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建筑的理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3698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绿色建筑的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绿色建筑的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绿色建筑的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绿色建筑的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绿色建筑的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绿色建筑的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绿色建筑的理念(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绿色建筑的理念 1.相关概念 2.绿色建筑的概念 3.绿色建筑与生态规划,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全球经济竞争压力往往导致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追求短视的利益与效益,不能恪守严谨科学规范对未来负责,不能履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与义务。中国的发展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中国现有的问题,美国建筑业占能源总消耗量的36%、耗电量的65%、温室气体产生量的30%、原材料使用量的30%、废物产生量的30%、饮用水消耗量的12%。 中国: 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 人均耕地只占世界1/3而实心粘土砖每年毁田达12万亩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卫生洁具耗水量高出发达国家

2、30%以上,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 钢材、水泥等物耗水平也要比发达国家高出10%30%。 有效地降低建筑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减轻建筑业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将建筑业这个传统的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色建筑正是在此背景下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支持。,中国现有的问题,1992年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大力推动了可持续及绿色建筑的发展。 1994年,中国政府回应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总动员, 出版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国务院颁布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纲要强调环境保护

3、和污染防治 。在此背景下,对城市建设及人类居住提出发展的目标,要求人类住区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动员全民参与,建成规划布局合理、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绿色住区。 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北京宪章,指出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将新建筑与城镇住区的构思、设计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下,以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中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2001年5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研究和编制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提出是以科技为先导,总体目标是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 2002年7月建设部陆续颁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

4、干意见、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升级版2002版。并对十多个住宅小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全过程评估、指导与跟踪检验。 2002年10月底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要从源头总体上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004 年,建设部制定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小区) 管理办法;科技奥运十大项目之一的“绿色建筑标准及评估体系研究”项目通过验收,应用于奥运建设项目;,建设部颁布实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管理办法,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发出关于组织申报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通知,并印发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励推荐书(工程类) 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励申报书(技术和产品类),同年又颁

5、布施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实施细则(试行) 及评审要点。,中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发表北京宣言,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修订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颁布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06 年,召开了第2 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7年,召开了第3 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筹建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启动绿色建筑职业培训及政府培训。 中国政府对绿色建筑的推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规划师、建筑

6、设计师的行动。,中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深刻指出,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 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

7、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哲学思想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生态学溯源 源于希腊文oekologie,由词根 oikos住所、栖息地 词尾 logos研究、学科 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与economics相同词根, economics “家庭”管理的科学理解为生物生存的“经济管理”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首次提出研究生物(动物、植物)在 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 20世纪1030年代,生态学渗透到生物学各领域。 人类生态学时期:人类面临环境问题。 生态学不再限于生物学,甚至自然科学,渗透到社会科学,成为联系自然科学及社

8、会科学的桥梁。,生态学概念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生存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气候、土壤、地形、生物种群、人为等。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与之相关的、描述各种理化因子连成的符合体。,生态系统结构的一般模型,生态学生态系统 特点: 具空间结构:与一定地域联系 具时间变化:整体演化形成系统 具自动调控功能:同种密度调节、动植物之间调节、与环境 间调控 开放系统:与外界输入输出能量物质 生态系统的类型:城市生态系统、建筑自身也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建筑生态系统 建筑自身应该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它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平衡。,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 大气循环:空气流动,风速,城市

9、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 大气循环:空气对建筑的影响,生态设计,生态设计(Ecodesign)又叫环境协调性设计。 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即在产品或材料设计中,在考虑成本、功能(或性能)、质量、外观等传统使用性能指标的同时,充分考虑产品或材料的环境性能,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生态设计的历程: 功能为主的设计 考虑了美学的功能设计 生态设计-功能、美学、环境 设计的完美结合,1. 相关概念,生态设计,代表性的生态设计方法,材料和产品生产:要从地球索取大量资源 材料和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再生、废弃等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要消耗大量能源 材料和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再生

10、、废弃等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要产生大量的CO2、CO、SO2、NOx、废水(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等,造成环境污染。,绿色建筑概念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明确 在21世纪议程中,涉及了到绿色建筑的理念,议程将“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单列章节,重点论述了改善住区规划和管理,提供综合环境基础设施,实现住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运输系统等目标的行动依据和实施手段。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即通过绿色建筑予以实现。建筑师们提出3R原则,即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使用(Reduce),尽量重复使用建筑构件或建筑产品(Recycle ),加强对老旧建筑的修复

11、和某些构成材料的重复使用(Reuse ),并通过各种方式节能或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实施行动纲领 向可持续发展过渡可以称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革命。,2.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概念的形成 早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专家学者、规划设计师,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将“生态”(Ecology)与“建筑”(Architecture)两个词合并,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的新理念,并起名为具学术意味的“Arology“。他对生态建筑的解读是尽可能利用,地的环境特点及气候、地势、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尽可能不破坏大、小环境因素,保障

12、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同时有益于人类的健康。,2.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概念的形成 提出可持续的建筑(Sustainable Construction)的概念:1993年,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推动下,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是“绿色建筑”发展史上带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会议以“处于十字路口的建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主题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宣言提出:保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资源消耗最小化;降低大气、土壤和水的污染;保障建筑物卫生、安全、舒适,提高环境意识等5项原则。 提出可持续的建筑的原则:1994年,第一届国际可持续建筑会议 (ICSC)首次给可持续的建筑下了一个原则性的定义:在有效利用资源和遵

13、守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健康的建成环境并使其持续保持。,2.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概念的形成 提出可持续的居住:1996年6月,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在伊斯坦布尔举行,探讨两个重要的主居住题,即“人人有适当的住房”(Adequate Shelter for All)和“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续人居住区发展(Sustainable Human Settlements in an Urbanizing World )。 总结绿色建筑的研究及实践成果:1998年10月,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召开了绿色建筑国际会议“绿色建筑挑战98“ (Green Building Challenge98 ),加拿大、

14、美国、英国等14个西方主要工业国共同参会,会上总结了各国的建筑学者在绿色建筑及住区研究方面的成果和实践。,2.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概念的形成 交流推广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与技术:2000年10月,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Masstrict)召开了 “可持续建筑2000“ (GBC2000),国际会议。此次会议对绿色建筑的推动已不再停留在理念层面,其主要目标注重绿色建筑实施的具体方法,因此会议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发展动态及“绿色建筑”的关系的同时,要明确建立建筑物环境评价的内容及方法,促进最新建筑物环境特性评价方法技术的不断发展。具体到各参与国利用GBTool对各种典型建筑进行测试并将其结果作为改进的

15、建议在这次大会上提交,以便对 GBTool进行版本的更新。,2.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生态建筑”、 “可持续发展建筑”、“绿色住区” 讨论这三种名称上的差异,其实并不重要,归纳确定它们的内涵,建立一个能较为普遍接受的,并对这项事业有所推动的评估体系可能的,也是需要的。 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有关的体系和标准。目前都处于建议与试行阶段,且影响 尽管对“生态建筑”的内涵有各式各样的列举,范围有宽有窄,但基本上是围绕三个主题: 1.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 2.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3.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2.绿色建筑的概念,什么是绿色建筑? 追求人与环

16、境的协调 在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影响下,追求最好的环境营造 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和活动空间,同时实现高效地节约能源与资源和较少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一个符合生态系统存在规律的人类行为存在;生态系统安全与健康正是依赖一个个绿色建筑的功能效率优化得以稳定、存续。,现代建筑对环境问题的响应是从六、七十年代的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开始的。 “时间”上的全面性。即审视建筑的“全寿命”影响,包括原材料开采、运输与加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拆除等各个环节。 “空间”上的全面性。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深入,建筑从响应能源方面扩展到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全球生态环境影响,,3.绿色建筑与生态规划,绿色建筑是现代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存在要件,它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功能、组织、结构的稳定,对提高城市生态服务能力的变化效率和生态人居系统健康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生态系统的高效存在与服务功能的稳定性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核心基础,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 因此,绿色建筑与生态规划之间联系密切,互为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