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学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2592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国天下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国天下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国天下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国天下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国天下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国天下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国天下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投入 张弛有度 激情参与 阳光展示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第 1 页江华三中高二年级语文教学案江华三中高二年级语文教学案班 第 组 组员姓名: 学案编号 NO:017019 制作人:周萍 定稿人:杨选荣 审核人: 执教人: 使用日期:2012 年 月 日课题家国天下 学、教批 注、增补学习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学习重点求谏的学习。学、教过程第一学时(第一学时(017)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政治思想,能对中国封建政治有

2、一个总体认识。 2、 、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一、预习案一、预习案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 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 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沿袭 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 有国家权力都高度

3、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 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 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 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 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 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 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 效的制度保障,

4、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 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 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 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 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 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 框框,称为“臣道”。这种

5、理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 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 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积极投入 张弛有度 激情参与 阳光展示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第 2 页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大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 治秩序的基础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 代更迭

6、,广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发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 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 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 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忽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 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 意义。 由于统治者的欺骗性宣传和御用文人的粉饰美化,这种专制的统治秩序很少受到质疑,上 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下到广大的民众,他们大都认同这种统治秩序,甚至把它 视为天经地

7、义、万古不变的“天理”。随着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萌芽, 经历过明清之际社会剧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 (顾炎武),于是他们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掀起了一个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顾炎武就 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的诸要素做了系统的反思与批判,表现了 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 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在原臣中,他颠覆了君 臣之间的主奴关系,指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认真阅读“阅读指

8、南”和“大视野” ; 预习自测: 1、 简单概述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政治思想。探究案探究案: : 1、 贞观政要反映了怎样的治国安邦之术?2、 明夷待访录一书提出了什么政治思想?学后反思: 第二学时(第二学时(018)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熟读求谏全文,疏通字词,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2、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并全面理解本文所反映治国思想。 一、预习案一、预习案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1、封建君主专制与谏官制度: 君主专制是指中央政权或地方政权掌握在君主手中,是非民主的政治体制,而中央集权制积极投入 张弛有度 激情参与 阳光展示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第 3 页则是指地方政权直接归属中央,尤其是财政、

9、政治、军事等大权。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皇权至高无上。 与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封建社会还有一套谏官制度,以限制君主的胡作 非为。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谏諍之臣,周礼、地官中有“保氏掌谏王恶”,秦汉时,有散骑、谏议 大夫专司谏諍。但唐以前谏官还不是正式职事官。到了唐朝,谏官的名号增多,并分别隶属于中 央政府机要部门中书、门下两省,才成为重要的职事官。唐朝中书、门下两省中谏官形成 了集体,已有谏院之称。谏官是历史上君主专制的产物,昏愤之君独断专行,堵塞言路时,必有大 臣出而谏评。 2、解题: 回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是被讽喻“纳谏”。而“求谏”是唐太宗主动要求大臣们敢 于向自己直

10、谏。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重臣们,励精求治,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代 盛世“贞观之治”,其治政要略一直为后人所赏鉴。贞观盛世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 与唐太宗的虚怀纳谏之风是密不可分的。 3、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粗通字句。 预习自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俨肃 匡救 鲠议 多中朕失 罄尽 愆过 美恶必见 勖勉 纂组 狂瞽 好逸恶劳 举觞 寇雠 窥伺 曾不惨然 2、 解释下列词语。俨肃: 百僚: 奏事: 匡正: 暴虐: 从谏: 任: 夙: 称: 比: 正人: 怨滞: 次第:信: 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自谓己长,他人不及:俎: 十有余人:女工: 渐:3、口头翻译课文。探究案 1、从求谏中可

11、以看出,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引导臣 子积极纳谏?积极投入 张弛有度 激情参与 阳光展示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第 4 页2、文中唐太宗他用了什么样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请列举段落进行说明?3、 求谏所反映的谏官制度有什么积极意义?拓展延伸 1、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2、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训练案: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

12、,未必贤,遇也 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不称天心 B下为百姓所 C欲令耳目外通 D上不称天心 4 “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积极投入 张弛有度 激情参与 阳光展示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第 5 页5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

13、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人,预闻政事 公等亦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 B C D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求谏”就是鼓励臣下提意见, 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唐太宗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 主张。 B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他恐人不言,导臣使 谏,降低了君主一人专权弊端产生的可能。 C唐太宗重视谏官作用,他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 他们预先听闻政事。 D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学后反思: 第三学时(第三学时(019019)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明末清初时期民主启蒙思想发展的情况;了解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生 平及其思想。能对这些事件和人物作出评介。 2、积累有关文言文知识,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知识链接 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 文学家。出自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