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论语80则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4811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论语80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典论语80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典论语80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经典论语80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典论语80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论语80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論語:划线部分为重点讲解内容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乎?”(學而 11)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 而 14)3.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 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學而 112)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116)5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 22)7.子曰:“道之以政,齊之

2、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為政 23)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 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 24)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211)10.子曰:“君子不器。”(為政 212)1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213)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214)13.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217)14.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y),小車無軏(yu),其何以行之哉? ”(為政 222)15.孔子謂季

3、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 31)16.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33)1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裡仁 42)18.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裡仁 43)19.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 於是。”(裡仁 45)20.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 48)2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 411)22.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

4、。”(裡仁 416)2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裡仁 417)24.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裡仁 419)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裡仁 421)26.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裡仁 424)27.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裡仁 425)28.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w)也,于予與何誅。”子曰: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 冶長 510)29.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公冶長 515)3

5、0.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 也。”(雍也 611)31.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 613)3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 618)3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620)34.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 623)35.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627)3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71)37.子曰:“志于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述而 76)

6、3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述而 714)39.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gng)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 雲。”(述而 716)4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720)4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22)42.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 737)4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 乎?”(泰伯 87)44.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 88)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9

7、17)46.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 923)4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926)48.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罕 928)4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929)50.食不語,寢不言。(鄉黨 1010)51.席不正,不坐。(鄉黨 1011)52.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鄉黨 1017)53.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

8、“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121)54.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 125)55.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 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 有死,民無信不立。”(顏淵 127)5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1216)57.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 1224)58.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

9、;雖多,亦奚以為?” (子路 135)59.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 成。”(子路 1317)6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1323)61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62.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 1319)63.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子路 1327)6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憲問 143)6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

10、思不出其位。”(憲問)66.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 1423)67.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 1424)68.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1427)69.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 1426)70.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159)71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衛靈公)7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衛靈公 1512)73.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衛靈公 1536)74.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 1540)75.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 佞,損矣。”(季氏 164)76.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 172)77.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196)78.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張 1913)79.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 張 1921)80.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堯 曰 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