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雪白的墙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12414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雪白的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课件雪白的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课件雪白的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课件雪白的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课件雪白的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雪白的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雪白的墙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雪白的墙,梁小斌,作者,梁小斌,走近作者,梁小斌,1954年生于合肥,山东荣成人。1972年毕业于合肥市第32中学。同年开始创作诗歌。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为合肥制药厂工人、秘书,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婚育杂志编辑部主任。1979年经诗人公刘介绍到北京参加诗刊社举办的首届“青春诗会”。,同年10月,诗刊发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等作品,它们后来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作,选入高中语文课本。1984年提出“必须怀疑美化自我的朦胧诗的存在价值和道德价值”,其间创作断裂组诗。近年出版思想随笔集独自成俑地主研究梁小斌如是说等。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诗人。,雪白的墙,妈妈, 我看见了雪

2、白的墙。 早晨, 我上街去买蜡笔, 看见一位工人 费了很大的力气, 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他回头向我微笑, 他叫我 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 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这上面曾经那么肮脏, 写有很多粗暴的字。 妈妈,你也哭过, 就为那些辱骂的缘故, 爸爸不在了, 永远地不在了。,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比我喝的牛奶还要洁白、 还要洁白的墙, 一直闪现在我的梦中, 它还站在地平线上, 在白天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我爱洁白的墙。,永远地不会在这墙上乱画, 不会的, 象妈妈一样温和的晴空啊, 你听到了吗?,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2018/10/19,10,反复朗读诗歌,想一想,有些相同的词句,是

3、否应该读出不同来?,2018/10/19,11,反复朗读诗歌,想一想,有些相同的词句,是否应该读出不同来?,【明确】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除了可以用不用语气读,其每一句的侧重点都不一样:第一句,侧重“我”,是“我”早晨去买蜡笔,是“我”看见了雪白的墙,刷墙的叔叔是对“我”微笑,强调了小孩那种急于向妈妈分享发现的快乐与自豪感;第二句侧重“雪白”,眼前雪白的墙与记忆中肮脏的墙形成鲜明的对比,且下文有多个“洁白”与之相呼应;第三句侧重“看见”,此“看见”不仅仅是视力之所见,还有向往与憧憬的含蕴。,2018/10/19,12,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雪白的墙两首诗表达内容各有何侧重?,2

4、018/10/19,13,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雪白的墙两首诗表达内容各有何侧重?,【明确】一个是表现“文革”中,对正在发生事件的真实再现;一个是“文革”后的回顾反思。,2018/10/19,14,两首诗的表现手法、视角有何不同?,2018/10/19,15,两首诗的表现手法、视角有何不同?,【明确】1.这选取一个生活场景的定格,表现疯狂的时代热潮下,个人的惶恐与无助;雪通过对“雪白的墙”这一意象的反复咏叹,暗示内心的创伤,表达对明天的憧憬。,2018/10/19,16,2.这 以亲历者的口吻,将读者带到离别的第一现场,使诗歌有一种直接的冲击力、感染力;雪以孩子的视角和口吻,倾诉内心的新奇感受,读

5、来质朴自然却耐人寻味。,2018/10/19,17,有人说这首诗是象征主义的诗,你同意吗?,2018/10/19,18,有人说这首诗是象征主义的诗,你同意吗?,【明确】是。诗歌直接映射了文革那个年代和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理。全诗看似写墙,而事实上句句都是诗人对于渴望幸福,逃离痛苦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表露。之所以说这是一首象征主义的诗歌,关键点是要知道作者笔下的墙与作者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见的墙的同异。同:二者都是墙。异:后者仅仅是一堵普通的墙,前者却是文革时期写大字报,使“爸爸不在了”的墙。以后者写前者,这是一种象征。,2018/10/19,19,用儿童的视角反映对文革的反思有什么好处?,2018/

6、10/19,20,用儿童的视角反映对文革的反思有什么好处?,【明确】强烈的“伤痕”意识在该诗中有着具体而明确的表现。诗中的“我”怀着童心向妈妈述说了他所看见的粉刷一新的雪白的长长围墙,然后“我”面对此情此景,脑海中浮现对过往的回忆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诗人着眼于一点,思路纵横。而且在形式上又毫无雕琢之感,语言运用上没有押韵,全以一个儿童的口语道出,读起来亲切和谐,平易自然,与诗所表现的儿童情绪相吻合。全诗以有机的整体创造了亲切感人的艺术境界。,2018/10/19,21,“墙” 因语境的压力而变形,上升为一种“私人象征”,语词固有的意义隐匿了,它刺激人们去寻找背后的象征性内涵。较好地处理了

7、“藏与露”的辩证关系。将“墙”与“粗暴的字”联系起来,整首诗的精神内核便豁然明朗了。诗人追求一种语势的舒缓和语境的清晰,控制了诗歌的速度。语境的清晰和透明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诗歌的情感态度,诗人是以一个单纯的“孩子”的姿势进入诗歌的,比起那些采用意象撞击、叠加、时空错位、玄思的复杂诗歌背景的诗来,更具有一种透明的、朴素的品质。而且这种“孩子”式的倾诉衷肠,容易引起深挚哀婉的同情共鸣。这首诗发深沉于简隽,寄至情于天真,是同类题材中格高境奇的佳品。,2018/10/19,22,有人说一首好的诗歌,往往具有音乐与绘画的特征。从本诗可以看出这种特点吗?,2018/10/19,23,有人说一首好的诗歌,往

8、往具有音乐与绘画的特征。从本诗可以看出这种特点吗?,从音乐来谈。一是钢琴曲式,一般是由四个部分构成:呈示部、展开部、对比部、再现部。而其中又有一种曲式叫做回旋曲式,即A-B-A-C-A。在梁小斌的这首诗中运用了这种典型的音乐的表现手法。,2018/10/19,24,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这句作为诗歌的第一句,可以说是一个呈示部分,直接将要说的陈述出来,呈现于读者的面前。即回旋曲式中所指的A。这一句通过第节、第节的两次出现,使这一呈示部变为全诗的中心句,反复吟唱,起到一种很好的强调说明效果,作者的情感在两次强化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这使两个因素诗歌的发展与作者的情感

9、的发展在诗中达到了统一。这便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2018/10/19,25,早晨, 我上街去买蜡笔, 看见一位工人 费了很大的力气, 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他回头向我微笑, 他叫我 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 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2018/10/19,26,“早晨,/我上街去买蜡笔,/看见一位工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 ”“他回头向我微笑,/ 他叫我/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这两小节是在第小节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通过这两小节的进一步说明,作者所要说的话更加清晰起来了。相当于回旋曲式中B。,2018/10/19,27,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这是第一

10、次再现。,2018/10/19,28,这上面曾经那么肮脏, 写有很多粗暴的字。 妈妈,你也哭过, 就为那些辱骂的缘故, 爸爸不在了, 永远地不在了。,2018/10/19,29,比我喝的牛奶还要洁白、 还要洁白的墙, 一直闪现在我的梦中, 它还站在地平线上, 在白天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我爱洁白的墙。,2018/10/19,30,永远地不会在这墙上乱画, 不会的, 象妈妈一样温和的晴空啊, 你听到了吗?,这几段中,第节3-8行是典型的C,即直接与前面的B构成了对比,如果说这种对比是通过客观的回忆来叙述表现的一种不动声色的对比,那么第节则可理解为一种有情感的对比,作者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介入这一对比

11、,把“过去的痛苦的生活”与现在“的浪漫的温和的晴空”混合在一起,进行一种突撞,使全诗的情感进一步的提升。,2018/10/19,31,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很显然,作为二次再现,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论在音乐上,还是在诗歌的内容上,这都是此诗作为其结尾的一种很好方式,不敢说这种结尾方式就是最好的,但最好的也有很多,停止则是其中之一。这一节在回旋曲式中用A表示。,2018/10/19,32,本诗的第二个特点是绘画。与绘画的相同之处是叙述风格。 除第节外,有五节属于叙述,通过叙述作者的看法,直接让读者通过诗看出作者的所见,这是一种绘画,它与传统所指的绘画不同

12、,但却达到了相同的效果。绘画用典型的画面来表达绘画者的情感,而诗歌却用的是文字,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表现手段的差异,相同之处在于二者运用了同一种艺术思维方式。“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世界上作者可看见的东西很多,而为什么却偏偏是这一现象呢?除此之外别无选取吗?这是一种简约,简约通过典型的意象来表现。传统上所讲的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大多指的是抒情诗,在叙述诗中很少用到,然而梁小斌在叙述诗中展现了。,问题探究,一、诗中三次出现“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这一句,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二、“雪白的墙”与“肮脏的墙”分别象征什么?,该句在全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这犹似天真的儿童在妈妈面前的态势,更是儿童自我感

13、受的层层递进。第一次发生在“我”去买蜡笔的路上,主要表露了儿童见到雪白的墙时的新奇感受;第二次出现在粉刷工人嘱咐“我”“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之后,雪白的墙和工人的话拨开了“我”的心灵之窗,在自然真切的情绪撞击中,诗人又一次重复该句;过去,小朋友洁白心灵受到了创伤,然而,面对眼前洁白的墙,儿童天真无邪的心中漂浮出一丝遐想,最后,诗人情绪激荡,道出了蕴藏儿童心底的美好愿望,第三次重复了心底的呼声。这样诗作头尾呼应,一气呵成。,“文革”时期,没有洁白的墙,只有肮脏,上面涂满了粗暴的字。那时人与人之间缺乏友爱和温暖,而只是相互仇视和践踏。可以说,“雪白的墙”和“肮脏的墙”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分别象征着文明与野蛮,理智与蒙昧。,“雪白的墙”与“肮脏的墙”分别象征什么?,语言品味,口语化叙述式的语言,日常的意象,日常的意象诗人选取的多为细微、日常的、更具有私人性的意象,如“蜡笔”“墙”“牛奶”等,以此来表现复杂的个人意绪或重大社会历史主题。对此梁小斌曾做过给人印象深刻的解释:“一块蓝手绢,从晾台上落下来,同样也是意义重大的。给普通的玻璃器皿以绚烂的光彩。从内心平静的波浪中觅求层次复杂的蔚蓝色精神世界。”这是一种从微小的个体出发去看待历史与社会的“个人性”,这种诗观,较早显示了对诗歌日常场景的重视。,2018/10/19,38,品读,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