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098676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和孩子谈体育与人生在人们的脑海中,体育是一块相对纯洁的净土, 她一直以来都与健康、阳光、汗水、拼搏、成功、 喜悦等等联系在一起,成为强健体魄、净化灵魂、 开阔胸襟以及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所以,体育变 得越来越重要。 曾经有人说过:培养一种体育爱好,并让它陪 伴你一生,这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的确,许多伟人名人都有自己的体育爱好,毛 主席喜欢游泳,邓公喜欢桥牌,陈毅喜欢围棋,中 山先生喜欢登山,还有霍英东先生喜欢足球,钟南 山院士喜欢篮球 人生教育,不仅是德育的任务,同时也是体育 的任务。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事实证明,体育是完美人生及完善个性的重要手段。体育以它

2、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着青少年。 例如,田径运动对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 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集体性的球类项目,对培养 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 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体操、武术等项目,则更有利 于培养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等。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 对于防止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教育犯有过失的 学生,有其显著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 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 感,提高学生自身的抵抗力。经常犯有严重过错的 学生,由于过多地受到指责和惩罚而缺乏自尊心, 因而,也更缺乏集体荣誉感。然而,犯有各种过错 的学生又往往是精力充沛

3、、活泼好动的,把他们吸复备栏引到体育运动中来,把他们的争强好胜的个性导入 合理的、有一定约束的运动竞赛中来。体育竞赛有 一定规则,违犯了要受到教育和惩罚,这对于培养 学生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有显著的效果。教育 实践的经验证明:学生在争取集体荣誉的过程中, 能体验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从而培养他们 的自尊心和形成集体荣誉感。在一些学校里,全校 知名的“调皮大王” ,经过各种批评教育甚至处分, 都不能奏效,而最后还是在运动场上找到了他们受 教育的课堂,有的甚至转变成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 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

4、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 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到底何谓终身体育? 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 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 一生中实施体育。 ” 一、 终身体育的涵义和结构特征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 受体育教育。人体的活动规律要求身体锻炼必须坚 持经常,如不能持之以恒,就不能产生持续的锻炼 效果。同时,根据一个人的不同发展时期,如幼儿 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在参加工作者一直到中 老年,和不同人群的特殊阶段,都要求终身体育有 科学的指导,都需要建立与完善终身体育的组织体 系。 二、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的作用 体

5、育应伴随人的一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 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 阶段,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就能促进他们在身体朝正常的方向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 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三、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的要求:(1)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2)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四、体育在人生中的作用 1、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体育不仅是健体的工具,对于提高人的智商和 情商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强健活跃的身体对培养强 健活跃的头脑至关重要。我国学校体育也在传统观 念影响下,或过分强调生物学指标,使体育教学带 有过多的强制性,忽略或压抑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 培养和发展;或

6、过分强调“快乐”教学,忽视或减 弱对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和教育。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 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 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 要方式。 ”强健活跃的身体对培养强健活跃的头脑至关 重要。运动可以强化大脑“执行功能” 。 “执行功能” 是比较高级的思维,包括决策、多任务处理和提前 计划。研究还表明,有氧锻炼有助于心脏供给大脑 和身体更多的血液。更多的血液意味着更多的氧气, 拥有更多的氧气就会拥有更加健康的脑细胞。研究 还发现,运动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可以使人心情 愉悦

7、。因为人在运动时,大脑会分泌出内啡肽和脑 啡肽,正是这种物质使人产生奇特的快感,愉悦的 情绪。如果孩子能早早地养成对体育运动的爱好,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成年以后,他们更有可能成 为活跃健康的人。体育运动可使参与者提高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 即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基础。体育运动是竞争性的 活动,无论是个人单项运动还是多人集体项目,参 与者运动水平的高低、素质修养的好坏、人格魅力 的大小,都需要在竞争中通过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 通过自己的喜怒乐哀,展示出人的独立、自主的本 质内容,以个性优势获得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特定 环境中,参与者任何细小的情绪变化都可能导致巨 大的影响,赢得比赛或以失败告终。久而

8、久之,参 与者就能学会了解自己情绪的变化以及情绪变化可 能带来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 为,发展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目前,我国学校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渴望与同 龄伙伴交流,但当他们在一起时又常会有矛盾和争 吵出现,正是这种矛盾和争吵,使他们学会了实现 自我和关心他人。体育运动恰恰可以有效加速这一 过程。运动中不同学生的组合,各种形式的合作和 对抗性的练习与竞赛,使他们学会相互了解和协作, 体验着被助与助人的乐趣。一次次的经历,一次次 的领悟,使他们的心胸越来越开阔,心中装的不只 是个人,还有集体;关心的不只是自己,还有他人。 因此,擅长体育活动的学生更善于为人处世,他们

9、乐于奉献,极易融于社会。体育运动可使参与者感染和提高影响别人情 绪的能力,即关系管理,是情商高的外在表现。体 育运动中参与者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 活动,在活动中相互接触、切磋、合作、对抗、个 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际关系交流直接 与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由于运动兴 趣所致,比赛规则所限,赛事进程使然,参与者情 绪时而高昂、热情;时而低沉、沮丧,每个人是以个性优势凝结在集体中鲜活的自我,以自己的情绪 感染和影响着别人的情绪。 2、体育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 1998 年的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路易斯伊 格纳罗对 NO 在心血管系统中奇特作用的发现,证 明了规律运动对人体健

10、康的重要意义。研究显示: NO 能促使血管扩张并抑制血栓形成,使人体血液循 环得到改善。NO 的缺乏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 病,而补充 NO 可预防与逆转此类病症状态。不健 康饮食和久坐生活方式与 NO 缺乏密切相关,而健 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与 NO 产量及作用的明显增加有 关。路易斯伊格纳罗还是自己理论的积极实践者, 他在 3 年里跑了 10 次马拉松,而且每天坚持体能 运动 2 小时。几年下来,他不仅恢复了正常体重, 而且各项健康指标均好于运动前。3、体育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从事人类长寿研究的科学家提出:“通过锻炼 身体减慢心率,是延长寿命的重要途径。 ”一个正 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博

11、血量通常只有 600- 700 毫升,每分钟平均心率 80100 次;而优秀运 动员的心脏搏血量可达 13001400 毫升,平均每 分钟只跳动 5060 次。这样,平时不运动的人, 每小时心跳比正常运动者多 1200 次左右,一天要 多跳 28800 次,一年则要多跳 1051.2 万次。不运 动者心脏如此“疲于奔命” ,必然会过早劳损。由 此可知,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是身体素质和估量寿 命长短的重要依据。 五、体育于人,不仅是一种保持健康的方式, 它在身体和心理都给人以莫大的帮助。 首先,它可以帮助你提高毅力,其次,体育可 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内向的人变得开朗易相处,让人们的心更靠近,

12、容易产生健康的生活情 趣。 体育作为一种强力的运动,无论是在课堂上的 训练,还是在竞技场上的比赛,它都要求学生或运 动员挑战自己的体能,挑战自己的过去,挑战自己 的极限,要求学生或运动员咬紧牙关,抗衡对手, 坚持到最后一刻。我们看到,在 2000 年悉尼奥运 会上,每一项奖牌的获得无不与参赛选手们在长期 体育训练中所养成的顽强意志、坚韧不拔的品质密 切相关。当占旭刚奋力举起自己从未举起过的重量 时,当孔令辉咬紧牙关战胜世界强手瓦尔德内尔时, 当张军、高凌这对年轻的羽毛球选手毫无惧色地面 对世界排名第一的强劲对手时,当竞走选手王丽萍 以其耐力及毅力走至终点时此时此刻,让人激 动不已乃至终生难忘的

13、,正是运动员们那种自强不 息、永不言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信念。我国近些年来,由于独生于女的“独” ,孩子 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 制、坚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难得有培养的氛围和机 会,孩子从小被喂娇了、抱懒了、惯坏了,有的成 了“肥胖墩” ,有的成了“小豆芽” ,还有的成了 “药罐子”等,这与时代发展对人的强健体魄的要 求是格格不人的。因此,唯有进行强有力的体育运 动,让学生心智“苦” ,筋骨“劳” ,不断体验欢乐 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 会得以养成,也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 。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 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 在活动中让学生在“身体、心理、适应能力”方面 得到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