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2886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2009. 6,主要内容,1、新规范的主要特点,1.1树立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思想在观点上由原来计划经济的指导思想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面向市场,从经济效益出发,由市场来优化配置,不靠行政下达。,1.2明确了地质勘查工作的四个阶段 岩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岩金矿各勘查阶段目的任务表,详查或勘探阶段的矿床,也可只进行概略研究。,阶,段,目,的,任,务,1.3为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依据;1.4调整了地质勘查程度; 1.5突出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综合评价;,普查阶段,大致查明,详查阶段,基本查明,勘探阶段,详细查明,1.6沿用了我

2、国勘查工作中的习惯用语,1.7取消了资源储量比例的要求,1.8提高了勘查工作质量的要求,1.9突出了矿产资源利用和可行性评价,1.10充实了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的内容,1.11增加了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2.1勘查工作的质量要求2.1.1 地形及工程测量按DZ/T009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执行 2.1.2 地质填图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 特殊意义的地方。 参考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条规程(试行)DD2006-01,2、新规范的应用,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据地调局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试行)DD2006-01。,地质填图的其它要求,要保证对重要地质界

3、限的有效控制。 基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数的70%。 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测为50%。 地质点测量到的坐标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要记录在地质点记录表中。,2.1.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执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12719-91。,2.1.4物探、化探工作,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定DZ/T0071-1993,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1993, 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定DZ/T0072-199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DZ/T0145-199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DZ/T00248-2006,2.1.5探矿工程探矿工程主要包括槽

4、探、井探、浅钻、钻探及坑探工程等。,钻探工程,钻探工程是用于圈定矿体、验证物探、化探异常,了解矿体延深、产状、控制矿床远景,探获矿产资源储量的最主要手段。,钻探工程 技术要求,1、采取率; 2、钻探工艺; 3、校孔与测斜 4、地质编录; 5、其它要求。,2.1.6采样及测试a、分别按矿体(分矿石类型)、矿化带及夹石连续取样,样要延入围岩,采样长度以不大于矿体的可采厚度为宜。b、 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 (执行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DZ/T0130-2006),2.2勘查的控制程度,2.2.1勘查类型确定和划分,应根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

5、度、构造及脉岩影响程度、矿石有用组份分布的均匀程度等五种地质因素来确定勘查类型。(详见讲义及规范附表),划分勘查类型以一个或几个主矿体为主,对于巨大矿体也可根据不同地段勘查的难易程度,分段确定勘查类型。勘查类型划分为简单(类型)、中等(类型)、复杂(类型)3个类型。允许有过渡类型存在。,2.2.2工程间距确定原则工程间距是指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其间距据矿体的整体规模,并结合其主要因素确定,即使是分段勘查,也要从整体规模入手。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不同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

6、工程应比深部工程间距适当加密。,岩金矿勘查工程间距参考表,、,工程布置:地表以槽井探为主,浅钻工程为辅,配合有效的物探和化探方法;深部应以岩心钻探为主;当地形有利或矿体形态复杂、物质组份变化大时,应以坑探为主配以钻探;若钻探所获地质成果与坑探验证成果相近,则不强求一定要投入较多的坑探工程,可以钻探为主配合坑探进行。坑探应以脉内沿脉为主,当沿脉坑道未能揭露矿体全厚时,应以相应间距的穿脉配合进行。,2.2.3工程布置、施工原则、控制程度,施工原则:应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稀到密的原则进行,基准孔、参数孔、沿走向和倾向的主导剖面应优先施工。各阶段工程布置应考虑后续勘查和开发工作的衔

7、接。,控制程度:首先应控制勘查范围内矿体的总体分布范围、相互关系。对出露地表的矿体边界应有工程控制。对氧化带、风化带、破坏矿体或影响开采的构造、岩脉、岩溶等要有工程控制。对与主矿体同时开采的周围小矿体应适当加密控制。对地下开采的矿床,要控制主要矿体的两端、上下界面和延伸情况。对露天开采的矿床要系统控制矿体四周的边界和采场底部矿体的边界。对主要盲矿体应控制其顶部边界。,2.3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为减少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投资的风险,提高矿产勘查和开发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普查、详查和勘探3个阶段,都应进行相应的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包括概略、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一般普查阶段应做概略

8、研究,详查或勘探的矿床也可只进行概略研究。,概略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通常是在收集分析该矿产资源在国内、外市场供需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已取得的普查地质资料,类比已知矿床,推测矿床规模、矿产质量和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结合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等,以我国类似矿山 的 技术经济指标对矿床作出技术经济评价。从而为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效益、需否进行详查等 制定长远规划或为工程建设规划决策提供依据。,概略研究主要内容,1、矿产地自然地理与经济建设条件; 2、矿产资源经济形势分析; 3、矿产地勘查、开发的可行性; 4、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评价。,概略研究评价指标,概略研究中的经济效益评价只进行静

9、态的经济分析。评价指标有总利润、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偿还)期等。,总利润:是反映矿床可采储量经过开发(采选)后,可能的获利总水平。其计算公式为:F=(PrrC)Qe1I 式中:F-矿产开发总利润(元)Pr-1吨精矿销售价格(元)r精矿产率()C1吨原矿采、选费用(不含选矿折旧费)(元/吨)Q推断的资源量(333)(吨)e推断的资源量的精度1平均可采系数,一般取75(含设计损失和采矿回收率)I矿山建设总投资(元),投资利润率:是衡量矿山投资获利水平的指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总投 资100 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年销 售税金年技术转让费年资源税 年营业外净支出 年

10、销售税金年产品税年增值税额年营业税额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生产期更新改造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投资利润率一般应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投资回收(偿还)期:是以矿山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反映矿山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标志。,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度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投资销售税金技术转让费资源税所得税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回收。 投资回收期一般应低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 依据上述技术经济评价,结论是肯定的,则确定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并圈出详查

11、区,提出进一步工作建议,2.4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2.4.1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阶段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地,质,程,度,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地质可靠程度,分类,类型,经济意义,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基础

12、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经济基础储量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的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的那部分。边际经济基础储量,是平均内部收益率介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与零之间的那部分。,资源量分为内蕴经济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内蕴经济资源量是尚分不清其真实经济意义的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是其年均内部收益率呈负值的资源量。预测资源量是经过预查工作,依据已有资料分析、类比,估算的资源量 。,2.4.2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1可采储量(111) 2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3控制的预可采

13、储量(122) 4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 5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6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7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 8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9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10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12控制的(预可行)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13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14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15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16预测的资源量(334)?,2.5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有关问题,2.5.1岩金矿资源储量估算

14、工业指标,选取不同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或变更工业指标,应提供由具有设计资质单位编写的工业指标推荐书或论证报告。涉及向国家交纳价款的资源储量核实,按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储量。,岩金矿工业指标参考表,2.5.2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a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各项勘查工程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的要求。 b据矿床资源储量的分类结果,按矿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别、矿石类型和块段分别估算各矿体及全矿区的矿石量、平均品位和金属量。 c估算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时,无需单独圈定矿体,而采用块段或矿体的矿石量和组合分析结果,估算该伴生组分的金属量。,d资源储量估算的单位,金矿石量为吨(t),金金属量

15、为千克(kg),品位为10-6,面积、体积、矿石量、金属量取整数,厚度、品位、小体积质量(体重)取小数点后两位。对所取位数以后一位采用四舍六入,五逢单进双舍原则处理。 e开采矿区,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应以实测的开采范围、矿体(层)厚度、品位资料为依据进行估算。设置矿业权的还应按许可证范围内、外分别估算。,2.5.3矿体的圈定与连接,a矿体的圈定和连接应在充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勘查阶段,参照参考工业指标,或严格按照审批下达的工业指标进行。,b圈定矿体时,应在单工程中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将矿体中大于夹石剔除厚度的无矿样品作为夹石圈出。连续出现大于边界品位、

16、小于最低工业品位的地段应作为低品位矿圈出。矿体的厚度小于最小开采厚度,但品位较高,其厚度与品位的乘积达到米克/吨值指标时,可圈为矿体。,c矿体连接时,应先连地质现象,然后根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矿体连接一般采用直线,在充分掌握矿体的形态特征时,可用曲线连接,但工程间矿体的厚度不应大于相邻两工程实际最大见矿厚度。,d矿体外推,在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可科学的确定外推长度。当无规律可循时,按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尖推或四分之一平推。采用米克/吨值圈定矿体时不得外推(以米克/吨值圈定的薄脉型矿体除外)。深部矿体无限外推,应视矿体稳定程度和周围工程控制程度而定,最大外推距离不得超过控制资源储量的工程间距。,2.5.4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传统几何法,具体选择,要依矿体地质特征、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和勘查手段而定。,算术平均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