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及其本质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148085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现象及其本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心理过程,人 格 (个性),认识过程,如喜、怒、哀、乐、忧等),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目的性 果断性 坚持性 有制性),人格倾向性,(需要,人格心理特征,(能力,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气质,性格),一、心理现象,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二、心理的实质,科学心理学对人心理的实质的阐述: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机能 ()从动物进化看: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人的意识 ()从个体发育来看: a人出

2、生后,脑重量的变化与心理变化。 b “无脑畸形儿”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有一些低级的感觉, 脑重量的变化与心理变化,()脑的生理研究证明:a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用微电极通适当电流刺激病人有关脑区,因病人是局麻可报告受刺激的体验证明皮层感觉区的存在。 b近几十年对大脑左右半球不同功能的研究,1.心理是脑的机能,运动,听觉,阅读,嗅觉,身体觉知,视叶,感觉,()临床观察发现:任何脑部位损伤,产生生理机能变化的同时也发生心理变化(脑震荡后的顺行性遗忘);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一个病人30年内,仅能发一个音而不能说话,病人去世后经尸检见病人左半球额叶第三额回上有一个鸡蛋大的损伤,得

3、出左半球参与言语控制的结论,并将该病症称为“运动性失语”,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 客观现实是指人的心理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的情感、兴趣、信念、能力、性格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是反映形式不同。 若一个人脱离客观现实,心理活动就成立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对于同样的事物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由于他们的实践经验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尽相同,就是说人的心理反映总是通过具体人实现的,总是带有个人特点的。 ()人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地反映: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象镜子反映物象那样机械、被动,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客观事物反映到主观上来,又能通过主观改造客观,使之符合仁的需要和意愿。促进人类社会按客观规律不断的发展和进步。(4)社会生活实践是人产生心理的基础:综上所述,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2.心理是对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