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概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10539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审计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审计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审计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审计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概念(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 计 学 Auditing,欢迎学习审计学,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审计学课程立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讨论审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包括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审计程序与技术、交易循环审计、其他类型的审计与保证服务等内容。 本书是在总结国内外审计文献的基础上,参照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会计准则体系、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编写而成的,全书的写作力求深入浅出,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之后,能够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全貌,并能将之运用于实践。,课程内容 本书共分为十四章,着重介绍了注册会计师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理论与实务。第一章至第七章阐述的主要是审计的基础概念、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和职业

2、道德规范、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抽样、风险评估与应对等审计基础理论;第八章至第十四章主要介绍了审计实务,具体内容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终结审计和审计报告、验资等。,第一章 审计概念,本章要点,审计的定义; 审计的分类; 审计组织体系。,学习目标,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审计的定义; 掌握审计的分类; 熟悉审计组织体系。,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 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国家审计的产生 从私有制的产生到国家的出现形成了以上对下的“委托管理关系”,而导致

3、的“受托责任”的出现则是国家审计起源的前提条件。,(2)国家审计的发展 1640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英国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这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从而揭开了人类政治史上世界革命的序幕。“民主”取代了“专制”,各国纷纷走向了国家现代化之路并逐渐实现了国家从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的转化。而民主政治的最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正是这种“分权制衡”的国家政治体制使“受托责任”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责任关系,而是一种“主权在民”的新型责任关系。也正是这一近代民主政治斗争所导致“经济责任关系”的演变,推动了国家审计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而

4、改变了国家审计的走向。 专制制度下的传统国家审计,是一种向上的审计结构,监督逐级向上负责,最后集中到一人或数人之手。而民主政治制度下的现代审计制度是一种向下的审计结构,监督权对下负责,代表“民”对“官”进行审计监督制约。,(3)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国家审计起源甚早。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带有审计性质的财政经济监察工作。当时,在中央政权设置的官职中,位于下大夫的“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并拥有“考其出入,而定刑赏”的职权。这个职位虽然不高,但其所从事的工作却具有审计的性质,是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其后,秦、汉两代都曾采用“上计制度”,以审查监督财物收支有无错弊,并借以评价有

5、关官吏之政绩。但秦汉官制中,尚无专司审计职责的官员,也无专职审计机构。隋唐在刑部之下设“比部”,建立了比较独立的能司审计之职的机构。特别是唐代,由于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审计地位的提高,对中央和地方的财物收支实行定期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有了明显发展。宋代设立审计司,是我国审计机构定名之始,使审计这个名词正式出现。元、明、清三代未设专门的审计机构。明初,比部虽一度恢复,但不久即取消,直至清末再未设置。在这三个朝代国家审计陷于中衰时期。辛亥革命后,北京的北洋政府在1914年设立审计院,颁布审计法;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审计院,后改为审计部隶属监察院。国民党政府的审计法几经修改,但由于当时的政治

6、腐败,贪污横行,使审计制度徒具形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监督作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1932年成立中央苏维埃政府审计委员会以后,1934年颁布审计法,实行了审计监督制度。以后在山东、陕甘宁、晋绥等革命根据地,也建有审计机构,颁布审计法规,实施审计监督工作。革命根据地的审计制度,在战争年代对节约财政支出、保障战争供给、维护革命纪律、树立廉洁作风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未设独立专职审计机构,对财政经济的监督由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通过其业务分别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的工

7、作重点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在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中,规定了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据此,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随后公布了一系列审计法规,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审计监督工作,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增收节支,搞好廉政建设,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国审计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2.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内部审计的产生 内部审计的产生几乎与国家审计同步进行。奴隶社会是内部审计的萌芽时期。 庄园的管家和监工并不是独立意义上的内部审计人

8、员,除审计业务外,还负责其他的监督。,(2)内部审计的发展 1844年英国议会制定了公司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确要求企业设置监事之职行使内部审计的权力,从而初步确立了近代内部审计制度。20世纪4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迅速崛起,使公司管理环境更加复杂,企业管理者需要随时对本企业的财产、会计记录和经营情况进行审查。于是,企业管理者从职工中选拔具有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的特殊人才,让他们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公司的管理责任进行经常性的监督。这些人员被称为“内部审计人员”,其组成的机构被称为“内部审计机构”。1941年对现代内部审计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维克多布瑞克出版了世界第一部内部审计专

9、著内部审计程序的性质、职能和方法,约翰瑟斯顿倡导下成立的世界第一个内部审计组织“内部审计师协会”,从此瑟斯顿被称为“内部审计师协会之父”。现代内部审计之父是美国的劳伦B索耶,代表作包括现代内部审计实务(1973)、现代内部审计(1974)、管理和现代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手册。,(3)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在我国古代,奴隶制政府机构中也出现了内部审计的萌芽。西周时代的司会,它虽然负责政府会计工作,但同时也行使内部审计之权。无论是日常的会计核算,还是所有的会计报告,均须经过司会之手进行考察。这可以说是原始意义上的内部审计。 为了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加强部门、单位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

10、,我国于1984年开始在部门、单位内部成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内部审计人员,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同时也颁布了一些相应的法规,1985年10月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就是其中之一。,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 (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3)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定义,1.1972年美国会计学会的审计基本概念公告中对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为了查明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表现与所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序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价有关证据,并将其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同年,美国审计总局对审计下的定义是:“审计一语,包括审查会计记录、财务

11、事项和财务报表,但就审计总局的全部工作来说,它还包括如下内容:查核各项工作是否遵守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查核各项工作是否经济和有效率;查核各项工作的结果,以便评价其是否已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包括立法机构规定的目标)。,2.日本著名审计学者三泽一教授在审计基础理论一书中为审计所下的定义 审计是具有公正不伪立场的第三者就一定的对象的必须查明的事项进行批评性的调查行为,还包含报告调查结果。,3. 我国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所下的定义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审

12、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第二节 审计的分类,按审计的主体分类 按照审计主体的不同,审计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各地的审计局、审计署派驻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的特派员办事处都属于国家审计机关。,(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3)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

13、册会计师审计是指由民间审计机构所实施的审计。在我国,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都属于民间审计组织。,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分类 按照审计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1)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审查企业编制的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以确定这些可计量的信息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的过程。规定标准通常是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当然,对按照计税基础、收付实现制基础或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也较普遍。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2)经营审计 经营审计

14、是指检查一个企业或组织经营的程序和方法以确定其经营效率、效果和经济性。在经营审计结束后,审计人员一般要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提出经营管理的建议。在经营审计中,审计对象不限于会计,还包括组织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生产方法、市场营销以及注册会计师能够胜任的其他领域。在某种意义上,经营审计更像是管理咨询。,(3)合规性审计 合规性审计是指对一个企业的某些财务或经营活动收集并评价证据,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或条例。例如,确定会计人员是否遵守了财务主管规定的手续,检查工资是否符合工资法规规定的最低限额,或者审查与银行签订的合同,以确认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法定要求。合规性审计的结果通常报送给被审计

15、单位管理层或外部特定使用者。,按审计方法分类 按照审计方法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 (1)账项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是根据会计账务处理的过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采用顺查或逆查的方法,通过对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审阅来评价财务报表数据正确与否的一种审计方法。账项基础审计是审计方法发展的第一阶段。采用账项基础审计方法时,审计人员没有明确的审计重点,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小、账务处理比较简单的审计业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账务处理开始变得复杂,审计人员需要采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执行审计业务。于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出现了制度基础审计。,(2)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

16、基础审计是一种建立在内部评价基础上的审计方法。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并且得到一贯遵循的项目,则执行较少的实质性程序;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存在但是未能得到一贯遵循的项目,则执行较多的实质性程序。制度基础审计的优点是通过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可以确定审计重点,合理分配审计人员和时间,提高了审计的效率。,(3)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建立在企业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要素评价基础上的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风险、审计风险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策略。 与制度基础审计相比,风险导向审计从更广泛的视角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内部控

17、制制度和审计风险进行评价,风险导向审计较多地运用了成本较低的分析程序,从而降低了审计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效率。,第三节 审计组织体系,国家审计机关 1. 世界各国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 立法型 司法型 行政型 独立型,国家审计机关 2.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 我国的审计机关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 3.国家审计机关的国际组织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INTOSAI)是由联合国成员国的最高审计机关组成的国际性组织。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是一个独立自主的、非政治性的永久性组织。它的宗旨是促进最高审计机关之间在国家审计领域内的思想和技术交流,并就共同感兴趣的专业和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和提出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