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历史(下)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713359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现代历史(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世界近现代历史(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世界近现代历史(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世界近现代历史(下)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世界近现代历史(下)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现代历史(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现代历史(下)(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现代历史 一章,1917年-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阵营扩大,主要特征,世界现代史,时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今 定义: 特点:一、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二、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三、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互相对抗四、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五、科技的迅猛发展六、经济全球化阶段,一、19171929 和平稳定发展期二、19291945 “二战酝酿到爆发阶段”三、1945至今两极格局形成、瓦解、世界格局的新调整,19171929年前的世界特征一、政治: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2、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期二、 经济: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三 国际关系:形

2、成国际关系新格局: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第一章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基本要点: 1、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性质、意义 2、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性质的不同 3、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背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评价 4、苏联的成立:时间、性质、 5、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评价 6、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标志、评价) 近年考点:新经济政策 备考重点: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末,苏俄在农业发展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经验教训是什么。可以结合中国农业的发展、当前的农业问题。

3、,理解,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 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也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考题再现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 发展道路上有三个国家的重大改革和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的美国,还有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指出哪三个国家?2、各国调整的特点?,法西斯的扩张和反法西斯的斗争,基本要点:共产国际七大、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三国轴心形成 近年考点:西班牙内战及大国对其内战的态度,世界现代历史二章,(1)二战的爆发和扩大慕尼黑阴谋第

4、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 法国投降进攻英国,突袭波兰,1940秋军事侵略同盟; 侵入巴尔干、北非,突袭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改变“中立”态度,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半岛登陆-44、6,爆发和初期战场:,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美英大西洋宪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基本要点,意大利法西斯

5、的投降,德国法西斯的投降,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三次登陆,1943年9月,1945年5月8日,1945年9月2日,(北非登陆),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半岛登陆,四次国际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复习要点,时间 参加国人物 内容等,1943年,开罗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打败德国,铲除法西斯主义;苏联答应在欧战结束后3个月内对日作战;决定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 波茨坦会议,苏美英重申雅尔

6、塔会议精神;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2、近年考点:两次大战爆发的共同因素、1943年-44年6月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重大事件、开辟第二次战场的原因。 3、备考重点: 扩大、转折、同盟形成等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的内容和影响、两次大战的性质的分析、战争爆发的规律 、过程的规律、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例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的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为由一再推迟。 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1944年,苏军在苏

7、的战场发起了一连串的进攻战役,收复了大片西部领土,向过境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了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6月,英美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 从1943年到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英美宗中开辟了第二战场?,第四章 二战后的世界,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形成 战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相对稳定 经济高速发展 战后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族国家新兴阵营空前壮大 美苏争霸-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 亚洲经济的发展-新、韩、印,基本要点: 战后初期世界形势(主要大国实力);雅尔塔体系定义、性质;联合国;审判德国、日本战犯的法庭;两

8、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冷战的含义、计划的实质;两大组织的形成;欧洲的冷战、亚洲的热战。 近年考点:德国版图 备考要点: 雅尔塔体系划分势力范围-处理战犯 -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含义:遏制苏联,对抗社会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开始标志:,表现,影响,政治:,经济:,军事:,时间、借口:1947、杜鲁门主义出台,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发动进攻,1947、马歇尔计划(含义、实质),1949、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消极:,积极:,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格局:德国领土分区占领,德、日法西斯专政比较,相同:1、浓厚的封建残余、军国主义传统2、经济

9、矛盾激化社会矛盾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不同:1、德国:不满宰割日本:分赃不均2、德国:依靠纳粹党掌权日本:以军部为核心,请思考: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美国与德日两国摆脱危机的方式有何不通,造成 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各有什么影响?,不同方式:美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保留民主制度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原 因:1、美有民主传统德、日有军国主义传统2、美经济实力雄厚、国家干预经济德、日经济基础薄弱、对外转嫁危机,影 响: 美经济恢复、矛盾缓和、保留民主制、为反法西斯 创造条件德、日走上军国主义,成为世界大战欧、亚源地和发动者,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绥靖政策

10、,实质:西方大国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的妥协,表现:1、日本发动“九一八”国联未制裁2、容忍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合约3、意入侵埃塞俄比亚、制裁不彻底美国中立政策4、西班牙内战、英法奉行“不干涉”、美国奉行“中立”5、慕尼黑协定6、“奇怪战争”,影响:1、损害弱小国家利益2、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二战爆发3、英法自食其果,考题再现,1、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 A 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 B 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 实行计划经济 D 扩大内需、刺激生产,D,2、在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非相似点是 1)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2)军部控制内阁大权 3

11、)崇尚军国主义传统 4)信奉专制政治制度,(2),3、结合德意志完成统一建立帝国时的历史特点和20世纪二三年代 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说明纳粹党上台的原因,指出法西斯统治 的具体表现,1943年,开罗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打败德国,铲除法西斯主义;苏联答应在欧战结束后3个月内对日作战;决定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 波茨坦会议,苏美英重申雅尔塔会议精神;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冷战,含义: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 以外的一切敌对和对抗形势,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开始标志:,表现,影响,政治:,经济:,军事:,1947、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杜鲁门主义,1947、马歇尔计划,1949、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消极:,积极:,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