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出题小组】言语17期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00924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出题小组】言语17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行测出题小组】言语17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行测出题小组】言语17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行测出题小组】言语17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测出题小组】言语17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出题小组】言语17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 A 为了适应高考的答题要求,许多语文教师不得不把得分点放在首位,从而越教越细,把 好好的一篇美文肢解得七零八落,这样长久下去,学习者将会是目无全牛 B. 小王在年度计算机组装、调试、维修的技术比赛中,总是名列第二,真可谓是公司里首 屈一指的人才 C 两次创业的惨重失败都没使他丧失信心,又经过两年的调整与精心准备,他终于功败垂 成,卷土重来,向世人宣告了他的成功 D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并不愿他们的学生只是鹦鹉学舌,亦步亦趋,一味地模仿,而更多的 是期望后辈“长江后浪推前浪” ,将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答案 D: “目无全牛”形容技术精湛熟练,而非全局

2、,A 项错误。 “首屈一指”指居在第一 位,是最好的,文中是第二,B 项错误。 “功败垂成”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与文意发生矛盾,C 项错误。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 随别人。符合 D 项语境。 第二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表达_清晰,无拖泥带水语无伦次,是一个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体现。 在诸多的证明材料中,只有这份证明才是_明了的。由于社会上各种信息的冲 击和生活透明度的增高,小孩子处在懵懂中求独立的个性发展中,人们常会听到教育者和 家长_孩子“太难教育了!” 周末,我常常忙里偷闲去小河边的槐树下看书,那里远离喧嚣

3、,环境十分_。 A.简捷,简洁,报怨,优雅. B 简捷,简洁,抱怨,幽雅 C 简洁,简捷,抱怨,幽雅 D 简洁,简捷,报怨,优雅答案 B:“简捷”是“简单明了,直截了当”的意思,如“说话简捷” 。 “简洁”指(说话、 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由成语“简洁明了”可知句中选用“简洁” 。句中 “抱怨”表示埋怨的意思,没有“报怨”一词,只有“以德报怨” ;句中形容环境宜用 “幽雅” ,形容人则用“优雅” 。本题选 B。 第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 漫步华尔街热销 30 余年仍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本书构思新颖、_、 创见频出而又资料翔实,它为投资者

4、在险象环生的华尔街上引路导航。 “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的杭州西湖,无论雨雪晴阴早霞晚辉,还是春花秋月夏荷 冬雪,都独具风韵,若想去“不雨山长涧,无云山自阴”的十里梅坞品茶,更见山有美貌, 坞有灵水,以茶生文,以文茗茶,_。 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_。 大家都很熟识的黄山谷的书法,在宋代要算是_的了。 A 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B 独树一帜,匠心独运,不落窠臼,别具一格 C 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 D 不落窠臼,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答案 D: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独树一帜:

5、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突破口在第 句,句强调“独具风韵” ,形容的是景和物,不能用“匠心独运” ,选择“别具一格” ;句 “真是”后接“不落窠臼”语气不顺,故选择“匠心独运” 。综合可知,本题选 D。另外 句强调“新颖” ,选择“不落窠臼” ;句形容书法风格,选择“独树一帜” 。第四题:县委对因老、积病等原因不再担任领导工作的人,都作了妥善的( ) A 安排 B 安置 C 安顿 D 安放答案 B:题干的意思是说要对这些人员有新的工作安排,安置体现了这个意思。置于合适 恰当的地方,是安置区别于别的词语的最大特点。 第五题:见群众不宣传、不( ) 、不演说、不调查、

6、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 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 A. 鼓动 B. 鼓舞 C. 鼓励 D. 煽动答案:A .鼓舞” 、 “鼓励”都有激励的意思。 “鼓舞”强调某一具体事物,或品德、精神对 人的积极影响。 “鼓励”指激发、勉励,着重在劝勉人努力。 “鼓动”用语言、文字。激发 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煽动”鼓动(别人去做坏事)。 “鼓动”中性词,对象多指人。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他的浪 漫的色彩,会鼓动我们的青年的热情。 ” “煽动”也作扇动,贬义词,对象指人,如煽动他搞倒买倒卖活动;也指事情,如煽动暴 乱、罢工、风潮、分

7、裂等。 这个题大家不同意见的好多,所以就多找了点资料,如果大家还有意见的话可以在争议题 目中指出来。第六题:城市的个性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它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_。人们 常常通过一条小小街道和别致的建筑物就能_一座城市的性格特征,但只有当人与 城市处于一种_的状态的时候,城市的个性魅力才会真正放射光彩。 ( ) A. 积累 感受 相得益彰 B. 提炼 猜测 融会贯通 C. 沉淀 探索 相映成趣 D. 凝结 识别 水 ru 交融(这个词被禁了,所以用拼音啦)答案 D:原文:有人说城市的个性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背景的凝结,一旦形成便很 难更改,而岁月的变迁只磨损她的容颜而不会消蚀她的魅力。

8、我认为这话既对也不对。中 国城市的个性既是中国人文化的突出表现,也是历史内涵所赋予的时代特征,更重要的是 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精神风貌,城市建筑,发展规划,民族风情以及市民素质等 所独具的特色。我总觉得我们在如何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城市时,没有走出概 念上的误区,认为通过修建几条整洁的街道或什么广场甚至是有划时代标志的建筑物就能 塑造出城市的个性,殊不知,这种个性消殆在人云亦云的大众文化之中。其结果是彻底丧失了城市的个性。当我们用感性的目光去观察中国的城市时,我们的城市都很美丽,也充 满了独特的个性魅力。而当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中国的城市时,才能感觉到只有当人 与城市处于一种水

9、 ru 交融的状态时,城市的个性魅力才会真正的流光溢彩。 第七题:科学回避个人化的东西,这种倾向常常被归结为科学家所应具备的_。科 学家们深知,要探寻自然界的原因和结果,就必须_个人的感觉及经验。 A. 客观 吸取 B. 冷静 排除 C. 理性 借助 D. 自信 忽略 答案 B: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科学家具备的素质,而“客观”和“理性”是看问题的角度, 不能和“具备”发配,排除 AC。根据“科学回避个性化的东西”也就是要避免感情用事, 即要保持客观。 第八题:藏书是万年百世之事,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任何古籍的散佚, _,对中华民族的记忆而言,都将是难以_的裂缝。 A. 尘封 忘却 B

10、. 湮灭 弥合 C. 损毁 掩盖 D. 流失 修复答案 B:第一个空需要填入的词语,要和“散佚”意思递进,散佚的意思是流失,第二空 裂缝用“弥合”较合适,选 B。 原文:藏书是万年百世之事,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任何古籍的散佚、湮灭, 对中华民族的记忆而言,都将是难以弥合的裂缝。在赚足眼球的“最贵”之外, “沉默的大 多数”理应同样值得关注和呵护。选自:古籍 有身价更要有身板第九题: 修复一个民族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这个民族才能够自立 于世界。如果丧失了这些,这个民族就没有了希望,而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的凝 聚力又是基于对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所认识和了解才开始萌生

11、的。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 即: A一个民族只要继承自己的传统,自然就会有凝聚力 B一个民族要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首先要加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 C一个民族要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首先要发展经济, “财大才能气粗” D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扎根于民族成员之中,不需要外界的努力也能为其成员所认识答案 B。解析:文章论述的是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与优先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关 系。能正确表述两者关系的只有 B。第十题: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同时,作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介的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人们在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中,才结成了 人与人的关系生产

12、关系,并由此形成民族的、阶级的、家庭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这 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 A人在自然面前只有被动地适应,才能生存并发展 B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 C人的社会关系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可以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D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为人也是动物【答案】B。解析:从“才结成了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社会关系”可以表明,社会关 系是建立在生产关系之上的,而生产关系则是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生产劳 动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的中介中产生的,因此,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建立在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B 是正确的。其他选项都没有正确的表述社会关系 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