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开放走向繁荣之路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100847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改革开放走向繁荣之路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坚持改革开放走向繁荣之路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坚持改革开放走向繁荣之路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坚持改革开放走向繁荣之路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坚持改革开放走向繁荣之路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改革开放走向繁荣之路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改革开放走向繁荣之路ppt培训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改革开放 走向繁荣之路,山东大学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教研室,导言,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帮助大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所在,教育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明确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努力学习、成长成才。,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一、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

2、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 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

3、,二、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初,在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三、1982年 家庭

4、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91年11月25日29日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

5、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四、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认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

6、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决定明确了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各项要求,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五、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规定的出台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对于

7、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六、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十三大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丰富和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

8、史路程,七、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决定从宏观上制定了科学技术必须为振兴经济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等方针和政策,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揭开了文革后国家全面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和最先实施内容

9、,这一改革政策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科技的结合以及由此而生的中国多领域跨越式进步。,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八、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九、1993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行分税制改革 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1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从1995年开始又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加之2002年的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体制框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

12、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从1994年起实行汇率并轨。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从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十、1994年 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

13、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1996年4月1日,我国对40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23%。,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十一、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85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改革的历程。医改的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医改的政府态度是:给政策不给钱。其政策为药品可加价15%,以弥补政府投入之不足。上世纪90年代,医改再掀波澜。1992年9月,卫生部根据国务院意见,提出医院要“以工助医”、“以副补主”。 2000年,改革逐渐

14、向纵深发展,触及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200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八部委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俗称医改“十四条”;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的关于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医改的矛盾与困惑日益增多,随着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02年已经下降到15.2%,而这些卫生费用主要来自地方财政,于是产权改革、“国退民进”的呼声日益高涨;2004年底全国有近百亿元民营和外资介入中国的近百家医院的改制工作;到2005年,中国医疗产业的总市场价值达到6400亿元。,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

15、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决定的出台,开启了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其最大意义在于稳步推进公有住房的出售,通过向城镇职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我国住房私有化的进程。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是由于此文件废除了住房实物分配的制度,为商品房的发展扫清了“竞争对手”,从而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

16、发展的通知。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将调控方向由调市场转向调保障,首次明确廉租房取代经济适用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中心。,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十二、1995年 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995年9月25日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党在深

17、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将朝着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十三、2001年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世贸组织成员在乌拉圭回合作出的所有承诺都是中方的权利,中国将享受多边贸易体系多年来促进贸易自由化的成果,享受多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中国享受的权利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入世也给中国政府和企业带来挑战,对政府加快转换职能,依法行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