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王宁)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1804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王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王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王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王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王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王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王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 代 汉 语 主讲:王 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导言:古代汉语概说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 1911 年以前中国人所使用的汉语。因为口头语言 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所以,古代汉语只能是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是文言,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 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一是古白话,即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这种语 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教学中的古代汉语指文言。 古代汉语(文言)是一种历史语言,在各个方面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它 与现代汉语有

2、源与流的关係,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演变来的,因此,现代汉语在语音、词 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密切的关联。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 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 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3、。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 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 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 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

4、,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 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无生民心。 夫人将启之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既而悔之 公赐之食 公语之故 且告之悔 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继承关系係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继承关系係 词汇意义的直接继承和领域补偿 “类”的“种类”义可以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类似”义已经不能单用,只能用来构 成“类似”、 “类风湿”、 “类人猿”等词。用

5、单音词表示“类似”义,现代汉语改用“象”。直接继承用表示: 类 /种类/领域转移用表示: 类 /类似/ 类似、类风湿、类人猿替代用表示: 类像、似“促”的“催促”、 “促进”义可以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短促”、 “迫促”义已经不能单 用,只能用来构成“急促”、 “匆促”、 “短促”等词。用单音词表示“短促”义,现代汉语说空间改用 “窄”、 “挤”等,说时间改用“急”、 “紧”等。促 /催促/促进/时间短/“急促” 、 “匆促” 、 “短促” 单用急、紧 /空间窄/“狭促” 单用窄、挤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工具课,也是历史语言的基础理论课 必须摆正语理与语感的关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

6、惯,为今后终身阅读古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意读注 提倡熟读和背诵 关键在于有理论指导的进行词汇的积累 不断提高对积淀在现代层面上的历史语言现实的锐敏性 关键在于有理论指导的进行词汇的积累发射(枪炮) 量词打开 发頻(射箭) 首次公开(发现) 兴起(发生) 扩展开花 出发 使出发(派遣) 不断提高对积淀在现代层面上的历史语言现实的锐敏性“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巴山夜雨 ) 重视探讨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构词理据 现代汉语双音词结构的原由,语素与语素结合的可解释性,叫做构词理据。 现代汉 语双音词的构词理据一般要在古代汉语中去探求。特别是那些结合后又

7、总体引申的词,更是如 此。物 色 “物”字在古代有“颜色”的意思, 周礼春官:“以五云之物辨吉凶。 ”这个“物”就是“颜 色”。古代还有一种旗子,是由杂色的帛缝制的,叫作“物”,也与“颜色”之意有关。现代汉语双音词“物色”的“物”采用的仍是“物”的古义。 用古汉语解释现代汉语现象 为什么“救生”与“救死”同义?“救”在古汉语里有“止”与“助”两个意义:庾信哀江南赋:“弊箪不能救盐池之咸,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 ”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马融注:“救犹止。 ”“救 ”可以带两方面的宾语:一是带有关灾难的宾语,如“救火”、 “救死”、 “救亡”、 “救灾” 这是用“救”的

8、“止”义;二是带遇难对象为宾语,如“救命”、 “救民”、 “救人”、 “救某人”这 是用“救”的“助”义。 文言词汇在汉语方言中的直接存留粤方言与古汉语粤方言与古汉语食食吃吃 饮饮喝喝 畀畀给给 睇睇看看企企站站 著著穿穿 罄罄空空 掉掉丢丢 噬噬咬咬 识识会会 稔稔烂烂 系系是是樽樽瓶子瓶子 驳驳接交接交 髀髀大腿大腿翼翼翅膀翅膀 颈颈脖子脖子 憎憎讨厌讨厌忧忧担心担心 省省领悟领悟 眠眠睡觉睡觉练习一 翻译,找出与现代汉语意义差异而相关的词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9、。辞 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 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 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 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 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 仁。失其所

10、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普通高中 语文第一册试验修订本第 56 页) 汉字问题的重要性 汉字是汉语的载体,是汉语书面语的依托。他转写汉语口语,超越方言,使汉语免除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 汉字是华文教育的基石。不论是汉语作为母语的习得和运用,还是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都 必须依赖汉字来理解和记忆 汉字是历史和现实的桥梁,它记载了汉语的过去,影响了汉语的发展,也影响了汉语今日的 现实 汉字字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引渡中华文化的一叶小舟 汉字的基础教育和研究都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要有识别汉字伪科学的能力 汉字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作用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汉字的字形中,反映

11、出词汇语义的信息,确证文献语义一般都要用汉字的构形作旁证 汉字在传承和使用过程中,有分化、假借和通用现象,不了解这种情况,就会犯望形生训的 错误 汉字的表音机制很少,形声字有钩稽古音的线索作用,但形声字的声符不宜用来直读 字与词既有关系又有很大差别,要有字词相关的意识,也要有字词差别的意识 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三个原则 1.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一个原则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一个原则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构形一定要与语言有一定的联系,才能起到语言载体 的作用。所以,文字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这种文字的形体与语言如何联系。世界上的文字只能有两种体系。口头语言有两个要素音和义,记录语言的文字, 只能

12、从中选择一个要素来作为构形的依据;所以,文字形体直接显示的信息只能或是语义,或 是语音。世界文字体系的两分法,也正是按照文字构形的依据来确定的。根据这个原则,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表意文字体系。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汉语 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从 历代汉字的构形系统考察,各共时平面上的汉字的整体系统,都是按表意原则维系的。拿汉字 和英文比较,可以清楚看出二者构形依据的不同。例如,英语 book 直接拼出了意义为“书”的 这个词的声音而成为这个词的载体。汉语“册”则用皮纬穿竹简的形态表达了它所记录的书册一 词的意义而成为这个词的载体。

13、 关于第一个原则的两点说明关于第一个原则的两点说明 第一,就文字记录语言的职能而言,一切文字都同时记录语言的音与义,表音文字绝非只记 录音而与义无关,表意文字也不是只记录义而与音无关。为了不把文字记录语言的职能和它构 形的依据混淆,更准确的称谓应当说,英文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汉字是构意文字构意文字。 第二,有些理论认为,世界文字发展要经历表形(象形) 、表意、表音三个阶段,它们认为表 意文字处于文字发展的第二阶段,因此必然要继续发展为拼音文字。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世界文 字发展事实的,世界文字并不一定都经历三个阶段,表音和表意是图画文字发展的两大趋势。 我们主张“世界文字发展两种趋势论世界文字发展

14、两种趋势论” ,不同意“三阶段论”的观点。 2.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二个原则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二个原则文字有自己的演变历史,有些文字比如汉字还有相当长时期的发展历史, 讨论文字的性质要看这种文字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要看这种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性质是否 发生了改变。汉字在表意与表音的相互促进中,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表意特点,不断地采用新的方式, 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符号系统的表意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汉字总要最大限地在符形上增加意义信息,来坚持自己的表意特点。第二、表意的汉字群体对脱离意义的音化符号有“排异”作用,假借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 一种规律。形声字是以义符为纲,并利用

15、声符作为别词手段的。第三,汉字简化一般是在不影响表意与别词的前提下进行的。汉字不论怎么简化,都不会 把应有的意义信息全部舍弃,决定简化程度的下限,一般是汉字表意特性的保留。 3.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三个原则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三个原则文字不是孤立的字符,它的总体是成系统的,是按一定的区别原则和组构手段结合而成的体系。讨论文字的性质要看整体系统,而不应拘泥于一字一符或某一类字符。根据第三个原则,我们需要考察汉字不同类型的符号是否都能列入表意体系。其中 特别需要论证的,是带有示音构件的形声字是否仍然可以在表意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早期形声字的来源看,它们不但不是表音性的产物,而且明显是汉字顽强坚持表意 性的结果。声符是因为增加意义信息被动转化而成的。 早期形声字的来源 强化形声字强化形声字1 象形字“星”、 “凤”、 “蜀”等,是强化字音的产物2 象形字“文”加“糹(绞丝) ”,象形字“韭”加“艹(草头) ”等,都是强化字义的产物单纯的强化形声字较少,多数还同时具有分化的因素在内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的最显著表现,是它要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或语素的意义 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说明一个汉字的形体必须包括构 形和构意这两个部分。构形指采用哪些构件、数目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