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问题共识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1308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气候问题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球气候问题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球气候问题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球气候问题共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球气候问题共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气候问题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气候问题共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全球气候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共识全球气候变化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人类对煤炭和石油等碳基能源的大 规模使用在满足各种需求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不断逼近地球承载能力的边 界。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人类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我们无疑要为明天人类的 生存承担起责任。但这份责任必定会给正处于重要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挑 战。在这样的环境中,推动可持续发展对于当今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全球气候变化深刻 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国际气候谈判自 1990 年拉开序 幕,已经近二十年的历程。 。 。 。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介 联合国气候变化

2、框架公约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 ,英文缩写 UNFCCC) 是 1992 年 5 月 9 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 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 1992 年 6 月 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 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 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 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历程1990 年,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建立一个气候变化框架条

3、约。本次会议由 137 个国家加上欧洲共同体进行部长级谈判,主办方为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和其他国际组织。经过艰苦的谈判,在最后宣言中并没有指定任何国际减排目标,然而,它确定的一些原则为以后的气候变化公约奠定了基础。这些原则包括: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公平原则,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可持续发展和预防原则。同时,广大市民已开始作出反应。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地方的热浪和风暴虽然不是直接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但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对气候变化及其预期的新闻报道。1990 年 12 月,联合国常委会批准了气候变化公约的谈判。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FCCC:The Int

4、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for a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 在 1991 年 2 月至 1992 年 5 月期间进行了5 次会议。参加谈判的 150 个国家的代表最终确定,1992 年 6 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公约。公约为应对未来数十年的气候变化设定了减排进程。特别是,他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使政府间报告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情况。此信息将定期检讨以追踪公约的执行进度。此外,发达国家同意推动资金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他们还承诺采取措施,争取

5、 200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维持在 1990 年的水平。该公约于 1994 年 3 月 21 日正式生效。 内容 公约由序言及 26 条正文组成。这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 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 的水平上。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公约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 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 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

6、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 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 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条规定,“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公约没有对个别缔约方规定具体需承担的义务,也未规定实施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公约缺少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该公约规定可在后续从属的议定书中设定强制排放限制。到目前为止,主要的议定书为京都议定书,后者甚至已经比本公约更加有名。为实现上述目标,公约确立了五个基本原则:一

7、、“共同而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二、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国情。三、各缔约国方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测、防止和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四、尊重各缔约方的可持续发展权。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不能成为国际贸易的壁垒。 影响 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 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 基本框架。据统计,如今已有 190 多个国家批准了公约 ,这些国家被称为公约缔 约方。 公约缔约方作出了许多旨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每个缔约方都必须定期提 交专项报

8、告,其内容必须包含该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并说明为实施公约所执 行的计划及具体措施。 公约于 1994 年 3 月生效,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 基础,是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二 京都议定书简介 京都议定书 (英文: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 、 京都条约 ;全称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是 1997 年 12 月 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

9、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 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2011 年 12 月,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 ,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的国家。 背景1997 年 12 月条约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 1998 年 3 月 16 日至 1999 年 3 月 15 日间开放签字,共有 84 国签署 ,条约于 2005 年 2 月 16 日开始强制生效,到 2009 年 2 月,一共有 183 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 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签署该条约。条约规定,它在“不少于 55 个参与国签署该条约并且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附件中规定国家在 19

10、90 年总排放量的 55%后的第 90 天”开始生效,这两个条件中,“55 个国家”在2002 年 5 月 23 日当冰岛通过后首先达到,2004 年 12 月 18 日俄罗斯通过了该条约后达到了“55%”的条件,条约在 90 天后于 2005 年 2 月 16 日开始强制生效。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 3%至 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 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 1998 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 2001年 3 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目标京

11、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发达国家从 2005 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 2012 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55%以上的至少 55 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 1998 年 5 月签署并于 2002 年 8 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 2002 年 5 月 31 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 年 11 月 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 年 8 月 13 日,全球已有 142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 30 个工业化国家,

12、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 80% 影响 可以说,在京都议定书生效的那一刻,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 京都议定书拉开了世 界温室气体减排大幕,承载着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开启了世界各国人民携手保护 地球家园的新时代。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我们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要看 到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简介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5 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 定书第 5 次缔约方会议,于 2009 年 12 月 718 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 192 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

13、后的后续方案,即 2012 年至 2020 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基本信息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 2009 年 12 月 7 日18 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 月 7 日起,192 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 Bella 中心举行,为期两周。根据 2007 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 13 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 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 15 次会议将

14、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 2012 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 2009 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 2012 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非常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而中美两国

15、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最佳关注重点。 协议内容会议达成无约束力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十九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幕。会议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潘基文当天发表了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讲话。他说,过去的两天令人“筋疲力尽”。我们进行的讨论“时而有戏剧性,时而非常热烈”。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潘基文说,他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

16、会所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本次会议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他表示,过去十三天的谈判相当复杂,进展相当艰难。虽然本次会议没有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他将尽力推动在二 0 一 0 年实现这一点。本届气候变化大会于十二月七日到十九日在哥本哈根召开,比原计划晚一天闭幕。会议的最终阶段为领导人会议,于十八日起举行,约一百三十国领导人与会,被联合国官员形容为“历史盛事”。 环境意义 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 2012 年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 “拯 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气候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肯定存在于局部之中,是区域性经济引发的社会结果。但气候的变化,肯定会引起全球的关注,成为一个全球性质的问题。气候变化仅是一种经济要素,不管从哪种属性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