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子及其思想,打印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4898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  子及其思想,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  子及其思想,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  子及其思想,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  子及其思想,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  子及其思想,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 子及其思想,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 子及其思想,打印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第二讲: 老老 子子一、先秦诸子百家一、先秦诸子百家司马谈: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论六家要旨 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刘歆:刘歆:七略七略 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二二. .老子与道家老子与道家1.1. 老子其人老子其人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记史记 李耳老聃说李耳老聃说; ;老莱子说老莱子说; ;太史儋说太史儋说; ;隐君子说隐君子说2.2.老子其事老子其事3.3.老子其书老子其书三

2、三. . “道道”的各种意义的各种意义(一)形而上意义上的(一)形而上意义上的“道道”1.“1.“道道”的含义:本体论的含义和宇宙论的含义的含义:本体论的含义和宇宙论的含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端倪,边际)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端倪,边际)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玄,众妙之门。 ” (老子老子第第 1 1 章章 )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

3、以说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说:“:“有名,有名,万物之母。万物之母。 ”天地是从天地是从“道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无名,天地之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4040 章)章)老子这里讲的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老子这里讲的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无”或或“道道” ,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加深了对万物的老根,似乎

4、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理解。世界统一问题的理解。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盈,充满)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盈,充满)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湛然安静,故能长存不亡)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湛然安静,故能长存不亡)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象,似)。吾不知其谁之子,象(象,似)帝(帝,天帝)之先。帝(帝,天帝)之先。 ” (老子老子第第 4 4 章章 )这里老子虽然都是用这里老子虽然都是用“好像好像” (“似似” )的字眼,其实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的字眼,其实是

5、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宗宗” )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老老子子第第 4242 章章 ) ”“一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自然自然”原则,或原则,或“无为无为”原则,原则,这样的这样的“一一”也就成为也就成为“道道”的同义语。的同义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6、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以为天下贞(正) 。 ” (3939 章)章)“一一”是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是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 老子这里讲老子这里讲“道生一道生一” ,既有指具体万,既有指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和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和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 ,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阴、阳、和三气化,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阴、

7、阳、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物来。合再产生出万物来。2.“2.“道道”的性质的性质“视之不见名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夷 ,听之不闻名曰,听之不闻名曰希希 ,搏之不得名曰,搏之不得名曰微微 。此三者不可致。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始,是谓道纪。 ” (老子老子第第 1414 章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

8、兮恍兮,其中有象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二十一章二十一章 )这里说这里说“道道”是一种恍忽不定,深邃幽远不可捉摸的东西。在恍恍忽忽的情况中,是一种恍忽不定,深邃幽远不可捉摸的东西。在恍恍忽忽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 ;在幽远深遂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在幽远深遂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都是且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都是“道道”恍忽幽深的情况。恍忽幽深的情况。

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老子老子第第 2525章章 )(二)规律性的(二)规律性的“道道”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 (老子老子第第 4040 章章 )1.1.老子看到了对立转化规律的存在。老子看到了对立转化规律的存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老子老子第第 2 2 章章

10、) (1 1)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第(第 2 2 章)章)“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 (第(第 2727 章)章) (2 2)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老子老子

11、第第 7 7 章章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 (老子老子第第 3939 章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与之争。 ” (老子老子第第 2222 章章 )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老子老子第第4

12、141 章章 )“大成若缺大成若缺” , “大直若屈大直若屈” , “大巧若拙大巧若拙” , “大辩若讷大辩若讷” (4545 章)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固与之。是谓微明。 ” (老子老子第第 3636 章章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 (老子老子第第 8181 章章 )(3 3)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 (老子老子第第 5858 章

13、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 (5858 章)章)(4 4) “反反”思想的不足思想的不足 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对立和转化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对立和转化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2.2.老子也看到了循环运动的规律。老子也看到了循环运动的规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4、” (老子老子第第 2525 章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知常容,容乃公,。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老子老子第第 1616 章章 )(三)生活准则的(三)生活准则的“道道”“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 (老子老子第第 2222 章章 )“故

15、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道法自然。 ” (老子老子第第 2525 章章 ) 四、四、 “自然无为自然无为” 、 “虚静虚静” 、 “柔弱柔弱”(一)(一) “自然自然” 、 “无为无为”1.1. “自然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老子第第 2525 章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老子第第 6464 章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老子老子第第 2323 章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之尊,德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