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13527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目 录,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掌握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明确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发展模式和发展动力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掌握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体系结构; 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明确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力。,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重点把握

2、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三个前提条件,同时要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是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而社会对技术的需要更加把科学推向前进。,2.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背景,首先,它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

3、次,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重要理论背景。,3.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18、19世纪,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技术思想。,4.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是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生产劳动出发考察社会历史,以实践

4、概念为核心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现代工业、资本生产、社会发展等的关系纳入到对科学技术研究的视域之中。马克思关注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发展以及人的解放问题。 恩格斯在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科学的分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等问题。,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在基本内容部分,重点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本质的理解、科学的分类、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技术异化等内容。,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应该是排除

5、了形而上学因素,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 科学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结束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其他幼稚行为” 。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是“人类理论的进步”。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2.科

6、学的分类, 恩格斯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 “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 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我们可以按照自古已知的方法,把整个认识领域分成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研究非生物界以及或多或少能用数字方法处理的一切科学,即数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第二类科学是包括研究生物机体的那些科学在第三类科学中,即在按历史顺序和现在的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法律形式和国家形

7、式以及它们的哲学、宗教、艺术等等这些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中”。,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科学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恩格斯针对一些科学家认为科学可以脱离哲学,可以抛弃哲学的幻想指出,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是被正确地认识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密的联系。,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资本是以生产力的

8、一定的现有的 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5.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般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

9、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看成是按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 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此快速前进。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因为“随着一旦已

10、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7.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根本不费资本家分文,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去利用科学。资本象吞并他人的劳动一样,吞并他人的科学。”; 再次,他们预见了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起它真正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家需要依靠历史的产物和群众的智慧。马克思指出,正是十七世纪的机器的应用,“为当时的大数学家们创立现代力学

11、提供了实际支点和刺激。” “十八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某一个人的。” 当然,马克思、恩格斯也肯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8.技术异化, 在马克思的技术思想中,并没有直接论及技术异化问题,有关技术异化的思想多是潜在地包含于其劳动异化理论之中。 马克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马克思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异化对自然、社会特别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分析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一、科学技术的

12、本质特征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重点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本质特征的思想。,1.科学的本质特征,(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本质特征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 是 一般生产力。 第一,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真正的知识”,“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 条件。” 第二,感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 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 第三,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学是属

13、于精神 生产领域的活动,是一般生产力。 第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和资本 结合起来,就成为资本家统治的工具而“迫使反叛的工人就范”。,(2)国外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统治社会的决定力量。以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为开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承接了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在对西方发达社会中的物化现象展开激烈批判的过程中阐述了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他们认为,理性的分化导致了现代社会对技术理性的过分弘扬,造成价值理性的失落,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统治社会的决定力量,从而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西方科学哲

14、学对“科学是什么”的思考。经过了从实证主义(孔德)到逻辑实证主义(维特根斯坦)再到证伪主义(波普尔)、精致证伪主义(拉卡托斯)、历史主义(库恩)等的观点,进而费耶阿本德认为不存在划分科学和非科学的绝对普遍的标准,提出了“怎么都行”的主张,在理论上要进行分析。, 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对科学的理解。不少科学家在从事具体的科学研究的同时,对科学的本质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科学观。其中,牛顿以其因果决定论的科学观取代了神学目的论,爱因斯坦提出了科学本性的主客观统一性,纠正了牛顿的决定论观念,而维纳则进一步提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概率)问题。对上述这

15、些研究,应该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进行分析评价。,(3) 科学本质特征的理解, 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人类也将这些科学知识用来进一步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科学知识获得了实际的价值。 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它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已经成为一种涉及到科学发现、科学创造、科学组织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性的知识生产过程。, 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随着现代科学的诞生和科学潜在应用价值的出现,科学开始出现组织化和社会化,企业、集团、

16、国家乃至国际间合作的科学研究逐步增多,科学研究之外的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到科学研究中来。 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既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同时科学又扎根于文化之中。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间接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技术的本质特征,(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一,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马克思从分析劳动过程人手,指出:“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的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的器官上,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