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4813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针对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各项护理措施。结果:38 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患者康复治疗的基础,在临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腹腔镜 输尿管 取石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体会引言 现代临床中肾盂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较为常见,主要治疗的方法为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1腹腔镜手术现已是 20 世纪

2、末在外科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被称为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多种常见疾病治疗的手术中,已经有多种的传统手术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已经取代部分传统手术,腹腔镜成为某些外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泌尿外科的先进仪器设备,是传统手术的一个跨越和发展。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它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我科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自 2011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以来我院共实施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38 例,其中男性患者 20 例,女性

3、患者 18 例,年龄在 23 岁至 60 岁之间。结石的部位分为:输尿管中上段的患者 18 例,输尿管中段的患者 8 例,左侧输尿管的患者 6 例,右侧输尿管的患者 5 例,双侧输尿管的患者 3 例。结石的大小约在0.5cm0.6cm1.6cm2.8cm。患者得病的时间在 7 天至 6 年之间。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疼痛和血尿。其疼痛的程度与结石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活动有关,还涉及到有无损伤、感染、梗阻等有关2。疼痛是可出现肋脊角叩击痛,有些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活动后出现上腹部或腰部钝痛,出现输尿管梗阻时会出现肾绞痛。病人活动或肾绞痛之后排尿会出现血尿,以镜下血尿较为多见。我科有

4、 3 例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出现恶心、呕吐。有 5 例患者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1.3 方法: 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患者全麻,取健侧卧位,经腹膜后或双腹腔路径输尿管切开取石。在输尿管切开处放置引流管。1.4 结果:38 例患者均经手术成功取石,手术时间为 30min148min,平均时间为65min。手术中出血量为 15ml200ml.所有患者术后 12 天均可下床活动,1024 小时恢复流质饮食。腹腔引流管在术后 12 天即可拔出,一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将尿管拔出。住院时间为 7 天20 天,平均 9 天。术后随访 2 个月至一年半,均无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 围手术期护理2.1

5、 术前护理:2.1.2 心理护理:新入院的患者得知所得的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均会对手术产生恐惧的心理。3患者对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手术的知识缺乏,担心手术的效果与成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入院宣教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如失血少、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使患者了解术后的方法,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息,消除或减轻对疾病的顾虑,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手术。向患者介绍手术前与术后的注意事项。2.1.2 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做各项检查,已明确诊断,并了解病情。如血液化验、肾功检查、胸片、心电图、B 超

6、、X 线等检查。护理人员做好术区的备皮、备血、抗生素的皮试、清洁灌肠等术前准备工作。有高血压的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血糖高的患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手术中引起并发症。告知患者术前禁食 12 小时,禁水6 小时。2.2 术后护理2.2.1 一般护理 手术后患者回到病室,去枕平卧六小时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时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 4 小时提高血氧浓度,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避免高碳酸血症的发生。4随时测量生命体征及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待患者清醒可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并将床头摇高。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根据病情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减轻腹胀,防止肠粘连发生。2.2.2 病情观

7、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观察并保持各管路通畅,防止患者拔管,妥善固定管路。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有无腹胀、腹痛情况,能否耐受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治疗;观察患者腹部切口有无红肿、热、痛、渗血、渗液等变化,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保持切口敷料整洁干燥,避免污染引起感染;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治疗,应用抗生素、扩容止血等药物,并随时观察静脉通路情况,药液是否顺利静点,用药后观察用药疗效以有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发生。2.2.3 饮食的护理:腹腔镜手术对胃肠道刺激的较小,肠道功能恢复的较快,肛门排气后可饮少量温开水,随后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清淡的流质饮食。注意少食多餐

8、,营养均衡。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应适当延长进食时间。术后第 1 天如无异常,通常给予半流质饮食。2.2.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2.4.1 尿漏的观察:术后认真观察手术穿刺孔处,保持皮肤的干燥,如出现渗液应及时更换,观察引流管内液体的性质,如出现为水样而且量较多时则有可能提示尿漏的发生。对于敷料渗湿的应及时更换,保持尿管通畅,降低尿漏的发生机率。2.2.4.2 腹膜后腔出血:如果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剧烈疼痛,并出现局部淤血和血肿,引流液颜色呈血性并量增多,伴有腹部出现阳性体征,则提示有继发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2.4.3 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的预防和护理 术后患者应持续低流量吸氧,

9、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96%以上,血氧饱和度值低时,应检查患者吸氧管是否通畅。必要时做血气分析,如术中采用二氧化碳气腹导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过高引起的昏迷,患者呼吸浅慢,心律加快时应静脉输入 5%碳酸氢钠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纠正氧分压,行高压氧疗法,防止发生严重后果。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多饮水,每日进水量超过 2500ml,勤排尿。适当的活动,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指导患者在带管期间的护理,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告知患者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腰痛时,如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就诊。注意平素饮食,避免食高钙、高动物脂肪和高盐的食物,防止结石复发,做好定期复查。参考文献1王丽娟.腹腔镜下输尿管结石术的护理 护理杂志 2011 87(8)236.2李玉梅.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3 (8)372.3马一鸣.应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3(3)428.4李立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体会 现代医学杂志 2009 12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