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复习】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12412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复习】(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第四单元知识回顾,本单元重点,结果,原因,根本:英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败因:(根本)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签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社会性质: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影响,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一、外来侵略,结果,原因,根本: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修约遭拒。,败因:(根本)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签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2、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一、外来侵略,结果,原因,根本: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政府腐败无能。,败因:(根本)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签约:马关条约,3、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一、外来侵略,结果,原因,根本:为进一步瓜分中国。 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败因:(根本)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签约:辛丑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一、外来侵略,

3、重要条约内容,一、外来侵略,(1)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关税协定。 (2)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 (3)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十口通商;赔款;允许外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增加赔款;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5)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四口通商;允许在华设厂。 (6)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惩办反帝官员,禁止参加反帝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重大事件,原因,外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民族矛盾激化。根因: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危机和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直接:广西地瘠民穷,连年自然灾害。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定都天京(全盛:北伐、西征、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由盛转衰,重建领导核心、资政新篇);天京陷落。,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影响,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打击了清王朝和国外侵略势力,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灭亡;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二、民族奋起,口号,原因,原因:(

5、根本)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扶清灭洋。,2、义和团运动(1898年1900年),评价,(积极)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及其统治秩序,一定程度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消极)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义和团的组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排外的弱点。没有吧洋务、洋货与帝国主义侵略区别开来,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不具有先进性。,二、民族奋起,经过,背景,清末新政,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传播民主思想;反清武装起义,暴力革命实践(黄花岗起义

6、)。,武昌首义中华民国果实被窃。,3、辛亥革命(1911年年1912年),评价,(积极)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消极)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二、民族奋起,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直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1919年5月4日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为先锋;1919年6月3日后,上海,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性质)是一次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

7、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地位)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作用)传播民主和科学,解放思想。 (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二、民族奋起,4、五四运动(1919年),历史第四单元训练,1、“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他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开始向近代社会演进 C.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专制君权受到冲击,2、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用过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5年,法国外长指令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

8、:“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C.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权益 D.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4、一度销路不畅的国粹学报改名共和杂志后,重新变得抢手。时人不仅感叹:“今日唯“共和”二字稍可卖几钱耳!”“今日”指的是 A.鸦片战争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孙中山先生说:“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利之

9、保障书也。”他为此颁布了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6、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主要依据是 A.颁布了革命的纲领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革命政权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7、“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天朝天亩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太平天国: 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A. B. C. D.,8、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何从事各项工艺改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便装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

10、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马关条约与天津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赔款 B.割地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10、右图为列强侵华时,洗劫并烧毁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图,它是在哪次战争中遭到毁坏的?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右图所示为乡村知识份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2、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

11、:“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校长,L.H.Turner。”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C.淞沪会战,避免战火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13、下图是1845年到1850年发生的反清起义次数示意图。这张图片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使得民不聊生 C.鸦片战争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D.资本主义的爆炸性使得自然经济解体,14、孙中山倡导“五权分立”,

12、其中包括考试权。他认为考试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好的制度。请问孙中山认为的“很好的制度”是指 A.中央集权 B.专制皇权 C.征辟制 D.科举制,15、首次提出在近代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施政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三民主义 C.资政新篇 D.清政府的“预备立宪”,16、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在 A.南京条约之后 B.北京条约之后 C.辛丑条约之后 D.马关条约之后,17、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引起这种变化的历史事情应该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 D.五四运动,18、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伤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工农武装割据”,19、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他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他为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多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本单元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