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4287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2 页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 20142014 届第一次月考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语文答案一、一、1.【C】【解析】 A A 项项 qing/qingqing/qing,mng/mngmng/mng,chnchn ; B 项 p/b, zh, mn/wn ;C C 项项 wi/wi,wi/wi, qun/junqun/jun,m/mm/m ; D 项 jn/jun, jng , l/l。 2【A】【解析】A“毁家纾难”此处不符合语境,被理解成遭遇家破人亡的巨大灾难; “毁家纾难毁家纾难”指贡献出全部家产,缓解国指贡献出全部家产,缓解国 家危难。家危难。B“休戚相关”指彼此

2、间的喜忧、祸福互相关联、利害一致。此处符合语境。C“始终不渝”,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渝:改变。D“空中楼阁”比喻脱离实际的 理论、计划或凭空虚构的事物。B、C、D 三项符合语境。 3【B】【解析】A 项语序不当。“使用频率最高的”应该移到“广州市民”之后;C 项 不合逻辑。 “不再”应改为“再次”。 D 项“走循环经济”搭配不当,在“循环经 济”之后加宾语“之路”。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修改下列语句) 汉语中顺序是汉语中顺序是: : 多层定语的排列应依照以下原则(从离中多层定语的排列应依照以下原则(从离中 心词最远的算起):心词最远的算起):a a、 表示领属或时间,表示领属或时间, 处所的名词

3、、代词或短语,表示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表示“谁的谁的” ; b b、 指示代词,数量短语,表示指示代词,数量短语,表示“多少多少” ; c c、 动词,动词性短语动词,动词性短语 表示表示“怎么样怎么样” ; d d、 形容词,形容词短词形容词,形容词短词 表示表示“什么样什么样” ; e e、 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表示(表示 “什么什么” ) 。例例 1 1:(这个):(这个) (盛产哈密瓜的)(盛产哈密瓜的) (地处(地处第 2 页 共 12 页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还以其富有民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还以其富有民 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闻名。族特色的手

4、工艺品闻名。例例 2 2:(教学用的):(教学用的) (那一台)(那一台) (去年刚(去年刚 从国外进口的)从国外进口的) (中文系的)(中文系的) (数码)(数码) (录音)(录音)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了故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了故障。分析:分析:多层定语从远到近的顺序一般是:多层定语从远到近的顺序一般是:1 1 表领属关系(谁的)表领属关系(谁的)2 2 表示时间、处所(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表示时间、处所(什么时候、什么地方)3 3 表指代或数量表指代或数量 (多少)(多少)4 4 表动词性词语、主谓短语表动词性词语、主谓短语 (怎样的)(怎样的)5 5 表形容词性短语表形容词

5、性短语 (什么样的)(什么样的)6 6 表性质、类别或范围表性质、类别或范围 (什么)(什么)(中心语)(中心语)例例 1 1 中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表示性质中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表示性质 特点的定语应当放在处所定语之后。因此,特点的定语应当放在处所定语之后。因此, 本句应改为本句应改为“这个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的这个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的 盛产哈密瓜的小镇盛产哈密瓜的小镇” 。例例 2 2 中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表领属关中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表领属关 系的定语应放在前面、表性质的定语映靠系的定语应放在前面、表性质的定语映靠 近中心语。因此,本句应改为近中心语。因此,本句应改为“中文系的中文系的第 3 页

6、 共 12 页那一台去年刚从国外进口的教学用数码录那一台去年刚从国外进口的教学用数码录 音设备音设备” 。 (其中(其中“教学用的教学用的”作定语作定语 直接修饰中心语时,后面的结构助词直接修饰中心语时,后面的结构助词“的的” 可以省略)可以省略)4【D】【解析】注意表时间的词语,注意句子之间的呼应关系。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 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古代帝古代帝王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早早在在周礼周礼一书中,已有一书中,已有“中秋中秋”

7、一词的一词的记载。记载。/ /后来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也仿效起仿效起来,来,/ /在中秋时节,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 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 /这种习这种习 俗就这样俗就这样传到民间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动,/ /一直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为人们重视,/ /中秋节中秋节才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成为固定的节日。二、二、5 5【B】“次”:驻扎第 4 页 共 12 页6 6【D】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A 介词,凭介词,凭 借连词,表顺承关系

8、;借连词,表顺承关系;B 介词,跟连介词,跟连 词,和;词,和; C 介词,替表被动。介词,替表被动。)7 【A】文句翻译:而贼兵拼死守卫,蒙古军惧怕,即奔驰而回,石普阻止不住,于是被 贼兵所蹂躏践踏,大多坠落水中。 8 8【B】丞相只是同意了石普请战的要求,并没有给予步兵三万。 9 9(1) 石普身先士卒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关大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采分点:“先” , “蹑” , “走” ,大意,各 1 分)该死的贼奴,我就是石都事,说什么头目!(采分点:“即” , “何云” ,大意,各 1 分)(2) 答案举例:(1)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2)下令衔枚趋宝 应,

9、其营中更鼓如平时;(3) 树帜城上,贼大惊溃(4)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 【译文】: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考中进士,任命为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 西盗贼兴起,朝廷正当用兵之际,石普以有用兵的谋略著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曾推荐他, 适逢丞相脱脱讨伐徐州,就让石普随从出发。徐州平定后记录战功,石普升任兵部主事,不 久又升为枢密院都事,随从枢密院官镇守淮安。这时高士诚占据高邮,石普拜见丞相,面陈破贼的计策,并说:“高邮凭借着太湖的险要, 都是低洼的水塘,骑兵不能靠前,给我步兵三万,保证能够攻取它。高邮一平定,那么濠州、 泗州就容易攻破了,我请求作先锋,为天下倡导忠义。 ”丞相认为他很勇

10、敢,命令他临时负责 山东义兵万户府事务,招募义兵万人出征。而汝中柏正当权,暗中阻挠,减少他一半军队。一 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石普行军到达范水寨,天还未黑,石普命令军中具办食物,夜漏三刻,下令士兵口含小 木棍急行军去宝应,营地中仍和平常一样打更鼓。到达宝应县后,随即登城,在城上树起旗 帜来,贼兵大惊溃退,石普于是安抚城中百姓。由此诸将嫉妒石普的功劳。石普从水陆两路 进兵,乘胜攻下十几个寨子,斩杀贼兵数百人。快要抵达高邮城时,分兵三队:一队奔赴城东, 准备水战;一队作为奇兵,防备后方;一队由石普自己率领,攻打北门。石普遭遇贼兵跟贼兵 相战,贼兵抵挡

11、不住,逃入城中。石普身先士卒追赶他石普身先士卒追赶他们们,放火焚,放火焚烧烧城关大城关大门门, ,贼贼兵恐惧,想兵恐惧,想 要弃城逃跑要弃城逃跑。可是援军看着他们交战,按兵不动,又忌石普成功,总兵派遣蒙古骑兵一千人, 冲到石普军前面,想抢到先进城的功劳。而贼兵拼死守卫,蒙古军惧怕,即奔驰而回,石普阻 止不住,于是被贼兵所蹂躏践踏,大多坠落水中。石普军队军阵大乱,贼兵乘机进攻。石普招集残兵,血战很久,他拿着剑大声呼叫道: “大丈夫应当为国而死,有不前进的,斩!”奋力搏斗,一直冲入贼兵阵地,跟随的只有三十人。 到太阳偏西,援兵断绝,受伤落马,又步行交战几个回合,贼兵到的更多了,贼寇指着他说: “这

12、一定是头目,不可让他跑掉,要活捉他。 ”石普叱骂道:“该该死的死的贼贼奴,我就是石都事,奴,我就是石都事,说说什什 么么头头目!目!”左肋被贼枪刺中,还握着自己的枪,将贼兵砍死。贼众一齐用枪刺石普,石普和跟 从的人都奋力而战,全部战死。 10.10.(1 1)表现了对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表现了对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 军的赞美。军的赞美。对他老来受朝廷冷遇一事的对他老来受朝廷冷遇一事的第 5 页 共 12 页强烈不满。强烈不满。对即将分手的老友的关爱。对即将分手的老友的关爱。 (3 3 分分, ,每点每点 1 1 分)分) (2 2)尾联中)尾联中“茫茫茫茫”既点出送别地点,又既点出送别地点,又 描

13、写了江水的浩渺,更表现了送别时茫然描写了江水的浩渺,更表现了送别时茫然 若失的感觉。(若失的感觉。(2 2 分)最后一句除了点明送分)最后一句除了点明送 别时间,渲染气氛,更直接抒发了对老友别时间,渲染气氛,更直接抒发了对老友 的暮年生活前景难卜的担忧之情。(的暮年生活前景难卜的担忧之情。(2 2 分)分) (4 4 分分, ,每点每点 2 2 分)分) 送李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3 分)(2) 作品注释作品注释李中丞:生平不详。中丞:官职名,李中丞:生平不详。中丞:官职名, 御史中丞的简称,唐时为宰相以下的要职。御史中丞的简称,唐时为宰相以下的要职

14、。流落:漂泊失所。征南将:指李中丞。流落:漂泊失所。征南将:指李中丞。师:军队。师:军队。 旧业:在家乡的产业。旧业:在家乡的产业。 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第 6 页 共 12 页三边:指汉代幽、并、凉三州,其地三边:指汉代幽、并、凉三州,其地 皆在边疆。此处泛指边疆。皆在边疆。此处泛指边疆。 轻生:不畏死亡。轻生:不畏死亡。 江汉:指汉阳,汉水注入长江之处。江汉:指汉阳,汉水注入长江之处。 日暮:天晚,语意双关,暗指朝廷不日暮:天晚,语意双关,暗指朝廷不 公。何之:何往,何处去。公。何之:何往,何处去。2作品译文作品译文流落征南将,曾驱百万师。这位漂泊流离的征南老将

15、,当年曾经指这位漂泊流离的征南老将,当年曾经指 挥过十万雄师。挥过十万雄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后来他罢职回乡没有产业,到老年他还后来他罢职回乡没有产业,到老年他还 留恋贤明之时。留恋贤明之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少壮时独立功勋三边平静,为国轻生只少壮时独立功勋三边平静,为国轻生只 有随身佩剑知。有随身佩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在茫茫的汉江上飘来荡去,日到黄昏你在茫茫的汉江上飘来荡去,日到黄昏你 还想要去哪里?还想要去哪里?3编辑本段作品鉴赏作品鉴赏送李中丞之襄州,又题作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大致为安史之乱平息不久的诗作。诗人为主人公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遇所感,抒发惋惜不满与感慨之情。第 7 页 共 12 页起句以浩叹发出,“征南将”点明归者以前身份,就是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如今却被朝廷罢斥遣归,投老江头,萧条南归,恓惶而去。“流落”二字融注情感,突发领起,总冒全首,含裹通体,撞心触眼,是为一篇主意所在,一起手即与别者连缀纽结,开出下文若大天地。此句从眼前事写起,次句叙其人先前军职显要,重兵在握。“驱”意为统率,下得有力。“十万师”而能驱遣自如,表现其叱咤风云的才干,足见其人的不凡。不过这些都成为过去,一个“曾”字,深深地荡入雄壮的岁月,饱含唏嘘惋叹。首联今昔对比,叙其身世处境,感慨难以名状。颔联写友人困顿坎坷,仍眷恋朝廷。“罢归”“老去”指出将军“流落”之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