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4588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九年级(下)语文古文综合练习卷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根据所给的拼音写出汉字或为加点字注音: sh 忽( ) 虚 jio 恃气( )( ) 私 y( ) 陟 f 臧 p( )( )( )( ) 裨补( ) z 诹善道( )( ) 性质悫 ( ) bng 殂( )( ) 好逑 ( )( ) 五十弦( ) yn 藉( )( ) bi 鄙( )( ) 庶 ji 驽 dn( )( )( )( ) 二、古诗文常识与背诵: 1、葡萄美酒夜光杯,_。 2、_,五十弦翻塞外声, 。 3、金樽清酒斗十千, 。 4、 ,铁石犹存死后心。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6、 ?往事知

2、多少! 7、了却君王天下事, 。 8、_ _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9、蒹葭凄凄,_ 。所谓伊人, 。 10、 黄鹤楼中描写晴日于黄鹤楼所见之景的诗句是 , 。 11、钱塘湖春行中从花、草方面表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 , 。 1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刻画了苏轼出猎时的英姿的词句是 13、行路难为 (朝代) 所作,诗中表现诗人对未来充 满 信心的诗句是_ , 。 14、虞美人作者是 ,其中以水喻秋的千古名句是 _ _。 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 ,是 (朝 代) 著名的爱国词人,他是 词派的代表人物,与 齐名。词中表现紧 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 。 16、崔颢的黄

3、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愁的句子是_ _,_。217、李煜的相见欢中用比喻描写离愁的绝妙之笔是_ _。 1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立志为国效命情怀的句子是 _,_ 。 19、于谦的咏煤炭中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此句富 有深意,隐喻着诗人的拳拳爱国爱民之心。由此你能联想到初中课内所学过的 诗篇中,寄予同样深情的诗句吗?, 。21、 浑沌之死 、 呆若木鸡节选自 ,前者文中提到的三个 人物分别是 、 、 。后者文中“十日而问” , “十日又问” ,这种结构与我们曾学过的 (课文)相同。三、仿写下面划线的句子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 ,_ , 。四、“花和尚倒

4、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 中的 一 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有 等。五、口语交际:有两位当代作家在一起谈吃,甲说“吃在中国”,赞美中国的美食;乙却 感叹说“在吃中国”,巧妙地颠倒甲语的词序,取得了奇妙的表达效果。联系 现实生活,简要说说乙话的含义。五、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 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 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

5、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3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 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出师表是 率师北上伐魏前写给_的表文,文中的 “先帝”是指_。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臣本布衣 (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 (4)夙夜忧叹

6、( ) (5)以咨诹善道( ) (6)以彰其咎( ) (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8)临表涕零( )( ) (9)后值倾覆( ) (10)深入不毛( ) 3、为下列加点“以”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代号) A、表目的,相当于“来”“用来” 、B、把、拿 C、表结果,相当于“以致” D、因为、由于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咨臣以当世之事( ) (3)悉以咨之( ) (4)以告先帝之灵( ) (5)以塞忠谏之路也( )(6)以光先帝遗德( ) 4、翻译下列句子 (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_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_ (

7、3)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_ 5、选文第一段可以归纳出一个成语是_。 6、用原文填空: (1) 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_ (2) 概括叙述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名句是_ (3) 刘备令诸葛亮感恩图报的两件大事是_ (4) 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_ (5) “先帝”是在什么情况下把大事托付给诸葛亮的?为什么托付给他? (用原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 ) 、 。4(6)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7)概括第三段内容(不超过 10 个字)。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死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对政治家、 军事家_的深沉感慨和怀念,“出师未捷”指的是

8、_ 。 这位政治家、军事家几乎成了智慧的代名词,有关他的故事,你还知道 _ 、_等。 8、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二) 纪省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1、这则寓言出自_家_(作者)的经典著作庄子。 2、解释加点的字: (1) 鸡已乎? ( ) (2)已无变矣( ) (3)异鸡无敢应者( ) (4)其德全矣( ) (5)反走矣( ) (6)恃气 ( ) 3、翻译句子

9、: (1) 方虚骄而恃气。_ (2) 犹疾视而盛气。_ (3) 未也,犹应响影。_ (4) 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5)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4、本文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 5、解释“呆若木鸡”的本义是什么?现在又赋予它怎样的含义?6、你认为这则寓言有什么积极意义?5(三)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 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 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 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 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解释加点的字 (1)四迁荆州刺史 ( ) (2)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3)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 )(4)不亦厚乎( ) (5)君不知故人 ( ) (6)后转涿郡太守( ) (7)何谓无知( ) (8)故人知君( ) (9)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 ) (10)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 2、翻译下列句子 (1)子孙常蔬食步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