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知识体系整理(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09862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34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知识体系整理(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管理学原理知识体系整理(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管理学原理知识体系整理(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管理学原理知识体系整理(全)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管理学原理知识体系整理(全)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知识体系整理(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知识体系整理(全)(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学习管理学原理应注意的十个问题:学习管理学原理应注意的十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1、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1)由于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2)当你毕业后,你所面临的现实是:不是你管理别人,就是别人管理你。 2、管理学关心的内容是什么? 2、管理学关心的内容是什么? 如何在一个组织内,协调一致地、高绩效率地利用各种资源(资迅)来完成组织的目标和使命。管理学的焦点是组织如何有效的运作,如何取得很好的绩效。 3、哪些是资源(资迅)?3、哪些是资源(资迅)? 人力(工人、技术人员、办事员、经理、主管人员、企业家) 物力(机器、设备、厂房、车辆) 财力(资金、债券

2、、股票) 信息 资源投入 组织 产出 4、管理学有什么特点? 4、管理学有什么特点? (1)复杂性:是一门行为科学,研究人和与人有关的组织、环境,涉及人的心理、行为等 (2)观察性:类似于天文学和气象学,是一门观察分析的学科,观察者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结论不同。具有很多的学派。 (3)不确定性:涉及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观的(可控的)因素,也有主观的(不可控的)因素。还有许多是不确定性的因素。 (4)文化性:包含个人文化和组织文化(价值观、信念、期望、理想、态度、办事准则、思想方法) (5)科学艺术性:即是科学又是艺术,他具备科学的特点(客观性、实践性、真理性、理论性和发展性) ,也具备艺术的特点

3、(要用巧妙的技能、经验才能运用知识达到某种效果) ,学会了所有的管理知识,不一定能有效地进行管理。 科学是经过整理的知识,任何科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展知识。 科学应该具备明确的概念、 明确的理论和其他积累起来知识, 而这些知识是从假设 (假定某些事情是真实的) 、实验和分析发展而成的。 5、学习管理学时要注意什么? 5、学习管理学时要注意什么? (1) 实践性: 管理现象无法在实验室作出 (实验条件无法控制、 实验结果无法重复) ,搞管理必须到实践中去,或者说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创新性:管理学科没有绝对的权威,不要迷信权威。用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4、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新见解。 3(3)不可迁移性:管理学科中的许多结论是有前提条件或假设条件的(有些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 ,前提改变或假设不成立,结论改变,不能照搬。 (4)非唯一性:管理学科中许多现象是是没有唯一正确的结论,或是有多个结论。哪个结论正确,要根据具体实践确定。 (5)本土化:管理和文化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文化背景不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不同,中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知识需要移植,需要消化吸收,需要本土化。 (6)主观性:推论过程中避免犯后此谬论和合成推理的谬论 (7)经验性:有经验的人员学习管理同无经验的人员相比具有更深的体会,更容易掌握管理理论

5、。 6、通过学习要学到什么? 6、通过学习要学到什么? (1)一般的管理理论(概念、原则、规律、原理) (2)一般的管理方法(技能、技巧、技术) (3)别人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路、思想和方法 (4)发现别人的不足和缺陷 (5)从不同的或新的角度、思路、思想和方法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6)学会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独立思考的方法、技巧 注意两点: (1)不要有错误的观念(所谓错误的观念是指把国外企业的经验硬搬到国内企业,没有任何一个原则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工程上的原则比较有共通性,较不会出问题,但管理是因时因地而异,有许多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有多元化的思维。 ) (2)学到

6、老,用到老,管理的知识是学不完的,管理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学再多也会碰到问题,要有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信心,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7、通过学习要会做什么?7、通过学习要会做什么? (1) 应用 会自己做。掌握管理的技能,应用管理的理论,使自己会做 会指挥别人做。知道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知道该如何做,会指挥别人去做 (2)创新 会用新的思路、角度、方法去解决已发生的事情和问题 (3)探索 会用新的思路、角度、方法去探讨现在发生的事情和问题 如果把思考角度、思路、方法分为:已有的、新的 把事情分为: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发生的事情 则他们的组合就有 4 种不同的含义: 学习:用已有的角度、思路、方

7、法去分析过去的事情 应用:用已有的角度、思路、方法去分析现在的事情 4创新:用新的角度、思路、方法去分析过去的事情 探索:用新的角度、思路、方法去分析现在的事情 我们的追求就是得到更好创新内容,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8、教师课堂上讲授内容? 8、教师课堂上讲授内容? (1)问题的主要框架或结构,使学生对问题有一整体认识 (2)一般的理论、方法(概念、原则、规律)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优缺点 (3)别人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角度 (4)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 (5)学习中的难点、重点、要点 (6)我国管理实践中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热点问题和议题 (7)国内外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方向、进展、概况 9

8、、学生课堂课后如何做? 9、学生课堂课后如何做? 课堂上如何做: (1)思考: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新观点、新思路、新角度、新方法等) (2)参与: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勇于发言、畅所欲言 (3)讨论:集体讨论、阐述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广泛吸收 (4)尊重:相互尊重:行为上的尊重(不迟到、早退、歧视) 语言上的尊重(平等、非情绪化、非攻击性) 允许不知 (5)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双向交流、双向补充、双向提问和回答问题) (6)追求:教师给学生的,学生想要的是答案?问题?思考过程? 课后如何做? (1)注意能力培养(积极发言:提高表达能力,提高听别人意见能力)

9、(2)观察。会用管理的眼光观察问题、发现问题 问题管理问题管理理论问题 管理实践问题 管理方法问题 (3)思考。思考最本质的问题 表面的问题?下面的问题?本质的问题 (4)参加活动(社团活动、参加协会、学会等) 10、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什么不同点? 10、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什么不同点? (1)教育的重点不同: 中学:应试教育,培养考生,课程少。 大学:素质教育,培养复合性人才,鼓励涉及不同学科领域,课程多。 (2)教科书不同 5中学:教师按教科书讲授,讲授内容全在教科书中, 大学:教师讲授以教科书为主,以其它书为辅,同时指定大量的参考书和文章。 (3)教师授课方式不同 中学:连贯式的讲授,

10、讲的非常详细,每一个细节都讲到,有的地方反复强调。 大学:跳跃式的讲授,讲的较粗糙,主要讲框架、难点、要点、方法、思想等。(4)教师授课内容不同 中学:教科书内容全部讲到,一堂课只涉及几页内容,一般不需要自学 大学:教科书内容部分讲授,一堂课涉及十几或几十页的内容,有些需要自学 (5)学习的目的不同 中学:掌握知识,要求死记硬背,记住每一个细节, 大学:掌握学习的方法,开拓思路,了解思路、方法 (6)对学生的要求不同 中学:强制自习、做大量的作业、反复练习几门应试课程,教师逐个批改作业 大学:自觉自习、作业少但阅读多,教师部分或集体批改作业 (7)学习地点不同: 中学:各门课程和自习都在固定教

11、室上。 大学:各门课程在不同的教室上,无固定教室,自习靠自己找地方。 6知识框架 管理导论 计划与决策 组织工作 领导工作 控制工作 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管理主要思想及其演变 管理者的分类与技能 管理的职能 组织环境分析及战略 决策的原理与方法 计划的类型与程序 组织设计概述 组织设计的基本问题 几种常见的组织形式 人员配备 组织变革 领导与领导者 人性假设与领导风格 激励理论与应用 组织中的沟通 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制定控制标准 衡量实际工作 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7第一部分、管理导论第一部分、管理导论 (一)管理概念与性质(一)管理概念与性质 管理的几种解释 定义: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

12、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 控制,以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没有自己的目标。它是保证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管理由许多活动构成,它们构成了管理的职能 4 层含义 管理是可以检验的。管理工作需要运用各种资源来实现目标 管理受一定环境限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方法 个人能力有限,个人需要无限 存在理由 目标或使命的驱使 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 人的集合体 特征 有目标或使命(共同的、不同的) 有一定的架构 业务(作业)活动 运用资源 主要活动 完成使命和目标 管理活动 配置资源 微观:实现目标的手段,组织越庞大。活动越复杂

13、,越需要管理 重要性 宏观: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技术:资源的优化 与技术的关系: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 管理:资源的配置 作用:通过他人并使他人与自己一道实现组织目标 自然属性 二重性 性质 社会属性 科学:客观性、真理性、理论性、发展性 理论、原则、方法 科学性与艺术性 艺术:实践性、经验性、不确定性、创造性 技巧、技能、经验 营利性组织:工业公司、商业企业、银行 应用 非营利组织:政府、军队、学校、公众组织 8(二)管理主要思想及其演变(二)管理主要思想及其演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 科学管理(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古典管理思想 一般管理(法约尔、一般管理原理) 组织管理(韦伯、行政管理理

14、论) 人际关系理论(梅奥及霍桑实验) 行为管理思想 人际关系理论后 管理过程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系统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组织文化学派 系统管理思想 几种重要的现代管理思想 权变管理思想 定量管理思想 1、 泰勒的研究过程 2、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3、 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4、 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5、 三种古典管理思想的区别及共同点 6、 行为科学与古典管理的区别。 系统管理思想: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重视研究环境和情景因素 系统的含义:资源、转化、提供产品和劳务、反馈;权变管理思想:相机而宜、随机应变、随机制宜

15、;定量管理思想:运筹学、电子计算机等 9(三) 管理者的分类与技能 (三) 管理者的分类与技能 含义: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并存 管理与作业的区别 管理者也可单于参与部分作业工作 管理者主要工作是使他人完成作业工作 高层管理者 负全面责任,制定总目标、 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 按所处 中层管理者 层次 执行高层的决策,监督基层的工作, 注重日常管理 基层管理者 给作业人员分派任务, 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 生产经理 分类 营销经理 专业管理者: 人事经理 负责管理某一类活动 财务经理 研发经理 按领域 公司总经理 综合管理者: 地区经理 负责全部的活动 事业部经理 技术技能: 使用技术、知识、工作程序完成任务的能力 技能 人际技能: 要求 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共事) 概念技能: 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认识环境、事物相关性) 10(四)管理的基本职能(四)管理的基本职能 任务:保证组织既定目标的实现 内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