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第一学期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571419 上传时间:2017-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第一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第一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第一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第一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第一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第一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第一学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第一学期篇一一、学习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本学期,教研组利用隔周二上午教研活动,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再次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了解课改动态,多渠道多方位获取信息,提高理论水平。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1、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共开校公开课 2 节,家长开放日 1 节,执教者认真备课、上课、反思,听课教师认真听课,集体评议,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2、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三个年级,以备课组为单位,倡导分内容、分章节、分头备课,力求备精品课

2、;倡导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资料,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目前,各备课组都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资料,有的是老师们自己拟定的,有的是多方搜集的,不但本年级使用,还传给下一年级使用,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结合了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数学教研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三、做好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在鼓励教师们创造性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监督。本学期,教研组配合教务处共进行四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写教案,是否写教学反思和教后记,作业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检查结果令人满意。四、注意自身提高,加快专业发展我们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不断给自己加压,以便更好地从事

3、教学工作,在进行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个别教师还潜心研究,自觉反思。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教研风气浓厚。时光的脚步带领我们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忙碌的学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身上肩负的重任,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地开拓进取,迎接更大的挑战。篇二一、 指导思想本学期初中数学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习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把探索的教学模式作为本学期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进行实践训练。树立教研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校本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整体的教学水平。二、工作要点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

4、念、新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3、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活动,加强教研组团队合作意识。4、继续开展对青年教师的“观摩课”学习实践,帮助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5、认真组织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本组老教师的带头作用。6、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7、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8、立足课堂

5、,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三、具体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质。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继续开展教科研活动,各位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善于总结,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提高教科研能力,及时认真地填好教研活动记录备课组活动记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常规常抓,常抓常新。向常态工作要质量,以作业规范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强化常态工作的质量意识。教研组长要加强得组内教学工作的管理,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检查本组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每月要对各教师的

6、备课、听课、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做到“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我校学生实际为宗旨,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作为本学期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从而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加强年级组集体备课的教研活动,强化教研功能。各年级组由备课组长负责继续实行集体备课制,备课组长要把好本组的教学质量关,每位教师应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切实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充分发挥 年级组的集体智慧,备出优质课,特色课,全力打造实用课。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发

7、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5、加快培养青年教师的步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把“观摩课”活动、师徒结对活动当作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途径,并作为教研组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内公开课活动 要以青年教师为主,让他们在习惯于上公开课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提高上公开课的水平。一阶段下来从他们当中选出代表参加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大赛活动、与兄弟学校 共同教研活动等,进行较高层次的锻炼。6、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安排的常规考试,试卷命题、批改等工作,由各年级组长负责工作安排,全组教师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并认真地做好试卷分析,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做

8、好充分的准备。7、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功能,组内教师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并协助学校教研室搞好专题研究活动。在本组内,开展业务学习活动,每次活动确定主题和中心发言人,主 题的确定切忌大而虚,倡导小而实,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中心发言人要做精心的准备,然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8、配合教导处、做好一切教学科研工作。配合教导处、督促本组教师开展教学教研各项活动。做积极、上进、好学的教研团队。篇三一、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我校数学科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教导主任科组长各任课老师),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如科组长的主要职责是

9、:期初制定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计划,期末写教学、教研工作总结,质量分析;组织科组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协助教导处开展教研活动,检查教师备课,组织学生开展学科活动等。学校还定期开展科组活动, 检查各时期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2、抓教学管理、抓常规管理。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五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我们要求教师期初要制定教学计划,辅导学习困难生计划;科组长、要制定教研计划;期中,要进行质量分析;期末,各班科要进行质量分析;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

10、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每次检测各年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 2 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也较工整;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 10 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 科组长、备课组长要写出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各老师要上交教学论文、教学反思。3、备课管理。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内容的深入上下功夫。而且,确立教学目标,作出重难点的处理,教法的选择,作业的设计等。科组长、教导处还每学期检查教师备课两次,每次都有记录,有总结。4、作业管理。由于学校每年都有不少的插班生,而且

11、每个年级的知识,要求都不同,所以每个学期的开始,学校都召开科组长会议,要求他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的需要,综合同级科教师的意见,定出作业的格式,作业本的名称,用什么作业本等。学校每学期检查学生作业三次,对教师在批改作业上好的做法及时表扬,不足的地方及时纠正。5、学生管理。数学科虽然学科思想教育性不强,但数学科的老师仍然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而且每学期初都制定好培优补差计划,按计划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辅导及优生的培训工作,成绩确有成效。由于抓了教学常规,使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有序地进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二、加大教科研力度,提高教师素质1、 加强理论培训,提高理论素养我们充分利用业务学习

12、、科组活动、备课组活动时间及课余时间,组织教师学习 ;研究新教材;学习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学习主体性实验研究的有关理论 。在学习中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四个结合”:理论学习和理论摘抄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心得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和观摩、点评优质课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2、辛勤耕耘结出丰硕果综上所述,我校数学科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的领导下切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们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一如既往勤勉、务实地工作,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