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_第八章德育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712182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基础_第八章德育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教育学基础_第八章德育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教育学基础_第八章德育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教育学基础_第八章德育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教育学基础_第八章德育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基础_第八章德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基础_第八章德育(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德 育,教学目标 1、掌握德育的含义及组成部分; 2、掌握德育的内容; 3、明确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4、明确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5、掌握德育过程的规律; 6、掌握德育的原则; 7、熟悉德育的途径; 8、熟悉常用的德育方法。,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第二节 德育过程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任务 和内容,一、德育的意义 (一)什么是德育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定义: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地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

2、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二)新形势下青少年思品教育迫切性的表现,1、年龄特征:幼稚与成熟并存;主体性与独立性; 2、品德特点:价值取向模糊,思想道德问题明显; “5+20现象”,媒体文化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第一影响源”。 3、时代特征:网络时代;经济体制转轨对传统道德的冲击;全球化与国际化对德育的要求;科技发展导致人对道德与科学关系的两极分化。,(二)新形势下青少年 思品教育迫切性的表现,(三)德育的意义和作用,1、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2、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3、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德育的定向作用德育的建构功能德育的矫正功能,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

3、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用知识去弥补。,德育(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身体)不好是残(废)品,美育不好是副品,劳动不好是样品。,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 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 :德育新论),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安全、人类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决于那些具有企业家气质的人的能动性。”美国心理学家大卫G麦克莱兰,二、德育的任务,德育的任务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达到的总

4、的规格。,五个方面: 1、为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打好基础; 2、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3、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认识、实践和品德修养能力; 5、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现代德育的现实课题,教人如何学会消费、享受和发展什么是消费?什么是享受?如何享受? 学会交往 学会休息、学会游玩 科学精神、人道主义、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平和发展、合作意识,三、德育内容,(一)爱国主义教育 (二)集体主义教育 (三)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四)理想教育,感动全世界的中国女孩金晶,“那一刻,我只想保护火炬”,稚嫩的

5、誓言,让玫瑰的根深深地植于沃土: 扩展自我的爱国主义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有过充满激情的告白:“我为什么爱意大利?因为我母亲是意大利人,因为我血管里流着的血是意大利的血,因为我祖先的坟墓在意大利,因为我自己的诞生地是意大利,因为我说的话、所读的书都是意大利语,因为我的兄弟、姐妹、友人,在我周围的伟大的人们,在我周围的美丽的自然,以及其他我所见、所爱、所研究、所崇拜的一切,都是意大利的东西,所以我爱意大利。”,德育内容(续),(五)道德教育 (六)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七)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的教育 (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九)现代意识和观念教育,私德养成:1、生命关怀2、勇敢3、

6、自尊4、自爱5、自信6、自强7、自制8、诚实9、谦虚10、责任感公德的养成:1、诚信2、公正3、秩序与规则感4、权利与自由感5、民主与主体感国家感的养成:1、爱国2、护国3、监国生态感的养成:1、共处共生2、持续发展,道德教育的内容,车厢比较挤,一个抱小孩的妇人,站在一个男青年的座位边上,孩子大概还不满周岁,爱人乎?一位“好事者”在公交车上拍下的一组照片,男青年把头扭过去了,我要求其让座,周围也有人指出车座边上印着照顾专座,他显得很愤怒,说“我不识字”,坐在他前面的好象是他的女友,听了后决定起来让座,结果被那男青年摁回座位,她有点尴尬。,他觉得我很可笑,最终他也没有让座。,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7、善于调节情绪 良好的心境 忠诚老实“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都懂。”卢梭 谦虚,“施受错位的反思” 为什么90%的老师说热爱学生,而90%的学生却感受不到师爱? “狼来了”:说谎是品德问题还是恶作剧心理?” “追星现象”:幼稚?幻想?时尚?从众?年龄特征? “网瘾问题”是品德出现了问题?还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心理问题品德问题,我们的教育实践长期以来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实际上,学生的好多问题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或者说好多问题不能用德育的手段来解决,而我们往往就是在用德育的手段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即把实际上的心理问题却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解

8、决;所以往往不能解开学生的心结,学生不服或感到委屈甚至产生另外的负面效应。例如,狼来了:从德育讲属于撒谎,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讲是如何排遣心理寂寞的问题。,第二节 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 的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实质,两个转化:,一定的社会意识,个体的思想意识,个体的行为习惯, 形成思

9、想品德,德育过程是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统一的过程。,(一)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引导 新要求 引导 矛盾 转化 再矛盾 再转化主观努力 主观努力,(二)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二者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区别(含义):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指个体的思想品德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矛盾运动发展过程,是个体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二)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联系: 发展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但只是一个方面。

10、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和主导力量,但不是思想品德发展本身,二、德育过程 的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的规律,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培养,知: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及其 理论、规范的理解、看法或判断、评价。,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晓之以理,以知引人,情:是指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在 动力 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意:为达到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炼之以志, 以志树人,行:最终的要求和关键 导之以行,以行炼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德育过程的规律,2.注重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近日

11、(2006年7月),北京二中院以骗取出境证件罪(通过上述方式,郑家栋从中获利17万元。 )判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原主任、著名的“儒学大师”郑家栋有期徒刑两年。自去年(2005)郑家栋多次利用假结婚证携人偷渡东窗事发以来,有关文化保守主义者和当下儒学运动是否已标志破产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新儒”代表陈明及其儒学联合论坛表示郑家栋的个人犯行与儒学无关;也有意见认为,不可因人废言,甚至搬出海德格尔投靠纳粹为例,证明哲学思想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分际。但素来强调“知行合一”,并以“修身齐家”的道德教化为标榜的儒学传统,面对郑家栋这样完全知行背离的典型,真的可以超然事外撇个干干净净么?,“大师”失足 连

12、累儒学,知与行为什么背离?,场景一:课堂上,老师“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了,他问学生:“春游时,你带了两只梨,而同学小明却什么水果也没有带,这时你会怎么办?”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让一只最大的梨给小明!”老师笑了,因为这节课成功了!可是,他刚回到办公室,学生就来叫了,有两个小朋友吵了起来,为的是争抢一只稍微干净的皮球玩。,知与行为什么背离?,场景二:老师出示了一幅画,画的是教室里学生们在听老师讲课,六盏日光灯都开着,而窗外是高高挂着的一个被稍稍有些夸张的大太阳。经过仔细观察,认真讨论和教师的努力启发,大部分学生终于发现了问题:“我们应该将教室里的灯关上!阳光这么好,根本不用开灯。”教师脸

13、上泛起了笑容,她设置的这个“障碍”被学生找到了,而且作出了她预想的回答。 这是早上第三节课,巧的是,外面也是阳光明媚,而教室里也是六盏日光灯大开!可惜的是,不仅是全班学生,即便是老师直至下课都未发现问题所在!,课堂道德教育的效果到底怎样?“六一”前夕,记者来到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六(三)班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在参与调查的名学生中,的学生知道随地吐痰是不讲社会公德的行为;的学生表示在看见身边的同学有不文明的行为时会当面制止;的学生认为,要学习雷锋叔叔的奉献精神,并且知道偷别人的钱物是不道德的;所有的学生都说,思想品德课很有用。但当记者问他们“学到什么”时,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记不得了”。在问到

14、谁对自己的道德养成影响最大时,孩子们一致选择了父母。,“知行背离”考验课堂道德教育,知行背离的原因是什么?,结论,道德教育不能将儿童看作是一个容器,将我们认为正确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价值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意志等往他们的大脑中一味灌输。儿童也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能动的主体,他们也时时刻刻在与社会接触,他们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社会活动中获得社会文化价值的影响。因此,教育根本的策略就是能为儿童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到这些背景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德育过程的规律,(二)德

15、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1、认识矛盾性质,(1)有错不知错认识性质,(2)犯错不自觉能力性质,(3)知错也犯错思想性质,2、处理好外部矛盾,3、矛盾的转化有赖于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培育是要达到“慎独”的境界。,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超越,(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的规律,“道德理智发展的过程,在实践和理论上乃是自由的、独立的人从事探究的、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杜威,“道德发展来自社会冲突情境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是“个体与其所在社会环境中的其他人的一种交流”。柯尔伯格,活动与交往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标准。,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中能动实现的。,2、外界影响在道德活动中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思想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