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PPT58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13345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PPT5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PPT5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PPT5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PPT5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PPT5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PPT5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PPT58页)(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主要内容,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宏观调控指导办法,企业补充保险,第一部分,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规定,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规定,相关法律规定概览,相关法律规定要点把握,应注意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 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签订集体合同。,相关法律规定概览 第一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相关规定,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第三十四条 (报送备案) 第三十五条 (集

2、体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第五十一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 第五十二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订立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专项集体合同。 第五十三条 (区域性集体合同)第五十四条 (报送备案)第五十五条 (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标准)第五十六条 (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工会法相关规定,第六条第二款: 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 第二十条第二款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

3、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公司法第18条规定,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原5556规定,公司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应当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并邀请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列席有关会议。,23-4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代表依法就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协商,在协商一致的础上,签订工资协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相关法律规定概览 第二部分,集体合同规定(劳社部发200422

4、号),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2005年7月),工会参加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总工办发199813号,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劳社部发20009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5号,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 全国总工会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2006年8月,相关法律规定概览 第三部分,最低工资规定(劳社部发200421号),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北京市政府2003142号),关于发布北京市200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劳社资发200682号,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意见 京劳社资发2000231号,原 则,程 序,内 容,履

5、行,相关法律规定要点把握,相关法律规定要点把握 原则,即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 益的增长;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低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两个“低于”原则:,相关法律规定要点把握 内容,工资集体协商关键是解决本企业工资分配存在的主要矛盾,为维护企业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创造条件。在国家工资宏观政策指导下,有权自主决定工资总量,生产经营比较正常的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应以协商确定工资水平为主;通过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及工资总额预算制确定工资总量的企业,应以协商确定内部分配关系和工资支付办法为主;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应以协商规范企业工资支付标准和下岗待工期间基本生活费为主,保障职工

6、的合法权益。 京劳社资发200564号, 职工的要求,企业的条件,为职工争取最大利益。,相关法律规定要点把握 内容,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其它由企业职工提出要求协商的与工资有关的问题。,对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进行协商;,对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和调整进行协商;,对职工工资发放时间和支付办法进行协商;,对本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协商;,对奖金、津贴水平和分配办法进行协商;,对职工在特殊情况下,如加班加点期间、法 定节假日、婚丧假期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和享受带薪年休假期间的工资标准进行协商;,职工保险、福利方面的待遇标准进行协商;,相关法律规定要点把握 程序,集体协商前的准备,集体协商程序 1,程

7、序,地方政府发布的有关宏观指导参数,如工资指导线、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影响工资水平的其它数据,如国家利率、税率和汇率等变动情况;本区周边地区、同行业工资水平。,外部资料,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程序,内 部 资 料,上年度企业产品品种,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及本年度预测;, 职工工资总额及人均工资水平;,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及人工成本总额;,职工人数、分类及其变化情况等。,程序,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为建立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根据,结合本企业实际,建议职工方代表与企业方代表就本年度的职工工资调整等问题进行集体协商

8、。为使协商工资顺利进行,特提出如下建议:一、工资集体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二、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三、确定职工方工资集体协商代表按规定,建议双方各派 名协商代表。职工方协商代表是:请企业方确定协商代表和首席代表,并最迟于协商会议的 日前书面通知我会。四、为便于协商的顺利开展,请企业方最迟于协商会议前 日提供上一年度以下材料:以上建议请企业考虑,并于 日内作出书面答复,以便工作沟通和做好协商的准备工作。 工会委员会(章)年 月 日,进行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协商程序 2,工资集体协商草案,协商会议执行主席一般由双方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程序,协商意见达成一致的,签订工资集体协商草案。,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9、,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集体协商程序 3,工会要及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协议草案;,表决通过“草案”,“草案”未经职代会1/2以上代表通过时视为无效;,未通过的“草案”,双方协商代表应进行再次进行协商;,将再次协商的“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直至表决通过。,程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双方首席代表签字,集体协商程序 4,程序,双 方 首 席 代 表 签 字,登记备案,集体协商程序 5,程序,双方首席协商代表签字盖章后10日内,将工资集体协议书及有关材料,送交企业所在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企业所在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工资集体协议书文本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协议书即行

10、生效。,登记备案,公布,集体协商程序 6,协议书登记生效后,协商代表应及时以适当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程序,公 布,相关法律规定要点把握 履行,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第41条规定, 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建立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集体合同一方或者双方每年至少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 全国总工会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2006年8月,关于签订区域行业集体合同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劳社资发2005178号,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一般在小型企业或同行业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

11、、街道、社区和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展。在行业特点明显的区域要重点推行行业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县(区)一级开展行业性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协商代表,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第八条: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征求职工意见后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半数以上职工同意。,产生,外请协商代表,协商代表的保护,第二部分,政府宏观调控指导办法,政府宏观调控指导办法,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略),工资指导线制度,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职位工资指导价位,.,(二)工资指导线制度,2007年北京市企业工资指导线,生产发

12、展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在安排职工工资增长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本企业上年平均工资在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左右的,工资增长幅度可以按照基准线确定;平均工资为我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两倍以上的,工资增长幅度应当低于基准线;平均工资低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60%的,工资增长可以在高于基准线,低于上线的幅度内确定。,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为9.5,企业工资指导线的上线(预警线)为14.5,企业工资指导线的下线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经营亏损,职工工资发放出现困难的企业,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可以安排本企业工资零增长或负增长,但支付提供正常劳动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三)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工

13、资指导价位制度是市场经济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指导和间接调控的一种方式。政府有关部门对各类职业(工种)工资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经过汇总、分析和修正,公布有代表性的职业(工种)的工资指导价位,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从微观上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部分职位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过程中,以直接支付和间接支付方式,投资和分配于劳动者的全部费用。,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职工住房费用,职工招聘费用,子弟学校经费,公益金,技工学校经费,工会经费,工资总额中包括的以上其它费用中

14、支付的工资,公益金,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是政府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工资分配进行间接调控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调查、收集、整理社会人工成本信息,定期(一般每年一次)公开发布,并对人工成本偏高的企业进行预警预报,指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人工成本水平。,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2,人工成本的主要分析指标,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3,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工资测算的基本方法,劳动力市场价位比较法,劳动分配率法,劳动效率系数法

15、,百元产值工资含量法,风险分担法,物价指数参照法,工资指导线参照法,人工成本比较法,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的项目:五项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职工住房公积金、教育费附加、工会经费、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福利费和企业所得税,共计12项。,养老保险 20% 医疗保险 10% 工伤保险 0.5%2% 失业保险 1.5% 生育保险 0.8% 住房公积金 8%12% 教育费附加 1.5% 工会经费 2% 福利费 14%,70.6%,补充医疗保险 4% 补充养老保险 8.3%,58.3%,第三部分,企业补充保险,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费用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由职工个人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