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演示文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712095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演示文稿(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裂缝机理 与防治指南,高小旺 13901253733 2007.10,一 研究概况 二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1 总则 2 基本规定 3 结构缝设置 4 保温隔热措施 5 控制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措施 6 混凝土材料 7 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设计措施 8 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施工措施 9 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设计措施 10 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施工措施 11 裂缝的处理,一、研究概况 1、建筑工程裂缝机理的研究,对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裂缝的类型、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总结建筑工程裂缝的类型,为正确判断裂缝的性质、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探讨有效防治的措施等均有指导意义。,砌体结构裂缝机理

2、,根据对砌体结构裂缝实例的分析,总结出了砌体结构主要裂缝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准则。 (1)干缩裂缝,(2)地基下沉裂缝,(3)温度裂缝,(4)应力集中裂缝,(5)荷载引起的裂缝,(6)冻融(涨)裂缝,(7)两种结构体系变形不协调裂缝,(8)沉降温度裂缝,(9)温度、应力集中裂缝,(10 ) 地震作用裂缝,混凝土结构裂缝机理,混凝土的裂缝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两大类,这里主要探讨“宏观裂缝”问题,而对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根据混凝土裂缝的特点规律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十二种类型。 (1)塑性塌落裂缝(2)塑性收缩裂缝 (3)干缩裂缝(4)温度裂缝

3、 (5)水化热裂缝(6)收缩、温度裂缝 (7)地基沉陷裂缝(8)应力集中裂缝 (9)冻融裂缝(10)钢筋锈蚀裂缝 (11)碱骨料反应裂缝(12)荷载作用裂缝,(1)收缩裂缝,(4)温度裂缝,(5)水化热裂缝,(7)地基沉陷裂缝,(8)应力集中裂缝,(10)钢筋锈蚀裂缝,(11)碱骨料反应裂缝,(12)荷载作用裂缝,(13)地震作用裂缝,(14)火灾裂缝,(15)构造裂缝,2、建筑工程裂缝防治的研究,对混凝土及原材料的抗裂性能、混凝土结构中构造缝的设计,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防治、多层砌体房屋温度裂缝机理与防治措施,温度裂缝与外墙屋面保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二、建筑工程裂缝防

4、治指南 1 总 则,1 为了有效地控制与防治建筑工程的结构裂缝,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功能及耐久性,制订本指南。 2 本指南适用于为控制与防治建筑工程的结构裂缝而进行的结构设计、建筑材料适用性选择、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结构裂缝处理等工作。 3 本指南应在执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材料标准以及施工技术标准等有关规范的基础上配套使用。,2 基 本 规 定 21 一般规定,1 建筑工程裂缝的控制与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 2建筑工程设计单位,非荷载作用效应引起裂缝的控制措施 3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结合建筑结构的特点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对与控制裂缝有关的施工环节制订预防、控制裂缝的有效措施。 4 建筑

5、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 5建筑物的使用荷载,22 建筑与结构设计,1 建筑工程基础和主体的结构设计,应采取加强结构整体性的方案。 2 在抗震设防地区,建筑工程的场地选择、液化土和软土地基的处理; 3 建筑基础的选型应考虑上部结构重力荷载引起的沉降及可能的不均匀沉降 ; 4 地质勘察报告能满足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0021的要求 ; 5 当新建工程附近存在已有建筑物时,22 建筑与结构设计,6 建筑工程的平、立面布置宜整齐、规则 7 建筑工程的伸缩缝的设置 8 建筑工程楼(屋)盖设计时,应考虑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对构件和结构变形、开裂的影响。9建筑工程屋盖宜进行热工性能计算 10 建筑工

6、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混凝土强度不宜过高,提倡采用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较小强度等级的混凝土。,23 建筑材料,1 建筑工程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2 建筑结构的水平构件(梁、板)和表面积较大的墙体等构件,宜选择体积稳定性好、抗裂性能高的建筑材料。 3 由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组成水硬性胶凝材料,其品种和组成宜通过试验进行优选,选择相互适应性好,收缩较小的组分和组成,。,24 建筑工程施工,1 建筑工程施工应满足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2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应制定有关裂缝控制的有效措施。 3 建筑基础的施工技术方案,应制订防止地基基础不均匀下沉和

7、影响周围建筑工程地基变形和结构开裂的技术措施。 4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应规定合理的施工工期,避免由于施工速度不当造成建筑物的裂缝,并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施工季节,制订控制裂缝的季节性措施。,25 裂缝检测与处理,1 对出现可见裂缝的建筑工程,应及时进行检查并分析原因。当裂缝宽度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应进行检测鉴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裂缝继续发展或恶化。 2 对于已查明原因且较稳定的裂缝,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26 建筑装修和改造,1 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应控制使用荷载不超过荷载的标准值。 2 在建筑物增层和增加荷载的装修、改造前,应对已有建筑物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建筑

8、结构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鉴定。 3 建筑增层和增加荷载的装修、改造,应坚持先检测鉴定,再设计施工的原则。在设计中应考虑地基基础或某些构件因荷载增加对变形或开裂的影响,制订相应的措施。 4 建筑装修和改造应不损坏原有结构,否则应由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进行核算并提出装修、改造方案。,3 结构缝的设置,1 设置结构缝的目的:避免在结构中积累过大的约束应力(或应变)而引起间接裂缝。 2 结构缝的类型 (1) 膨胀缝:能容纳超静定结构中膨胀变形的缝; (2) 收缩缝:能容纳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形的缝; (3) 沉降缝:能减轻地基不均匀变形对建筑物影响的缝; (4) 防震缝:能防止或减轻相

9、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碰撞的缝;,(5) 体型缝:结构形状或体量发生突变时,将结构在突变处分割为不同部分而设置的缝; (6) 局部缝:在结构形状突变的部位,为减轻应力集中影响而设置的局部缝; (7) 控制缝:在结构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通过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采取其它措施以主动引导裂缝出现所形成的缝; (8) 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时,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浇筑区域,在预定位置接槎所形成的缝。,结构缝设计原则,5 结构缝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缝的各种功能要求,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根据结构体量、形状和受力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结构缝的位置和间距,避免约束应力积累过大

10、; (3) 综合考虑各种缝的功能,合并不同类型的结构缝,做到一缝多能; (4) 根据缝的功能要求,采取合理的形式和相应的细部构造措施; (5) 缝的设计应有可操作性,并做到构造简单、方便施工、保证质量。,保温隔热措施 41 屋面保温隔热,1 屋顶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2 为避免屋面板变形过大,不应采用将保温层做在屋面板下面的构造做法。 3 屋顶保温层宜延伸至挑檐板尽端。 4 刚性防水屋面和保温层上面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应设置伸缩缝,并做好屋面防水。 5 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宜设置架空屋面或涂浅色隔热涂料等附加措施降低屋面温度,并宜选用防霉菌涂料。,41 屋面保温隔热,6 选用加气

11、混凝土、膨胀珍珠岩和膨胀蛭石等易吸水的保温材料时,含水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应避免受潮。选用EPS板时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时,其密度和压缩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防止在施工和使用荷载作用下保温材料过量压缩。,屋面板温度 EPS板厚度(mm) 屋顶外表面 20 50 100 温度14 屋面板下表面温度 13.1 15.6 16.7屋面板上表面温度 7.8 12.9 15.3屋面板上下表面温差 5.3 2.7 1.4屋面板平均温度 10.4 14.2 16.0 夏季屋顶外 表面温度40 屋面板下表面温度 31.5 30.8 30.4 (平均温度) 屋面板上表面温度 33.2

12、 31.6 30.8屋 面板上下表面温差 1.7 0.8 0.4屋面板平均温度 32.4 31.2 30.6 屋顶外表面 温度65 屋面板下表面温度 31.5 30.8 30.4屋面板上表面温度 38.1 33.9 32.0屋面板上下表面温差 6.6 3.1 1.6屋面板平均温度 34.8 32.4 31.2,EPS板 夏季屋面板 冬季屋面板 屋面板冬夏 厚度(mm) 平均温度()平均温度() 温差() 20 32.4(屋顶外 22表面温度40) 10.4 34.8(屋顶外表面温度65) 24.4 50 31.2(屋顶外表面温度40) 14.2 1732.4(屋顶外表面温度65) 18.2 1

13、00 30.6(屋顶外表面温度40) 16.0 14.631.2(屋顶外表面温度65) 15.0,42 外墙保温,1 建筑外墙宜优先采用外保温。 2 建筑外墙外保温层应包覆门窗框洞口外侧、封闭阳台、女儿墙以及屋顶挑檐等热桥部位,以减小室外气候条件对这些部位的影响。在保温层截止部位材质变换处应采取防止保温层开裂的措施。 3 建筑外墙不宜采用内保温。当建筑外墙不得不采用内保温时,应避免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外露。当不能避免时,宜在圈梁和构造柱外侧用高效保温材料做保温层。同,a外抹灰 b实心砖墙 c内抹灰 dEPS板 图1 外墙保温构造冬、夏温度分布,43 竣工季节,墙体、屋面结构工程在夏季完工时结构处

14、于尺寸最大状态。到冬季,砌体结构外墙混凝土圈梁有可能因收缩应力而产生裂缝。冬季完工时结构尺寸处于最小状态。到夏季,砌体结构外墙有可能因混凝土圈梁膨胀而使砌体产生裂缝。春、秋季完工时结构尺寸处于中间状态,无论到冬季还是夏季,结构的温度变形量都不会太大,有利于裂缝控制。,5 控制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措施 51 一般规定,1 设计时,宜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的共同作用。 2 采用天然地基和人工处理地基的建筑,除应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的验算外,尚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及地基变形的验算。 3 复合地基除应做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外,尚应进行增强体强度的检验。 4 采用天然地基和人工处理地基的建筑,以及按规范规定需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尚应进行沉降监测。,52 地基处理措施,1 地基处理应根据软弱地基的构成及特性,以及上部结构的设计要求,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法,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减少不均匀沉降的目的。 2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 3 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时,可分别采用下列方法:(1) 机械压密、强夯、加载预压、振冲挤密等方法,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及地基的均匀性(2) 换土地基、化学加固等;(3) 高压旋喷、搅拌桩、砂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复合地基的处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