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13312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8.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讲教师:涂金坤(教授),同学们:新学期好!,本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门课程,同学们心里有什么想法?,一、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了,在这91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做了哪三件载入史册的大事?,1.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开始崛起,人民走向富裕。,前言,上学期原理期末考试有一条考题:,二、请您说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哪些令世界瞩目的变化?外国人是怎样看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前,中国的

2、GDP是日本的1/4,经过改革开放,在上一个世纪80年代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末基本实现小康,进入新世纪在向全面实现小康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2005年GDP超过英法,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据人民日报3月24日报道,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2010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40.2%。另外美国的学者惊呼要不了20年,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能不断走向辉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怎样走向辉煌的?(6分) 我国目前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你们

3、父辈的功劳,在今后不到20年内中国的GDP要超过美国的重任将由你们来完成,你有何感想?(4分),三、大家已经学过三门政治课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走上社会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指导;,在走上社会前,进一步认识今天的中国是在怎样的基础上走来的;,理解什么东西能使中国改天换地马克思主义;,要使中国不断走向胜利,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大学开设的四门公共政治理论课,都是为同学们毕业后走上社会服务的。,1.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4、(从国家来说),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为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服务。,(从学校来说),3.也为自己上大学的直接目的服务。,(从自己的角度来说),直接的现实性的目的,获得文凭、学位,直接的可能性的目的,考研、考公务员,国家、学校、个人三者的目的是统一的,还有什么目的?,启发式,互动式,不是填鸭式。,导学,四、教与学的方法,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学。,什么叫导学?,从导学与导游的关系来理解什么是导学。,引导大家学。,绪论,第一章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第三章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五章,五、根据教材名称,本课程的逻辑体系是怎样的?,这两

5、部分各自的逻辑结构又是怎样的?,第十五章,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本章主要内容?,1,25,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科学内涵,1. 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内涵和意义,根据节名,在目的安排上我作了一些调整,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科学内涵,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

6、义,马克思主义的哪些原理融化到中国的实践,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揭示了“两个必然”。,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自

7、由发展的社会。”,“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要把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要解放那些由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必须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传播,为什么说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农民革命起义 (2)地主阶级改良 (3)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落后,(1)闭关锁国 (2)安于现状,盲目自大 (3)朝廷腐败 (4)文字狱,结

8、果,挨打(发生五次侵华战争),(先后 发生),都未能拯救中国,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原因 ),近代中国在历史舞台上扮演割地赔款的角色,当时的中国的仁人志士曾向西方发达国家寻求救国的良方妙药,1.从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到孙中山企图学习西方的新道理,看西方的书来拯救中国。,2.当时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派遣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废科举办学校,象雨后春笋。,3.西方的新思想新思潮,如达尔文主义、法国的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纷纷登场。,但 都 无 济 于 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必须和中国革

9、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和深刻的认识。中国革命进程中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才有了清醒的认识 。 2.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不等于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现成答案。 3.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因,(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怎样传播,1938年论新阶段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10、因此,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这就要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命题提出的意义,1.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3.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突破性的论断和崭新的课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内涵和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革开放,科学

11、发展观,毛泽东思想,产生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第二次历史性飞跃,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理论的内容),(理论的形式),(理论的目的),(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如何正确理解?,(思考题2.),1.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

12、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实践意义),(思想意义),(理论意义),教材从什么角度阐述它的意义?,(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思考题1.),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生平,1893.12.261976.9.9湖南湘潭人。,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建党。,1926年11月,

13、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 委员会书记。,1927年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8年成立工农革命军(红军),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被选为主席。,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1943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7年3月1948年3月部署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

14、役,1949年10月1日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1956“三反”、“五反”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搞“大跃进”、“人民公社”,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1976年9月9日北京逝世,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冷战对峙,(一)时代背景,1914年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势力范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产,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思考题3.

15、),(1)萌芽,(2)形成,(3)成熟,(4)发展,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冷战对峙,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井冈山时期;,遵义会议以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革命胜利后,又经历了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炮火燃烧到我国的边界,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竭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二)形成和发展阶段,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策略。制定正确的纲领和策略,这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问题。,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三)

16、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和发展的主要标志(补充),1925年中共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 192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了该思想。,1930年初,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1930年 5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初步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已基本形成,因而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之一 。,1927年3月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些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矛盾论、实践论、中国革命战争 的战略问题、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 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科学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使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