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年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国文科试题详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4588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7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十八年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国文科试题详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十八年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国文科试题详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十八年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国文科试题详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十八年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国文科试题详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十八年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国文科试题详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十八年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国文科试题详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十八年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国文科试题详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九十八年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詳析九十八年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詳析吳明麟吳明麟一、總評一、總評今年四技二專統測考題,文白比例相近(24:26) ,文言文題目去年 18 題,今年若廣義 看則有 24 題。由題型分析,第一大題綜合測驗去年 24 題,今年 18 題;第二大題篇 章閱讀能力測驗去年 16 題,今年 19 題;第三大題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去年 10 題,今 年 12 題,各題型題數均有變動。整體觀之,屬於閱讀能力之題目去年 34 題,今年 38 題,顯示統測對測驗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更加重視;語文表達能力增加了 2 題,也看出統 測想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出題趨勢。而書信、文

2、化教材等方面未出題;共同選文方面的考 題仍少,可見命題方向是要求學生熟習課本文章後,能將學得的能力運用自如,對新文章能 舉一反三的去瞭解。今年的古文題目尚佳,難易度適中;白話文題目有半數偏向簡單,許多題目甚好判斷答 案,不需深入思考,這是應改進的地方。再從整體題目的難易度來看,屬於適中偏易,試題 的鑑別度還可再提升。 二、細目分析二、細目分析茲將今年國文科試題列表於後,再作說明、評析。題號題號題型題型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測驗目標測驗目標取材內容取材內容備註備註1.注音測驗記憶能確認讀音文言文2.字形理解記憶能正確認識字形意義日常生活3.成語理解理解能正確理解成語文言文東大版(共同選文)4.字意理解

3、理解能確實理解字意文言文東大版、(共同選文)5.字意理解理解能確實理解字意文言文東大版(共同選文)6.句意理解理解能確實理解句意現代文7.文意理解理解能確實理解文意現代文8.文意分析分析能正確分析文章意旨文言文9.文意分析分析能正確分析文意文言文210.詩意理解分析能正確理解詩意文言文11.詩意理解理解能推論詩意所指文言文12.句法理解理解能正確理解句子組成文言文13.修辭理解理解能理解錯綜修辭文言文東大版、(共同選文)14.文句排列理解能正確排列語序現代文15.修辭理解理解能理解互文修辭文言文16.詩意理解 國學測驗理解能正確理解詩意 並能判斷詩派不同主張現代文東大版、相關17.國學測驗記憶

4、能判斷史書體例文言文東大版、(共同選文)18.詩意理解 國學測驗理解能理解詩意所指人物 並判斷典籍年代內容現代文 文言文東大版相關19.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20.閱讀測驗 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現代文21.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22.理解能正確推論文意23.閱讀測驗理解能正確判斷文意現代文24.理解能理解文章寫作方式25.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要旨現代文26.閱讀測驗分析能分析文意與詩句意涵現代文 文言文27.分析能正確判斷文意28.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29.閱讀測驗理解能依文意推論現象發展現代文30.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31.分析能正確分析字義32.閱讀測驗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文言文333.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3

5、4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35閱讀測驗理解能正確理解句意 並判斷詞義文言文36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37閱讀測驗 理解能正確理解文意文言文38字形辨正記憶能正確指出錯別字現代文39字形辨正記憶能正確指出錯別字現代文40字形辨正分析能正確分析字形異同文言文41.字形辨正記憶能正確指出錯別字文言文42詞彙運用理解能正確運用詞彙現代文43.詞彙運用理解能正確運用詞彙現代文44詞彙運用理解能正確運用詞彙現代文東大版45成語運用理解能正確運用成語現代文46成語運用理解能正確運用成語日常生活47病句判斷理解能判斷詞語運用不當日常生活48.病句判斷分析能判斷語句歧義日常生活49.文句理解分析能辨認文句是否符合文 意日

6、常生活50.病句判斷分析能辨認冗詞贅句現代文三、總體分析三、總體分析根據上列細目表,可進一步製作試題總體分析表,俾便了解題型:題目類型題目類型題題 號號字形辨正38、39、40、41字音測驗1贅字病句47、48、504詞彙、成語運用42、43、44、45、46句法、修辭12、13、15字(詞)義判斷2、3、4、5句意理解6、49詩意理解10、11、16、18文句重組14文意理解(分析)7、8、9詞性判斷無國學(文學)常識16、17、18閱讀測驗19、20、21、22、23、24、25、26、27、28 、29、30、31、32、33、34、35、36、37四、結論四、結論(一)古文比例提高(一

7、)古文比例提高去年古文有 18 題,今年計有 21 題,文言文題目稍有增加。但若列為古文題之標準放寬, 第 17 題考史書體例;第 18 題以新詩考古典典籍;第 26 題白話文閱讀測驗但選項為文言, 均列為文言考題的話,屬古文之考題就有 24 題,比例相較去年有小幅度成長。 (二)更加重視閱讀理解能力(二)更加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第二大題的篇章閱讀能力測驗共有 19 題,再加上第 6、7、8、9、10、11、14、15、16、18、42、43、44、45、46、47、48、49、50 題(共 19 題)都需要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來答題,如此屬於閱讀理解的題目就共有 38 題,而與去年 共 34 題相

8、較,大考對閱讀理解能力之重視不言可喻,一旦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勢必影響答 題之正確性。因此學生必須在閱讀理解的能力上更為精進,並藉由廣博的閱讀培養準確的語 感,這樣才能在答題時迅速掌握篇章主旨、敘述重點、詩詞文句之關鍵字,這也才是根本提 升國文能力的方式。(三)共同選文出題極低,考(三)共同選文出題極低,考帶得走帶得走的能力的能力今年共同選文部分出題數極低,課外考題占絕大多數,但從文言考題的內涵與比例的提 升可以觀察出四技二專考試命題中心對國文考科出題之基本精神:考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考學生帶得走的能力。也 就是說,雖然古文考題不直接從共同選文出,但三年六冊國文課本所選之古文若不熟讀,怎 能厚植古文

9、理解能力?古文理解能力不佳,大考所出之古文題目也不可能拿到高分;另外, 從難易度分析,古文命題是以學生在校所學古文能力作為出題準則,若是課堂所學古文能熟 讀,能融會貫通,面對大考之題目應是能正確理解、判斷的,此點正是今年古文題目之佳處。 而白話文題目雖也可如是觀之,但有些題目卻失之太簡,今年文白題目比例若放寬以 24:265來看,白話文題目還是佔了一半以上,若是太簡單(大約有 10 題是幾乎一看即知答案的) , 徒給學生不必準備之錯覺,因此,白話文題目應再提升其鑑別度。共同選文部分若提升出題之比例,則可矯正學生認為不必勤讀課文也沒關係的錯誤印象, 而且,今年在應用文、文化教材等方面皆未出題,也

10、會讓學生覺得在課堂上學了那麼多,卻 甚少應用於生活,結果連考試也不考,雖然考試不該領導教學,但考試的目的既是為校系甄 才與驗收學習成果,則考試與教學分得太開,似乎也不對,這是該再深入思考之處。五、學生將來可以準備的方向五、學生將來可以準備的方向(一)閱讀理解能力之累積(一)閱讀理解能力之累積屬於閱讀理解能力的題目佔了 38 題,則多閱讀即是準備的不二法門。古文之理解 能力,首要是先將課本所選古文精讀,理解文意,正確翻譯,了解字詞之意義與使用方式, 這都是厚積古文能力的基本功。行有餘力,則可多方閱讀古文,讀多了,自然而然可以精熟 古文之文法與字詞使用規則,這對邏輯思考、精鍊白話字句之能力均極有助

11、益。而白話文之 理解能力,除可藉助多閱讀古文來訓練外,閱讀現代名家作品及課本選文,積極面可以培養 語感、提升詞采、增強理解力;消極面則可避免有冗詞贅句、寫錯字、誤讀文意及錯用字詞 或使用字詞不精準的毛病。(二)基本國學常識的廣博學習(二)基本國學常識的廣博學習今年國學常識部分共考 4 題,字形辨正 4 題,字音 1 題,詞彙、成語運用五題,句法、 修辭三題,這些知識都必須要勤讀,多看多用才能日起有功,不可能一蹴可幾。故平常在課 堂上學習時,若能將相關範圍的國學常識、文學史知識、修辭、成語、字形、字音等基本知 識熟習,長時間下來所累積的學識就相當可觀。(三)因應寫作測驗,熟悉題型創作(三)因應寫

12、作測驗,熟悉題型創作明年國文考科將加考寫作測驗 ,佔現行 100 分之 24 分,釋出的參考題型分為題意 引導寫作與資訊整合寫作 。前者是於題目之前提供一段解說命題用意的文字,協助考 生進行文章構思,題目或明確指定,或部分開放考生自擬;後者則是於試題中提供文字或圖 表一至則,考生必須先閱,再依題目所指定的寫作任務,自文字或圖表中整合相關資 訊,構思寫作內容,題目所指定的寫作任務,可以是整、改寫、闡釋、解析、服、評 等。由以上說明可以瞭解,國文寫作不再是傳統的命題作文,而是相當靈活的語文寫作,若 沒有堅實的創作演練,臨上陣一定手足無措。所以針對這兩大方向,平日勤加練習,藉由不 斷的寫作改正自己的

13、盲點、缺點,掌握表達的重點,自然可以拿到高分。6一、綜合測驗1.下列各組文字的讀音,何者完全相同? (A)固涸 (B)巽選 (C)盍闔 (D)寺峙 解析:(A)。(B)。(C) 。(D)。2.書與筆兩個字中的聿 ,不僅字形相同, 聿的意義也是相同。下列各組文 字中字形相同的部分,何者意義也是相同? (A)旦與昏中的日 (B)肥與明中的月 (C)然與魚中的灬 (D)旺與瑤中的王 解析:題幹之聿為書寫工具之義。(A)二字中的日皆為太陽之義。(B)肥之 月是肉之義;明之月是月亮之義。(C)然之灬是火之 義;魚之灬是魚尾之象形。(D)旺 ,通暀 ,从日往聲, 往有眾 義,眾光調和而見其美盛貌。故暀是光

14、彩和美的樣子。現通行之旺字,實乃暀 之俗字;瑤之王是玉之義。3.下列各組成語,何者意義相近? (A)自投羅網捉襟見肘 (B)金碧輝煌室如懸磬 (C)高瞻遠矚目光如炬 (D)緣木求魚探囊取物 解析:(A)比喻自取禍害比喻窮於應付的窘態。亦可形容衣服破爛,生活貧困。(B)形容 建築或物品光彩奪目比喻非常貧窮。(C)均可指見識深遠。目光如炬,亦可形容目光明 亮有神。出自左忠毅公軼事(東大版,共同選文)。(D)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徒勞無功 比喻事情極容易辦到。4.下列文句的方字,何者意指當之時? (A)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B)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C)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D)廡下一生,

15、伏案臥,文方成草 解析:(A)當之時。語出蘇軾赤壁賦(東大版,共同選文)。(B)途徑、方法。語出 論語雍也第六(東大版)。(C)一定的去處。語出論語里仁第四 。(D)剛剛。語 出方苞左忠毅公軼事(東大版,共同選文)。5.古人的名與字之間,有時取其義相近,有時取其義相反。下列人物的名與 字 ,何者取其義相反? (A)曾鞏,字子固 (B)杜甫,字子美 (C)朱熹,字元晦 (D)歐陽脩,字永叔 解析:(A)鞏有堅固義,與 子固 之義相近。(B)甫為古時對男子之美稱,與 子 美 之義相近(東大版)。(C) 熹有光明義,與 元晦 (昏暗) 之義相反。(D)脩 原義為長條形肉乾 ,有長義,與永字水流長 之義相近(東大版)。6.閱讀下文,並推斷畫底線處的意義為何? 我願意再說一次,我愛你們的名字,名字是天底下父母親滿懷熱望的刻痕,在萬千 中國文字中,他們所找到的是一兩個最美麗最醇厚的字眼世間每一個名字都是一篇7簡短質樸的祈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