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第九期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13714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讯第九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资讯第九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资讯第九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资讯第九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资讯第九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讯第九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讯第九期(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19,1,教 育 资 讯 第 九 期,北京市现代商务培训中心 信息管理部,2018/10/19,2,教育资讯第九期目录,一、2003年培训市场九大危机 二、2004年培训市场十大发展趋势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四、商业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认证启动 五、普高今年招生九万人 六、十大专业毕业生抢手,就业岗位缺口27万 七、本市高级蓝领缺口37万 八、白领泡沫与灰领紧缺 九、咨询业发展面临人才饥渴 十、职场需要8种核心技能 国家职业汉语测试开考 十一、数据,2018/10/19,3,一、2003年培训市场九大危机,一、办学内容危机: 目前各培训机构之间办学内容相似性比较大,培训机

2、构大都喜欢开办热点课程比例占到70%左右,这就直接导致了目前培训市场存在培训产品高度相似化。 二、培训师危机: 培训师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管理培训市场发展的瓶颈。 三、人才危机:目前培训机构的宣传基本上以打广告、打电话、发传真和邮件为主。如果咨询人员在答疑时只会简单介绍价格和课程内容而不是从学员职业生涯的设计和发展的角度来回答,学员也不会对自己想要学的课程有信心。 四、诚信危机:培训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培训机构自身的经营困难重重,却还面无愧色地开展经营战略的培训;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多多,却还打肿脸充胖子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有的培训单位只有一个教师、一间房子、一本教材就开始培训。诚信缺乏

3、,已成为培训界的一大通病。,2018/10/19,4,五、品牌危机:在目前的培训市场上,参与者众多,竞争异常激烈,但品牌集中度很低。让学员选择培训无所适从。 六、产品格局危机:国家和行业对于培训证书统一的管理和规范,直接导致了培训市场产品非常混乱。 七、证书危机:证书在培训市场上非常混乱,甚至一些政府部门也打着“规范行业行为”的大旗,却干着“圈钱分羹”的买卖,发放的每一个证书都没有成为整个培训课程方面的品牌证书。 八、管理危机:团队的素质对培训机构的发展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九、行业自律危机:在培训的问题上,政府“透支”了自己权威,更没可能推动新的权威的建立,直接导致社会上的培训缺乏权威的行业组

4、织,必然使培训机构各自为政、培训讲师各立山头。没有被广泛深入认同的“行规”,只能导致违规的泛滥,行业标准和行业自律机制根本无从谈起。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4年2月4日,2018/10/19,5,二、2004年培训市场十大发展趋势,一、培训联盟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认可。2003年10月中国培训推广联盟成立。该联盟的宗旨是提升培训产品的推广力度、优化推广渠道、整合各类媒体与推广形式,为培训机构提供整体化、全方位的培训课程推广方案,实现高度专业化、网络与平面媒体互动的推广效果。 二、培训需求更多更高。随着中国在WTO进程的深入,国际化向行业纵深发展日益明显,人们对于培训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对

5、于培训的需求层次也会越来越高。 三、培训产品个性化。量身定做的培训将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个性化培训的市场空间将会大大增长。 四、培训项目多元化。2004年将出现许多崭新的、非认证形态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紧跟市场需求,灵活地设置课程体系,聘请专家授课,提供更加丰富的培训服务。,2018/10/19,6,五、培训消费会趋于理性。随着认证培训的不断普及,学员的消费心理也日趋理性和成熟,他们选择培训项目时将会更加冷静和客观。 六、培训课程更注重出口和入口。2004年培训市场上推出的课程,在设计和宣传工作上培训机构会更多注重出口和入口,即注重培训产品的对接。 七、实用化的培训课程市场空间会扩大。学员参加培

6、训都较注重要真正学到知识。他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 八、职业资格认证泛化。2004年目标对象狭窄的认证和考试以及相关的培训将来会出现泛化的倾向。 九、普通培训的专业化、行业化。作为一个概念的培训将来不再作为一个单纯的概念,在今后培训会出现针对某个行业或者其他类别的培训。 十、国内外机构的合作办学会增多。2003年进入中国的“洋培训”80%的课程是联合开发出的适合国内消费者口味的课程。在2004年这种合作会更多。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4年2月4日,2018/10/19,7,三、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培训目标的职业针对性: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训目标是针对岗位、岗位群、职业、职业群的人才需要,人才的

7、培养与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对接、匹配、链接关系。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是为工作一线或工作现场服务的人才。 培养规格的职业适应性: 高职教育在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时,要贯彻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全面塑造人才的思想。在坚持技术教育主体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复合型知能结构的构建。 专业设置的产业性: 高职教育要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背景,按照宽窄并存、因需设置的原则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的专业要对产业的服务、支撑、推进、引导、带有动作。,2018/10/19,8,课程体系的整合性: 高职教育的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可以有学科型的课程,但更多的是通过整合后形成的课

8、程。其课程主要有六类:学科复合型课程、工艺型课程、综合知识型课程以及素质型课程等。 教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要保持一定的理论体系,又不能完全模仿和照搬普通高教的理论教学模式。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知识、技术、方法三个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内容的教学都要突出其实用性和应用性。 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并保证实训时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所决定的。高职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进行足够的实训,以达到毕业后立刻就能上岗的要求。 教师队伍的双师性: 高职教师除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外,更主要的是要

9、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要求教师具有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同时具有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等职业技术师的素质和水平。,2018/10/19,9,培养途径的产学结合性: 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产学结合是根本的途径。高职学校在推进产学结合上应努力谋求建立紧密型、稳固型、契约型、开发型、服务型、科研型、攻关型、综合型、互惠互利式的产学结合关系。 服务面向的地方性: 高职院校要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立足当地,服务一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具体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技术服务、社会工作、文化交流、信息服务等方面。 科技研

10、究的先导性: 高职教育的科研工作不同于普通高教,其研究更多的是应用性科学技术研究,是面向地方开展的科技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研究,是建设双师性教师队伍的科技研究。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4年2月4日,2018/10/19,10,四、商业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认证启动,今后,拥有一份名为“中国商业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证书,就可能在求职、上岗任职、独立开业以及在用人单位给予职务晋升和提高薪金待遇方面占有更多的优势。来自主管部门的消息说,中国商业职业经理人(CCMC)资格培训认证的咨询、报名与考培工作已在上海、天津、重庆等地展开。而在北京,位于官园的市青年宫将承办这一系列工作,大中型商业企业集团和

11、生产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相关部门经理、主管和商业经营管理专业人员,以及本专科毕业生,都可报名参加培训。 目前北京商业领域有130万人,在这一较大领域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大势所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迫切需要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并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科技专业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强的经营管理人员队伍。 据悉,商业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分助理级、中级、高级、特级4个等级,经考试合格取得的资格证书全国通用,还可作为法律公证的有效文件,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通用。 摘自北京晨报2003年12月19日,2018/10/19,11,五、普高今年招生九万人,今年毕业的初中生赶上了好时候,不仅进入高中学习的比例比去年

12、增加了4%,示范高中还仍然呈现扩招趋势。 记者从昨天市教委做出今年中考招生的具体计划中看到,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总量16.9万人,初步确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9万人左右。 2004年全市普通中专总招生规模计划为3.4万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可根据办学条件确定办学规模,招生地区自主确定。 但普通中专的校外办学点要进行收缩,招生规模应逐步减少,控制在当年该校招生总量的三分之一以内。2004年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全市总招生规模为2.9万人,技工学校全市总招生规模为1.8万人,技工学校不得设立校外办学点。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4年1月10日,2018/10/19,12,六、十大专业毕业生抢手就业岗

13、位缺口27万,近日,北京市人事局召开的200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发布了2004年北京市用人单位毕业生需求情况。2004年北京市用人单位共需求毕业生48890人,其中需求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依次是计算机、机械、市场营销、数学、英语、临床医学、建筑、会计、企业管理、护理,这十大专业毕业生将供不应求。据统计,2004年北京市属各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比上年增加8000多人,增幅达20%,在学科需求上,工科毕业生需求量最大,达46%,增幅为5%。 北京市有关部门近日还发布了2004年北京城镇单位用人需求状况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明年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供求比例为1.7:1。据测算,200

14、4年全市将有64万名求职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新增岗位只有37万个,就业岗位缺口27万个。在新增的就业岗位中,要求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需求量占39.3%,其中对大专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为4.8万人。结果还显示,用人需求排在前五位的职业分别是:治安保卫人员、公路交通服务员及驾驶员、营业员、推销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摘自北京晨报2003年12月19日,2018/10/19,13,七、本市高级蓝领缺口37万,据昨天举行的北京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透露,2004年北京市将新增就业18万人,同时就业与劳动保障工作也将面临四大难题。 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欣庆在昨天的会议上介绍,

15、本市面上2004年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预期指标确定为新增就业1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其中“4050”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人,开发置换10万个社区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和“4050”失业人员就业率分别达到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2004年北京市在就业与劳动保障工作方面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就业压力加大,今年全市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45.1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第二大难题是高技能人才在北京依然匮乏。据调查测算,全市现有企业技术工人101.1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仅有10.12万人,按照本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高技能人才应达到47.21万人,尚有缺口37.1万人

16、。 三是我市失地农民和农转居、农转工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迫在眉睫。四是劳动关系协调问题日益突出。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4年1月10日,2018/10/19,14,八、白领泡沫与灰领紧缺,关于用人之道,美国著名汽车制造商福特有一个经典故事:20世纪初,福特就计算出了T型车生产线总共需要8000多道工序。而且,他精确地知道,其中949道工序需要“强壮、灵活而且身体各方面都非常好”的成年男性承担,3338道工序只需要“普通身体”的男工,剩下的则可由女工或年龄稍大的儿童来承担。而且,他说:“我们发现670道工序可以由没有腿的人来完成,2637道由一条腿的人,2道由没有手的人,715道由一只手的人,10道由失明的人来承担。” 肯定有人对他的精明觉得不适,但却不得不佩服他的经济头脑: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价格;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招聘什么样的人。大材小用不仅是对人才的浪费,而且也会提高企业的运作成本。 在我们身边,似乎正在发生相反的事情:相当一部分人找工作,都是被文凭的门槛卡在了外面;同时,相当一部分人靠文凭找到了工作,却做着与文凭很不相称的事情。,2018/10/19,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