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099897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教学设计模板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课题名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姓名:姓名:刘成荣工作单位:工作单位:龙江镇中心学校学科年级:学科年级:数学/五年教材版本: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 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为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 打下

2、基础。依据以上的认识,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让学生正确地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教学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 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含义。2立足想象与操作,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的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在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

3、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1)知识上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正方体的形状,也进行过观察长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 学习,已具备准确辨认长正方体实物的能力。 (2)经验上 生活中长正方体的物体较多, 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 (3)能力上学生已经具备了观察、猜想、验证、 归纳等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以问卷的形式 进行了课前调研,调研中发现,95%以上的学生能从众多的立体图形中准确地挑出长正 方体,对长正方体的特征也有初步地了解,但 30%的学

4、生对于特殊的长方体认识模糊, 特别是相对面是较大的正方形,如瓷砖,有 68%的学生认为是正方形,或者认为是正方 体。这一调研结果显示出学生空间观念的欠缺,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位为,掌握 特殊长方体的特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教 学中我针对学生采取主要教学策略是:、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以观察发现代替讲授、 建立分组讨论、引导合作探究、开展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等等一系列有序活动, 促进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复

5、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1.初步认识长方体。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3.认识正方体并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4.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巩固反馈 四、课文小结与练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学习重点:把握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学习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信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教师提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

6、面上吗?(不是)教师明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教师板书:面、棱、顶点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演示动画“长方体的特征”】讨论提纲: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学生观察思考并自由回 答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自学,仔细看一看,摸 一摸引导组内交流:把你的 发现和你的小组同学说 一说,然后点名让学生 列举引导学生摸长方体的上 面

7、学生观察组内讨论长方 体每个面的形状,相对通过复习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特征,为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认识作铺垫。 课件出示: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板书: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认识课件出示:长方体、 书本27页的主题图给学生多点时间与 空间动手操作,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课件依次出示:长 方体的各个面以及 面的特点小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教师板书:长方体:面:6 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12 条,相对的 4 条棱长度相等。顶点:8 个。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3.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8、。老师提问: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你能看见几条棱?哪几条棱?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教师提问:框架上的 12 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的面大小怎样,再说说 自己的发现。生 1:有 6 个面。摸、 数长方体的 6 个面。生 2:上面和下面相 等生 3:长方体相对的面 都相等。生 4:有 2 个面是正方 形,其他 4 个面是长方 形,而且 4 个长方形面 都相等。请同学们摸一摸长方体 的每一条棱 大家

9、一起数一数一共多 少条棱 生 5:相对的棱长度相 等。 生 6:按颜色说。指。 (这一组有几条相对? )生 8:8 个顶点。能生边想边比学生用手中 的实物指出长、宽、高 生 9:4 条长、4 条宽、 4 条高。 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 验证一下课件出示:有两个 相对面是正方形的 长方体课件依次出示:长 方体的各条棱以及 棱长特点课件依次出示:长 方体的各个顶点课件出示:长方体 透视图课件依次出示:长 方体的长、宽、高 以及数量课件依次出示:长 方体的面、棱、顶 点以及它们的数量 和特征课件出示:正方体 透视图 课件出示:正方体 的各个面、棱长、 顶点以及数量和特 征 通过观察思考,锻 炼学生的发

10、散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二)正方体特征1.【演示动画“正方体的特征”】教师提问: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2.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 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 个。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教师板书集合图: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 正方体物体,自主探究: 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来讨 论研究正方体的面、棱、 顶点各有什么特征。请 代表汇报:面棱顶 点 生 10:正方体的 6 个面 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都 相等,12 条棱的长度都 相等。到前面数一数面、 棱生 11:相同点:8 个顶 点、12 条棱,6 个面、 生 12:不同点:面、棱 的特点不同。学生辨认和区别长方体、 正方体活性。课件出示:长方体、 正方体的立体透视 图课件依次出示: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形成 表格课件依次出示:长 方体、正方体等各 种不同形状的立体 图。课件出示:长方体三、巩固反馈三、

12、巩固反馈1.立足空间想象,巩固并利用特征解决问题。(出示教材第 21 页第 1 题)2.根据图中数据口答。 (1) (2)(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12 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 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 9 厘米,3 厘米和 2.5 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 )厘和正方体小结以及 课堂巩固练习米。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

13、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四、课堂四、课堂总结总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七、教学评价设计(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概念多,内容较为枯燥,为了让学生能愉快地投入学 习,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摸、数、说“等教学活动,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 习,使学生不仅理解、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

14、了智慧,培养了能力,并发展了空间观念。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创设了拼合机器人的游戏,使学生在愉快中懂得了判断长(正)方体 不能只看它的一个面,必须观察到所有的面。从而把这节课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深刻 的印象 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相同点不同点形体面棱顶点面和形状面积棱长长方体6个12条8 个 6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每一组互相平行的4 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6个12条8 个 6 个面都是正方形6 个面的面积相等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九、实践反

15、思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 200 字):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中教学或学习亮点;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5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6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 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通过活动与小组交流认

16、识长方体,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 实物,其中不少形体是长方体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 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 识这一课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首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 方体或正方体的,再通过实物对长方体和有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 空间动手操作,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知道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初 步认识长方体后,继而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系统长方体的相关知识。 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把一个长方体 模型放在课桌上,然后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后得到结论:最多能 同时看到 3 个面。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 成几个小组,运用长方体事物,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 棱、顶点的特征并概括出来。然后教师通过变换长方体的摆放方向,从直观上加深对长 方体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