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于”用法和释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1425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词“于”用法和释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虚词“于”用法和释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虚词“于”用法和释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词“于”用法和释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虚词虚词“于于”的用法和释义的用法和释义一、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 “到” “向” “从” “对于” 二、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过” 。 三、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 四、动词词头。 五、用于一段话开头。 “于”字本身并不能把种种关系区别开来,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些关系才能明确。初中课内例句初中课内例句 一、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一、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在” “到到” “向向” “从从” “对于对于”1. 引进行为的处所、环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引进行为的处所、环境,相当于现代

2、汉语的“在在(从、到从、到)”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伤仲永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于:在。卖油翁尝射于家圃。 于:在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于:在口技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于:在记承天寺夜游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于:在满井游记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于: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于: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于:在2. 说明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明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在” “到到” 。 三峡至于夏水

3、襄陵,沿溯阻绝。 于:到公输于是召见公输盘。 于:在这时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于:在这时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于:在这时3.引进行为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引进行为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向” “给给” “对对”等。等。 论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于: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向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于:向祖逖北伐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 于:对公输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于:向 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于:向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于:向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于:在,给4.

4、表引进动作的范围、方面,译为表引进动作的范围、方面,译为“在在中中” “在在方面方面”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于:在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于:在中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于:在方面二、介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相当于二、介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相当于“过过” ,可译作,可译作“比比” 。 捕蛇者说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于:比三、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三、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被” 。 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于:表被动四、动词词头,可不译。四、动词词头,可不译。 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 ”五、用于一段话开头,可不译出五、用于一段话开头,可不译出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说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