌网站 第 2 页 共 15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A.君主专制 B.人民主权 C.贵族共和制 D.个人独裁 10、古罗马保民官的职权是 A.监督政府

3、行为 B.负责选举公职人员C.向元老院拟定提案 D.实行政事共商11、屋大维采用“元首”称号,实质是 A 民主制 B 贵族制 C 僭头制 D 君主专制12、之所以说罗马共和国的实质是贵族共和,是因为 A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B、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全体成员皆由贵族组成C、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D设有保民官13、下列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元老院公民大会保民官的设立执政官的设立A、 B、 C、 D、14、古罗马的哪一机构与希腊的公民大会相似 A、五百人议事会 B、执政官 C、元老院 D、保民官15、与希腊公民大会相比,古罗马的元老

4、院的不同点是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学科品牌网站 第 3 页 共 15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A、是最高权力机关 B、全体成员皆由贵族组成C、实行政事共商原则 D、是国家的决策机构16、决定罗马共和国走向帝制的因素是 A、屋大维热衷于专制独裁 B、 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C、统一大帝国的需要 D、镇压奴隶起义的需要17、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18、罗马共和国设立平民保民官的主要原因是A、保护平民的利益 B、

5、监督政府的行为 C、平民的长期斗争 D、元老院的决策19、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开创者,其帝制确立的直接背景是A、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B、奴隶大起义 C、马略的军事改革 D、恺撒被刺后军阀角逐20、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说明了A、屋大维战功卓著 B、元老院已受制于屋大维C、元老院借助屋大维扩大权力 D、元老院仍掌握大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学科品牌网站 第 4 页 共 15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21、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理由是:A 屋大维击败群雄 B 屋大维恢复罗马和平C 屋大维确立个人独裁 D 屋大维推行元首制二、十二铜表法二、十二铜表法 22、罗马

6、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D、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23、 十二铜表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君主的统治 B、维护贵族的利益 C、贵族的强烈要求和斗争 D、平民的强烈要求和斗争24、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25、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代表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B、它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C、它是罗马法的开端D、它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26、促进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因素

7、有共和国的诞生 平民的强烈要求和长期斗争 保民官的强烈提议 贵族们的要求A B C D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学科品牌网站 第 5 页 共 15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三、查士丁尼法三、查士丁尼法 27、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是研究罗马帝国时期重要史料的法律文件是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C、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D、 查士丁尼新敕28、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罗马法律 C、1791 年月日法国宪法 D、 人权宣言29、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 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创立

8、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30、集罗马法之大成的总结性的汇编是 A.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B.查士丁尼学说汇纂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1、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不包括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新赦 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D查士丁尼学说汇纂32、罗马法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A民法 B刑法 C诉讼法 D法律理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学科品牌网站 第 6 页 共 15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33、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 十二铜表法制定 B罗马公民法的制定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法典的编成34、以下有关罗马

9、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是古罗马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统称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渊源, 十二铜表法是对罗马法的总结C、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D、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35、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和罗马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本质相同,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两者实施的经济基础不同C、都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D、产生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36、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它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社会的等级和秩序 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C、避免纠纷 D、体现公平、公正原则37、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

10、“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材料表明:A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学科品牌网站 第 7 页 共 15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B 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 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D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38、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由此发展而成的审判原则是:A “一事不再理”原则 B “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理”的原则C 陪审制原则 D 证人制原则39、对罗马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渊源

11、 B 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C 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利益 D 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40、列未受到罗马法影响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 法国民法典 C、英国权利法案 D、美国独立宣言41、 “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是指罗马法的深远影响。对以 下叙述正确的是罗马法是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不列颠法系吸取了罗马法 中的不少因素法国民法典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美国独立宣 言和 1787 年宪法以罗马法中的理论为基础 A、 B、 C、 D、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学科品牌网站 第 8 页 共 15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四、非选择题四、非

12、选择题 42、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我国现行的宪法 、 民法通则和继承法 ,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请你查一查,我国这些法律受到了罗马法的那些影响?是举例说明。参考大案:陪审制度, “保护人制度” ,律师制度,诉讼原则,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等。4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 60 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 3 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及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 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回答:(1)阅读材料一,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