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全套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13207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全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管理心理学全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管理心理学全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管理心理学全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管理心理学全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全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全套课件(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心理学,天天有个好心情,周周有个好生活, 期期考个好成绩,年年有个好收获!,管理心理学,第 1 章,绪 论,目标:基本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概 念、研究对象、管理学、心理 学理论及其发展史。,第 1 章,绪 论,1.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1.1.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1、定义: 侧重于研究各种组织系统中的人们在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第 1 章,绪 论,1.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1.1.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2、研究重点: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规律性。,5,第 1 章,绪 论,1.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2、、研究对象,1.1.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个体心理2、群体心理3、领导心理4、组织心理,第 1 章,绪 论,1.2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1.2.1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理论,1、管理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过程。,、组织效率,、组织效能,投入 产出 认可效率 效能,第 1 章,绪 论,1.2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1.2.1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理论,2、 管理的任务获取、开发、利用资源,确保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以更好、 更快的实现组织目标,适应社会进步需要。,正确的做事怎么做? 做正确的事做什么?,第 1 章,绪 论,1.2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1

3、.2.1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理论,3、 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以 人 为 本,第 1 章,绪 论,1.2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1.2.1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理论,管 4、理阶段,、早期管理阶段 、古典管理阶段 、早期行为科学阶段 、现代管理阶段,第 1 章,绪 论,1.2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1.2.2 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理论,1、心理的本质(狼孩案例),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第 1 章,绪 论,1.2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1.2

4、.2 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理论,2、心理现象,、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第 1 章,绪 论,1.3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3.1 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1、“经济人”假设,2、“社会人”假设,3、“自动人”假设,4、“复杂人”假设,第 1 章,绪 论,1.3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3.1 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1、“经济人”假设,2、“社会人”假设,3、“自动人”假设,4、“复杂人”假设,第 1 章,绪 论,1.3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3.2 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案 例:巨 人 的 困 境,1、管理虚弱,2、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和权利约束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青岛大学国

5、际学院学工办,2009年,管理心理学,人,环境,和谐,整体提高,价值,地位,和谐,创新,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综合提高,祝大家学习愉快!,Q,管理心理学,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目标:了解个体的个性、需要、动机、价值观、知觉、态度、意志、情感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1 个性,2.1.1 个性的概念,1、定义: 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社会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影响个人的行为。,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1 个性,2.1.1 个性的概念,2、内容: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个性心

6、理特征 :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1 个性,2.1.2 个性的性质,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倾向性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1 个性,2.1.3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1、儿童时期2、学龄时期3、走向社会,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2 气质,2.2.1 气质的类型与特征,1、气质的概念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和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2 气质,2.2.1 气质的类型与特征,2、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强而不平衡型、多血质:强

7、而平衡灵活型(活泼型)、粘液质:强而平衡安静型(不灵活型)、抑郁质:弱型(抑制型),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2 气质,2.2.1 气质的类型与特征,3、气质的特征、具有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具有先天性的特征、具有可塑性、无好坏之分,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3 能力,2.3.1 能力概述,1、能力的概念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 具备的心理条件,使个体的一种 心理特征。,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3 能力,2.3.1 能力概述,2、能力和知识的关系知识 能力,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3 能力,2.3.1 能力概述,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素质、环境、

8、教育和实践活动,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3 能力,2.3.2 能力的分类与特征,1、按能力的构造 2、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 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 4、按创造的程度 5、按能力的测验观点,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4 性格,2.4.1 性格概述,1、性格的概念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4 性格,2.4.1 性格概述,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气质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气质影响性格形成,性格调控改造气质。,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4 性格,2.4.2 性

9、格的类型,1、活跃型:乐观且感性人外2、能力型:乐观且理性事外3、完善型:悲观且理性事内4、平稳型:悲观且感性人内,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5 个性差异与管理,2.5.1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1、先天因素2、后天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第 2 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5 个性差异与管理,2.5.2 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1、知人善用2、知人善管,案 例: 管理要因人而异,祝大家学习愉快!,Q,管理心理学,第 3 章,知觉差异与管理,3.1 知觉,3.1.1 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3.1.2 知觉的特性,整体性、

10、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第 3 章,知觉差异与管理,3.1 知觉,3.1.3 影响知觉的主要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情景因素,3.2 自我知觉,3.2.1 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第 3 章,知觉差异与管理,3.2 自我知觉,3.2.2 自我知觉的形成与管理,3.3 社会知觉,3.3.1 社会知觉的概念,3.3.2 社会知觉的类型与管理,第 3 章,知觉差异与管理,3.3 社会知觉,3.2.3 社会知觉的偏差,1、知觉防御,2、晕轮效应,3、首因效应,3、首因效应,4、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5、定型效应,祝大家学习愉快!,Q,管理心理学,第 4 章,价值观、态度差异与管理,4.1 价值观与管理,4

11、.1.1 价值观的概念与分类,价值观是对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4.1.2 价值观的功能与管理,组织的生存,就是价值观的维系,以及大家对价值观的认同。,第 4 章,价值观、态度差异与管理,4.2 态度与管理,4.2.1 态度的特性与机能,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4.2.2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平衡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信息传播理论、 心理抗拒理论,第 4 章,价值观、态度差异与管理,4.2 态度与管理,4.2.3 态度差异与员工工作满意度,案例:用价值观协调行动,1、经常保持微笑 Keep Smiling,2、乐于助人

12、Be Kind to Help Others,3、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 Stay Happy with Others,4、保持高度的自信心 Keep Good Confidence,5、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Have Your Own Interest,6、有创意 Be Creative,7、一定要有追求目标 Always Have a Goal to Chase,8、对未来有展望 Hold Hope for the Future,9、再怎么艰难,都要保持乐观 Keep Optimistic However Hard It May Be,10、要学会合作,创造奇迹 Learn to Cooper

13、ate and Create,11、仪表做到风度翩翩 Behave Elegantly,12、有接受意外的心态 Be Ready to Face Surprise,祝大家学习愉快!,Q,管理心理学,第 5 章,个体行为与激励,5.1 需要、动机与激励,5.1.1 动机与需要,1、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2、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第 5 章,个体行为与激励,5.1 需要、动机与激励,5.1.1 动机与需要,3、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

14、础和源泉,动机是推动人类生活的直接原因; 、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才能成为动机并引发动机 、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即诱因的刺激 、不同的需要结构导致不同的动机结构人的行为动力是由主观需要和客观事物共同制约决定的。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支配着人的行为。,第 5 章,个体行为与激励,5.1 需要、动机与激励,5.1.2 动机与行为,1、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发的内部与外部的反映。,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 、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 、一种行为可以有多种动机; 、合理的动机可能引发错误的行为。,第 5 章,个体行为与激励,5.1 需要、动机与

15、激励,5.1.3 个体行为规律,1、个体行为规律是指每个人所固有的人们共同的行为规律。,2、个体行为规律的内容,需要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 当一种目标完成了,该种需要得到了满足,于是又产生了新的雪要、动机和行为,以便实现新的目标。,第 5 章,个体行为与激励,5.1 需要、动机与激励,5.1.3 个体行为规律,客观环境,主观需要,客观环境,内在动机,具体行为,方向目标,第 5 章,个体行为与激励,5.1 需要、动机与激励,5.1.4 激励策略与方法,1、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调动积极性的程。,2、激励的策略、精神与物质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合理薪酬与分配相结合、及时性与暂时性相结合,第 5 章,个体行为与激励,5.2 激励理论及应用,5.2.1 早期的激励理论及应用,1、需要层次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