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考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45885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十四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十四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十四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十四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十四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十四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十四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考试(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九十四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考試九十四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考試國文科試題詳解與分析國文科試題詳解與分析總體分析總體分析一、測驗內容分布(內容複雜的題目橫跨二類或三類以上)一、測驗內容分布(內容複雜的題目橫跨二類或三類以上)類類 別別題題 號號1.字形2 2.字音1 3.詞義3、4、16、17、184.詞語運用6、7、105.文意、句意5、12、136.句群重組9 7.文法(構詞法)17 8.修辭10、11、14散文12、13、19、22文言韻文11 散文7、9、10、22、23、非選擇題一9.閱讀理解白話現代詩6、14、1510.對聯8 11.古代文體11 12.古代作家與作品6、2113.古代文

2、學理論22 14.文化知識20 15.學術思想5、1916.寫作非選擇題一、二、三 就表列分析所顯現,往年常考的成語、書信格式與用語、詞曲、文學流派、 作家風格,今年缺席了。但這不足為病,真正嚴重失衡的,是現代詩考題居然 佔有三題,而古典詩只剩一題。這問題很嚴重不是厚今薄古的心態問題, 而是測驗信度高低的問題。古人說詩無達詁 ,詩歌語言本就具有歧義的特 性,現代詩不只歧義性高過古典詩,且多數未經詩評家會審定案 。在此情 況之下,用標準答案來測驗高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且連考數題,只怕緣木求 魚,不得魚反有後災。據報載,某詩人作品被選作考題,初聞此事他頗為驚喜; 及至標準答案一公布,他轉為驚詫,直

3、呼:怎麼會是這樣?我當初寫的並不 是這個意思!我們的意見是,可以考現代詩,但只能用在沒有標準答案的諸 如讀後心得寫作 、 詩改寫為散文方面。2二、命題取材分布(含題幹、選項。有跨類)二、命題取材分布(含題幹、選項。有跨類)類類 別別題題 號號課內或課外課內或課外(課內指各版 本皆選用的共通教材)1.文言散文4、16、18、22課外2.文言寓言12、13課外3.古典詩詞3、11、17課外4.古典小說21課外5.中國文化基本教材5、195.為課內6.其他國學常識20課外7.應用文(對聯)8課外8.現代散文7、9、10、22、23、 非選擇題一、二課外9.現代詩6、14、15課外10.流行歌詞15課

4、外11.生活化素材2、15課外12.其他1、非選擇題三課外今年的命題取材,最值得注意的是,題幹所用的試材沒有一題來自國文 課本(不管哪家版本) ,縱有,也只出現在選項中(第 3 題之(C)、第 13 題之 (D)以及第 21 題的全部選項) 。更有甚者,取用為試材的文言文,有一大半並 非來自於名篇、名句,甚至於絕大部分連國文教師都見所未見(例如第 16 題、 第 18 題、第 19 題) 。這如果不幸而成為今後命題的導向,學生將棄課本於不 顧,絕非國文教育之福。第 22-23 題的白話散文閱讀測驗,原文出現多處冗長、 複雜的歐化句式,詰詘聱牙,我們也認為不妥。3第一部分:選擇題(佔5454分)

5、壹、單選題(佔3030分)說明:第 1 題至第 15 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 。每題答對得 2 分,答錯不倒扣。1.下列各組 內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選項是: (A)狙擊崩殂 (B)結痂袈裟 (C)標籤一語成讖 (D)溽暑深耕易耨【標準答案】(B) 【試題解析】(A)。(B)。(C)。(D)。 【答題要領】每個選項中的兩個字,都是聲符相同,且各有一個字是常見的誤讀字:(A)的狙、(B)的痂、(C)的讖 、(D)的耨。這種字除了平日多辨識、多記憶以外,別無他法。【測驗目標】字音的辨識【本版相關教材】就四個易讀字而言,(A)(C)(D)皆出現於國文考科強棒手冊文字形

6、音義及詞語成語篇 。2.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板橋地方法院的檢察官日前受理一起兄弟鬩牆案,由於是公訴案件,所以雙方 沒有和解的轉還空間 (B)中華職棒牛獅激戰,高潮疊起,在球員們咬牙力拚下,興農牛擊敗統一獅,奪 下創隊以來首次總冠軍 (C)部分餐館以廉價牛肉充當高級牛排,媒體揭發之後,業者卻以拼裝牛排強 加辯解,此種塘塞卸責之說詞,令人無法苟同 (D)南亞海嘯造成重大傷亡,無情巨浪吞噬數十萬人的生命,倖存的災民除遭親人 離散之痛,尚得面對滿目瘡痍的家園,處境極為艱難【標準答案】(D) 【試題解析】(A)轉還圜。(B)高潮疊起迭。(C)塘塞搪。 【答題要領】這一題錯別字測驗考

7、的是因同音而致誤的字。同樣須靠平日學習的積累工夫。【測驗目標】字形的辨識及運用【本版相關教材】(A)(B)出現在國文考科強棒手冊文字形音義及詞語成語篇 。(A)亦見於課文一夕情話。3.下列各組詩歌中,前後都各有一含來字的語詞,其中來字意義不同的選項 是: (A)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B)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C)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D)歸來彷彿三更,家僮鼻息已雷鳴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標準答案】(D) 【試題解析】(A)未來。(B)以來。表示時間從過去某時持續到現在。(C)到來;由遠到近。(

8、D)回來以4來(爾來即從那時以來)。各來字所處文句,除(A)來日苦無多外,皆 出自古典詩文。 【答題要領】一詞多義的辨識,除靠平日積累工夫外,答題時可連繫上下文,套入可能的詞義加以比較。例如我們確知(A)來日指未來的日子,就用未來解讀來者猶可追的來。【測驗目標】文言詞義的辨識:一詞多義(同詞異義)【本版相關教材】(C)不盡長江滾滾來出現在課文唐詩選登高 。(D)爾來出現在課文出師表。4.(曹植)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 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 倩人一詞,從上下文意推敲,其意應為: (A)請人代筆 (B)模擬他人名作 (C)文章講求漂亮辭藻 (D)文章有

9、女性陰柔之美【標準答案】(A) 【試題解析】題幹引文出自三國志陳思王傳,語譯如下: (曹植)很會寫文章。曹操曾在看過曹植的文章後,問他說:你請人代作的嗎?曹 植跪著答道:(思想情感)用語言表現便成道理,用筆寫出便成文章,本可以面對面 測試,怎麼能請人代作? 【答題要領】倩人共出現兩次。第一次汝倩人從句式可以看出是主語動詞述語賓語的結構,從而排除(C)(D);再看第二次奈何倩人是接應面試(當面測試) 而來,便可確定答案是(A)。又倩與請是聲符相同的同源詞,詞義相關。【測驗目標】文言句意、詞義的掌握【本版相關教材】國文考科強棒手冊文法修辭及閱讀理解篇的文言文閱讀要領篇。5.儒家著重德行、理想的追求

10、,反對物質生活的耽溺,下列論語引文中,並非陳 述此種意旨的選項是: (A)君子憂道不憂貧 (B)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C)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D)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標準答案】(C) 【試題解析】選項語譯: (A)君子只擔憂不能行道,不擔憂身家貧困。 (B)士如果在意生活環境,就無法成為士了。 (C)奢華就會僭越禮制,節儉就會固陋不通人情;與其僭越禮制,寧可固陋不通人情。 (這是從禮制的觀點,論述奢與儉的利弊得失) (D)士立志求道,卻把衣食簡陋看成是恥辱,這不值得跟他談論求道了。 【答題要領】題幹中德行、理想指精神 ,與物質生活形成對照。以此為關鍵,便

11、可發現:1(A)的道與貧 、(D)的道與惡衣惡食都有此對照關係;(B)雖僅出現居(物質) , 道則不言自明。四選項中(A)(B)(D)皆出現君子或士作主語,表明是對這種理想人格的要求;2(C)則否。其間的差異顯而易見。5【測驗目標】儒家思想內涵、要義的認識1文言文意的閱讀理解2【本版相關教材】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第二冊。6.下列引文,依文意推敲,內最適宜填入的選項是: 我客居在的詩裏金箔映照著西風中的翠鳥與玉樓失火的絳唇冷去, 轔轔的兵車乍醒如戲在一片澄黃的語字的景色裏長安,是不能逼迫太甚的玻 璃器皿客來,借酒春到,看花群鷗日日的也好像是廣廈千萬了。 (A)王先生(王維)輞川 (B)杜先生(杜甫)

12、草堂 (C)李先生(李白)青蓮鄉 (D)孟先生(孟浩然)終南山【標準答案】(B) 【試題解析】題幹引文出自現代詩人陳黎動物搖籃曲中的春宿杜甫一詩。現代詩以古人古事 為題材,總會化用典故,故常作為試題,以測驗考生的古代文化知識或古典文學素養。 【答題要領】題幹所謂依文意推敲其實就是連繫上下文,推敲用詞。1現代詩中的用典,不會直接搬用原文,常是稍作裁鎔變化;但總會留有一些關鍵詞語。2可據此判斷其出處。例如轔轔的兵車乍醒如戲即是化用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又客來春到群鷗日日化用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又廣廈千萬出自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

13、士俱歡顏 。只要熟知其中一句,便可確定答案為(B),至於不知杜甫在成都築有草堂 ,並不影響作答。【測驗目標】古代詩人及其作品的認識、記憶1現代詩作品的鑑賞及其詞語運用2【本版相關教材】課文唐詩選 、 石壕吏選有杜甫作品。1國文考科強棒手冊文法修辭及閱讀理解篇:現代詩解讀要領篇。27.斟酌下列引文的文意脈絡,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禮是天理與人事之節文與儀則。同理, 藝術是聲和色的節文與儀則。 小貓爬到 了洋琴的鍵盤上,各種聲音都有,但不成為樂曲。畫家的調色板上,各種顏色都有, 但不成為畫。何以故?因為祇有聲色而沒有節文與儀則的原故。故可知是 造成藝術的一個重要條件。 (A)自由 (B)摹擬 (

14、C)節制 (D)趣味【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本題與上一題皆屬詞語選填,但上一題試材為抒情性的現代詩,本題試材為知性散文。各有偏重。【答題要領】待填的詞語出現於末句,可知是針對全段的結論,而結論除了在內容上具總括作用外,在語句上也常會有所照應。依此,則只有(C)能照應上文一再出現的節文與儀則 ,且使整句句意能總括全文。【測驗目標】白話散文的鑑賞及其詞語的搭配運用【本版相關教材】課文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等知性散文。68.(甲)一飯尚銘恩,況曾褓抱提攜,只少懷胎十月 千金難報德,即論人情物理,也當泣血三年 (乙)為人如等邊矩形,處世若一次曲線,哭吾師竟至無窮遠點授業有強磁在身,解惑燃乙炔

15、於夜,願先生風範長留人間 從上述甲乙二輓聯文意判斷,聯中所悼輓的對象分別應是: (A)母親啟蒙教師 (B)乳母數理教師 (C)祖母啟蒙教師 (D)父親數理教師【標準答案】(B)【試題解析】輓聯仍是對聯的一種,其形式要求與一般對聯無異。題幹(甲)(乙)二副輓聯中,(甲)聯純古典,(乙)聯則形式古典,內容現代(運用現代詞彙以入聯)。【答題要領】對聯常有典故,從典故常可看出所輓對象的身分、地位、事蹟等等。又輓聯中的上、1下聯常有分工:上聯著重寫對方,下聯則寫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或情誼。但不管上、下聯都要講究切合彼此的身分、地位、關係。根據所提示的判讀要領,先看(甲):只少懷胎十月 、 也當泣血三年(照理也應該21像喪親一樣守喪三年) ,可知所輓對象非父母親,先排除(A)(D),再看一飯尚銘恩(一飯之恩尚且銘記在心) 、 千金難報德用的是韓信一飯千金以報恩漂母的典故,更可知所輓對象非親人,再排除(C)。則答案(B)已呼之欲出。再看(乙),上聯等邊矩形 、 一次曲線 、 無窮遠點皆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