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管理定律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101241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管理定律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常见的管理定律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常见的管理定律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常见的管理定律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常见的管理定律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的管理定律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管理定律ppt培训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管理定律,第一篇 确定目标,明确方向,定律1,布里斯定律: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 (美国行为科学家布里斯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定律2,二八法则: 重要的多数和烦琐的少数。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 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二八法则、二八定律、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定律3,洛克定律:跳一跳,够得着。 (美国管理学家洛克当目标是指向未来的,又是富有挑战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定律4,数一数二法则:赶超最优。 (美国企业家韦尔奇坚持追求数一数二,因为它既是危机,又是挑战;努力做到数一数二,因为它最符合我们的斗志和理想

2、。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和各种条件,在各方面迅速地追求和实现数一数二。),定律5,目标置换效应:让员工牢记目标。 (美国管理学家约翰.卡那所谓“目标置换”,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重视“如何完成目标,”渐渐地让方法、技巧、程序、信息等问题占据了一个人的心思,反而忘记了整个目标的追求。换言之,“工作如何完成”逐渐代替了:“工作完成了没有?”,定律6,全员决策法则:善用员工智慧 (韦尔奇提出:如果你希望部属全然支持你,你就必须让他们参与决策,而且愈早愈好。其特征是将所有能够下放到基层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避免了权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弊端。,第二篇 条条道路通罗马,定律7,贝尔效应一: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

3、就会在内心形成。 (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者坚信自己会成功,二后者则不是。),定律8,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美国社会学家莫顿在“赢者通吃”的社会里,游戏规则往往都是赢家制定的。因此,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成为竞争的优胜者而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就会产生一种累计优势,以后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取所需。),定律9,钱德勤法则:战略制胜。 (美国企业经营史学家钱德勤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于实现的总体目标需要作出全局性、长远的谋划。1、全局性;2、长远性;3、竞争性;4、稳定性。),定律10,华盛顿合作定律:合作的负效应(责任分散) (美国拉绳

4、试验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人与人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定律11,棕熊法则: 绩效管理的诀窍 (寓言故事企业应实行(科学的)绩效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定律12,玻璃式法则:开放、公开化的经营 (松下幸之助要求企业对员工,甚至对外部社会增强透明度,强调开放式、公开化的经营原则。其作用在于唤起员工的责任感,消除依赖心。),定律13,五常法则:细节决定成败 (日本企业及产品充斥世界,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五常法则”(“5S法则”)的推行。“五常法则”即企业精细管理法则,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五常法则”

5、针对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定律14,菲米尼论断:退却也能取胜 (瑞士军事理论家菲米尼曾提出:“一个良好的撤退也应和伟大的胜利同样受到称赞。”成功之路包含着适时撤退的意思。,定律15,奥卡姆剃刀法则:万事万物应该尽量简单,而不是更简单 (600定年前英国奥卡姆郡的威廉博士:“若无必要,勿增实体;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的。”将复杂的对象剃成最简单的对象,然后着手解决问题。“奥卡姆剃刀”以结果为导向,始终追寻高效简洁的思维方式。),奥卡姆剃刀法则的核心内容是:复杂的事情往往可以从最简单的途径解决

6、,能以较少的假定去解释的事,用较多的假定去解释是徒劳的。,定律16,霍布斯选择效应:给予更多的选择权 (马匹商人霍布斯承诺:买或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相同的低价格,可以任意选。没有余地的所谓“选择”。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如果陷入“霍布斯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管理和工作好的选择是在限制中逼出来的。,第三篇 好的组织 才能造就好的人才,定律17,木桶定律:要注意自己的薄弱环节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最短的板块。任何组织构成其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定

7、律18,酒和污水定理:不要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水中,你得到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管理中,对于问题员工,绝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对团队造成的伤害将是其业绩所无法弥补的。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该认真分析员工出现问题的根源,找到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定律19,苛希钠定律:确定责任人的最佳人数 (苛希钠定律的内容是: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3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在管理上并不是人多力量大,管理人员越多,工作效率未必就会越高。所以要认真研究并找

8、到一个最佳人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人多必闲、闲必生事;民少官多,最易腐败。),定律20,帕金森定律:官僚机构会自我繁殖和膨胀 (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的观点:对于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他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将职位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三是任用两名水平低的助手。对其而言,前两条出路都是走不得的,只有第三条路最为适宜。如此循环,就会形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扯皮推诿、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体系。所以其结论是:其一,当官的人需要补充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其二,当官的人彼此之间是会制造出工作来做的。),定律21,团体力学法则:团体成员相互影响 (行为科学代表人物之一

9、卢因提出:在一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团队协作显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团体有三个因素:活动;相互影响;情绪。团体中各个成员的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的综合就构成团体行为管理者应当为促进一定程度的团体和谐而提供相当的时间和手段。),定律22,本尼斯法则:构造有机适应型组织 (美国组织行为学家本尼斯认为,未来的组织结构将是有机适应型组织,这种组织体系必然会逐步取代官僚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不仅解决了组织适应环境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冲突问题。适应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本领,作为企业更是如此。),第四篇 人才 是企业兴衰的决定因素,定律23,韦尔奇原则:最合适人选,即是最佳人选 (韦尔奇之所以声

10、誉显赫,是因为他能生产“人才”。韦尔奇原则可概括为: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远比开发一项新战略更重要。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定律24,贝尔效应二:慧眼识英才是真本事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人们认为其若深入研究物理、化学,将会多次赢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路提出课题,指引别人登上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要求领导者应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叶精神,要甘为伯乐,挖掘人才。),定律25 蘑菇管理法则: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众所周知,蘑菇生长的环境较少见到阳光,人们不常去,因而不易被发现,只有当其成熟了,才会被人采摘、利用。因此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管理方法也称之为“蘑菇管

11、理”。初学者被放在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让初入门者当上一段时间的“蘑菇”,可以消除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他们更加接近现实,更实际、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定律26,杜根定律:胜利属于有信心的人 (杜根定律的主要观点:“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很多事情我们不去做,并不是因为它们困难,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信心造就辉煌人生。,定律27,首因效应:重视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A.拉琴斯1959年提出。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

12、动和评价的影响,即“第一印象”的影响。人们对最初的信息会付出更多的注意。为官者要注意烧好上任后的“三把火。”每个人都要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定律28,皮格马利翁效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这一法则是一个教育心理学术语,意思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企业在管理核心员工的过程中,表明企业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相信他们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对员工非常重要。,第五章 管理就是 不断激励员工的过程,定律29,马斯洛需求层次:满足员工的心理追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的需求有一个

13、从低到高逐渐发展的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该理论应用到管理上,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本管理。尊重人是现代企业组织中普遍而又明确的价值观。),定律30,彼得原理(有时被称为“向上爬”原理):晋升激励,适得其反 (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研究了千百个员有关组织不能胜任的失败案例而得出结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在层级制度下可将员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但已基本“定型”;第二类是不但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且具学习力从而胜任所有职务。所以,企业的用人之道可概括为:发现并培养第二种人。),定律31,乔治定理:只有每一小步都受到

14、鼓励,人们才敢尝试迈出更大的步子 (美国管理学家乔治提出。其内容是:有效地进行适当的意见交流,对一个组织的氛围和生产能力会产生有益的积极影响。其常常被引申为管理者对员工采取持续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测试。),定律32,格雷欣法则: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 (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现实中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良币)必然退出流通被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劣币)则充斥市场。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格雷欣法则”,也称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企业要留住优秀员工,必须克服“格雷欣法则”,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定律33,跳蚤效应:管理需要正面

15、的、积极的激励 (生物学家进行的跳蚤实验,说明一个道理:挫折唤起的不总是勇气,潜能也不是自然就可以发挥出来,没有正面的、积极的激励,动物也好,人也好,允许就会“知难而退”,逐渐丧失进取和超越的动力。),定律34,公平法则:公平、合理的工资分配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充分利用激励制度就可能极大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定律35,强化法则:奖惩有度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其又称为矫正法则。其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

16、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反之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强化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法则有助于人们对行为的理解和引导。),定律36,詹姆斯定律:管理者的欣赏是员工进步的最大动力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提出。其核心内容是:欣赏的推动作用是无穷的。他认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是人类埋藏最深的本性。”管理者有针对性、适当的赞美会给员工前进的勇气和动力。),第六章 管理者的素养决定 管理水平,定律37,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是有知的开始 (皮尔斯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的科学家,其主要观点是: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管理中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形成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动力,才能发掘潜能,不断进步以迈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