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课程课件汇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098518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91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经济学课程课件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14页
卫生经济学课程课件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14页
卫生经济学课程课件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14页
卫生经济学课程课件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14页
卫生经济学课程课件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经济学课程课件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经济学课程课件汇总(9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经济学,课程总体内容安排, 绪论 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价格 市场和政府在卫生服务领域中的作用 卫生筹资和卫生总费用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卫生人力资源分析 医疗保险与医疗保障体系, 卫生机构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 卫生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 卫生事业单位预算与管理 卫生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 卫生经济学评价 卫生经济政策分析 药品经济学基本理论,推荐的参考书目,1.程晓明,罗五金主编。卫生经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第一版2.吴明主编。卫生经济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2第一版3.魏颖,杜乐勋主编。卫生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管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

2、2第一版,第一章 绪论,1.卫生经济学的概述 2.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5.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6.卫生经济学研究与卫生改革 7.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第一节 卫生经济学的概述,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现实中的矛盾 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问题的出现 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以满足人类不同的欲望解决方案 选择(资源的配置),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选择的实质就是资源的配置。 选择包括三个问题: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什么是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卫生经济

3、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即如何有效地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国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第二节 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国外卫生经济学发展回顾,1.早期的卫生领域经济问题研究 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试图计量人的生命价值。 19 世纪,爱德文查特维克认为经济学家应将对人的投资看成是对资本的投资,是对生产力的投资;改善卫生条件是一项很好的投资。上述的人的生命经济价值的思想发展为现在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题目为医疗经济

4、学。,2.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产生和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 1951年的美国卫生经济学会,六篇文章讨论卫生经济学问题。缪尔达尔是研究健康在经济上的重要性的第一位经济学家,其发表的卫生经济问题是卫生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之一。, 60年代,卫生经济学显著发展。1962年和1968年,美国两次学术讨论会;196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莫斯科主持第一次世界性的卫生经济学讨论会,发表健康与疾病的经济学会议纪要,标志着卫生经济学的形成。 70年代,卫生经济学进一步发展。1996年5月,第一届国际卫生经济学会在温哥华召开。卫生经济学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5、,3.国外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卫生总费用研究 卫生保健制度研究 卫生服务内部市场研究 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研究 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卫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二、中国卫生经济学发展回顾,1.中国卫生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卫生经济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1)孕育与诞生阶段医院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孕育其产生;1983年在广州召开第一届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会,标志其诞生。,(2)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学者、专家和实践者在理论和学术上的探讨;论文和书籍的出版。(3) 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1年6月中国卫生部

6、与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共同成立“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1994年9月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举办“海峡两岸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2.中国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关于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研究 卫生事业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卫生服务中市场与政府作用的研究 关于健康保障制度的研究 关于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卫生筹资研究 关于卫生总费用研究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 关于卫生服务提供者行为规范的研究 卫生经济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第三节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具体的包括:1.研究卫生资源的开发2.研究卫生资源的筹集和合理分配3.研

7、究卫生资源的最优使用4.研究卫生服务产出的评价5.研究健康保障制度6.研究卫生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 将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社会效益当作卫生经济学研究工作的第一准则。,第四节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经济学分析方法,(一)两类 1.实证经济分析 2.规范经济分析(二)常用的两个基本工具 1.最优化技术 2.均衡技术(三)常用的方法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二、系统分析方法,(一)依据 卫生服务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二)具体的方法 1.投入产出分析 2.需要、需求和供给分析,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一)具体的理论和方法 1.生产函数理论 2.供求价格理论(二)具体应用时的关键点 1.满足既

8、定的假设前提 2.经济理论和经济方法是否适用和适用的程度,第五节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一、卫生服务市场市场理论-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市场的构成:市场活动的主体(需方与供方)和市场信号(价格) 市场机制: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 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二、卫生服务提供体系 卫生服务提供体系:不同特征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卫生机构) 是各种卫生服务的资源基础和前提条件,三、卫生资源的筹资、分配和使用 筹集渠道和筹集水平 分配方式、流向和结构 使用效率和效果四、卫生经济学评价 对卫生资源投入效果和效益的评价 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五、医疗保障制度,六、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 卫生机构产权制

9、度改革 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完善 卫生机构管理、人事、分配、成本控制等制度七、药品经济学 新型边缘学科 药品市场、药品费用、药品成本和价格、药品政策等,第六节 卫生经济学研究与卫生改革,一、卫生改革与发展推动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 卫生改革的深化需要以卫生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必须以市场经济理论为理论依据 卫生经济学研究向实践靠拢二、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 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对卫生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卫生改革与发展,第七节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卫生经济改革的取向 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职能 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 医

10、疗机构的分类管理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服务提供体系 医疗费用控制 药品问题 农村卫生发展 城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第二章 卫生服务需求,1.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 2.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3.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分析 4.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分析 5.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6.卫生服务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一、需求的概念,(一)物品的分类1.自由物品:数量富有、不需花费任何代价就能自由取得的物品 2.经济物品:数量稀缺、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获得的物品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指经济资源的有限或稀缺。 卫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类特殊物品,即服务。,(二)

11、需求的概念和形成条件1.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2.需求的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 消费者的购买愿望 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二、卫生服务需求,(一)卫生服务需求的形成1.消费者存在健康问题(利用卫生服务的愿望) 2.消费者具有支付能力(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通常用消费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来衡量。,(二)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1.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价格、保障状况、收入水平、卫生服务效果、消费目标和偏好)2.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

12、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影响个人需求的所有因素和消费者数量),三、卫生服务需要,1.狭义的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卫生服务量。通常由医学专业人员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2.广义的卫生服务需要:包括由消费者个体认识到的需要和由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 表2-1显示:个体与医学专家对卫生服务需要的确定。两者有时是一致的(A和D),有时是不一致的(B和C)。,表2.1 个体与医学专家对卫生服务需要的确定,四、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

13、务需求的区别和联系, 图2-1显示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关系。I:没有认识到的需要机体出现了健康问题,但个体没有认识或感觉到,不会去利用卫生服务。 II:认识到的需要但因各种原因(自感病轻、经济困难、交通不便、服务质量差、服务态度不好等)而没有转化为需求。III:需要=需求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医生从专业的角度认为有必要提供卫生服务量,构成卫生服务利用的主体。IV:没有需要的需求如医生创造或诱导而来的需求,是没有必要的需求。,图2.1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区别及联系,五、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的政策意义, 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的政策意义在于它们可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 根据需要配置卫生资

14、源: 由于需要与价格无关,有可能因支付能力的影响而导致所配置的资源利用率不高,即所配置的资源量大于实际使用量,资源呈过剩状态。 根据需求配置卫生资源: 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一部分人因支付能力的问题利用不起卫生服务,导致卫生服务分配公平性的降低,并影响到低卫生服务支付能力人群的健康。,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一、消费者信息缺乏, 理性的经济人:消费者充分了解信息 (产品或服务的种类、价格、质量、功能或效果等) 提供服务和消费行为同时进行,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缺乏 卫生服务的特殊性(高专业性和高技术性):消费者不了解需要和利用什么样的卫生服务;不了解卫生服务的价格水平;无法判断质量和效果,

15、二、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消费者信息的缺乏,导致在卫生服务的选择上,提供者(医生)拥有主权地位,作为消费者(患者)的代理人为患者选择服务,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被动接受医生为他们所选择和提供的服务 消费者因病伤或痛苦到医疗机构就诊,是为了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甚至是为了挽救生命,带有求助心理,对医生形成依赖性 卫生服务的供需双方存在救援与被救援的关系,卫生服务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并不存在平等的交换关系,三、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消费者消费一般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或效益只有消费者本人享受到。 卫生服务的利用不仅使消费者受益,消费者之外也受益。,四、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个体差异带来的疾病

16、表现非常复杂,卫生服务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很难预测具体的患病时间,疾病的类型,疾病的严重程度,需要卫生服务的类型和数量。,五、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难以预测到的、突发的重大疾病风险,很多个体及家庭难以应付高额的医疗费用。 需要通过消费信用(如医疗保险)来解决医疗费用的支付问题。 卫生服务费用通过政府、社会、保险和个人共同来支付。,第三节 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分析,一、卫生服务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需求法则)认为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卫生服务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卫生服务服务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用表格来表示,称为需求表(表2.2);用函数来表示,则为需求函数;用曲线来表示,则称为需求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