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33575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 1 同质多象,1.1 概念: 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结晶 成结构不同的几种晶体的现象。 如:碳(C)可结晶成金刚石和石墨。 把成分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晶体称为某成分的同质多象 变体。有同质二象;同质三象等。 同质多象的每一个变体都是一个独立的矿物种。 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时,为新条件下达到新的 平衡,各变体之间就可能在结构上发生转变,即发生 同质多象转变。 1.2 分类 据转变的速度和晶体结构改变的程度,可分为两类:,(1)位移性转变(改造式转变、高低温转变): 当两个变体结构间差异较小,不需要破坏原有的键,只要质点从原先的位置稍作位移,就可从一

2、种变体转变为另一种变体。转变一般是可逆的。 (2)重建式转变: 当变体结构间差异较大,在转变过程中需要首先破坏原变体的结构,包括键性,配位数及堆积方式等的变化,才能重新建立起新变体的晶体结构。这类转变一般是不可逆的。 二氧化硅各种变体之间的转变关系及其规律:,1.3 石英晶型的转化 石英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有不同的变体:,表示高温型, 表示低温型。 横向转变(重建型)为一级转变(由表及里缓慢进行,不可逆) 纵向转变(位移型)为二级转变(表里瞬间同时进行,可逆),转化过程的分析: 在常压的情况下,从常温开始加热直至熔融, 三种 状态之间经过一系列的晶型转化. 1) 高温型的迟钝转化(横向转化)

3、2) 高低温型迅速转化(纵向转化) 体积的变化: 在8700C由 a- 石英转变为a-磷石英时,转化速度慢, 体积增加 16%. 在5730C由-石英转变为a -石英,转化迅速,体积 变化只增加 0.82%. 结论: 快速型转化的体积变化小(易发生),危害大。 慢速型转化的体积变化大(不易发生),危害小。,2 类质同象 2.1 概念: 某种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某种质点(原子、离子、络阴离子或分子)的位置被性质相似的质点所占据,随着这些质点间相对量的改变只引起晶格参数及物理、化学性质的规律变化,但不引起晶格类型(键性及晶体晶格形式)发生质变的现象,叫做类质同象。 2.2 类型: (1

4、)根据两种组分能否在晶格中以任意量互相代替,将类质同象分为完全类质同象和不完全类质同象。当组分之间可以任意量相互代替组成混晶时,称为完全类质同象。当两种组分之间的代替量有一定限度时,称为不完全类质同象。,(2)根据晶格中相互代替的离子电价是否相等,在异价类质同象系列中,相互代替的离子总电荷必须相等。 常见的方式有: 两对异价离子同时代替。 电价较高的离子与数量较多的低价离子相互代替。 高价阳离子代替低价阳离子,过剩的正电荷被高价阴离子代 替低价阴离子而产生的负电荷所补偿。,2.3 类质同象产生的条件 (1)离子(原子)本身的性质:半径、电价、离子类型 半径:要求相互代替的质点大小相差不能太悬殊

5、。 经验公式: (R1R2)R2 X X 15 易形成完全类质同象 15 X30 形成不完全类质同象 X30 难形成类质同象 电价:必须遵守电价平衡的原则。(异价类质同象代替时) 类型:质点类质同象代替时不能改变晶体的键性。,能量效应:由能量系数大的离子代替能量系数小的离子时,有利于降低晶格的内能,代替易发生。(一个离子从自由状态进入晶格时,所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叫能量系数) 对角线法则:异价类质同象代替时,沿周期表对角线方向上一般是右下方的高价阳离子代替左上方的低价阳离子。 (2)外部条件:有矿物结晶时的温度、压力、组分浓度 温度对其影响最为明显。规律是:高温条件下有利于类质同象 的形成;温度降低则类质同象不易发生,甚至发生分离。 压力对类质同象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当温度一定 时,压力增大,既可限制类质同象代替的数量,又能促使 类质同象混晶发生分离。 浓度对类质同象的影响,由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来说明。,2.4 研究类质同象的意义 (1) 地壳中的稀有元素绝大部分,主要以类 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性质相似的常量元 素的矿物中。对寻找矿产资源有意义。 (2) 类质同象的存在,常常引起矿物晶胞参 数和物理性质的规律变化,对矿物形成 条件和组分赋存规律的认识很有意义。 (3) 可以根据矿物物理性质的特性来推断矿 物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