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098499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山中学平山中学 20162016 年春季高二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年春季高二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班级:_ 姓名:_ 座号:_ 一、古代诗文阅读(一、古代诗文阅读(3838 分)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一)名篇名句默写(1010 分)分) 1.(1)叶上初阳干宿雨,_,_。 (苏幕遮 ) (2)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_,_,自然之理也。 (伶官传序 ) (3) 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_,_。 ” (4) 阿房宫赋用“_,_”给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 (5) 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 ”

2、(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3 题。赠卖松人赠卖松人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于武陵,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 于卜中,存独醒之意。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 2.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3.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1717 分)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 47 题。 (一)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

3、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 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 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 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 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 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

4、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选自归有光项脊 轩志 ) (二)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 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 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 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 ,即熟读, 无一字龃龉,乃喜。 (选自归有光先

5、妣事略 ) 【注】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4.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凡再变矣 再:两次 B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终,整 C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遗:遗失 D遇僮奴有恩 遇:对待 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B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C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D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 ) (3 分)A两篇选文在内容上都追忆了母亲,在写法上都运用了直接描写,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描写感 人至深。B选文(一)围绕“亦多可悲”一句具体展开,选取家庭琐事,用朴素的白描式的语言深情 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和祖母。 C选文(二)名为“事略” ,而所记之事,却相当之细。写母亲半夜叫我背书,这个细节道出 了母亲严以教子。 D归有光在轩中关门读书,闻足音而辨人,这不但写出了日常的细微感觉,也展现了一个耐 得住寂寞的读书人形象。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

7、阅读(3434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涵养我们的涵养我们的“精神道统精神道统” 一位诗人说过, “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诚然,物质财富可以满足生存,但 是精神庙宇才能安放心灵。一个国家,要有共同捍卫的信念天空;一个社会,要有一起坚守的核 心价值。每一个人,在满足口腹之欲后,也深沉呼唤更加富足而充实的人生。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信仰,否则社会上什么恶性肿瘤都会长出来” ,有志之士的呼吁, 折射出我们时代的精神需求。如车轮围绕中轴才能转动,苍鹰振动双翼才能飞翔,社会拥有核心 价值观,才能产生具有凝聚力

8、的强大磁场。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现是 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的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和行为操守。 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精神道统” ,人们得以从中寻求生命意义,寄托终极关怀。 中华文化向来崇德尚义,孔子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追求“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 。5000 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敬畏, 也有“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理想情怀。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 ,孕育出中华 儿女穷不失义、迭不离道的价值取向,已迭达人、兼善天下的行为方式。 时至今日,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

9、济体。然而,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拜金主 义在一些人那里颇有市场,一些传统道德价值受到挑战,一些价值底线被弃守。 “宁愿坐在宝 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欲追求,毒奶粉、地沟油带来的良心失守如果利益的巨浪吞噬价值关怀,那么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尽头,必然是良知的出局和信任的崩塌。 在哲人看来,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原则的政治,这是 现代社会的最大危机。一些经济学家更看重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力量,认为“没有诚信、同情心这 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的确,缺少自由平等,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 巧取豪夺的原始丛林;没有公正法治,现代社会也可能堕落

10、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今天,随着物质财富不断累积,富裕起来之后的价值追问,更加峻切地摆在国人面前;涵养 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 ,同样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出国旅游,能否用自己的行为展示一个大国 的文明?汽车时代,能否遵守规则,让社会多一份法治意识?网络普及,能否尊重隐私,向他人 释放出诚信和友爱?从这些点滴努力中,一个人能够获得自我升华,一个国家何尝不能实现从物 质现代化向精神现代化的飞跃? 总有一种情怀,能够让人超越争名逐利;总有一种追求,能够让人舍弃一时得失;总有一种 感动,能够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的力量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物质丰裕的 时代,精神的星光则能照耀我们走得更高

11、更远,去拥抱一个更加丰盈的人生,收获一个更加强大 的中国。 (选自 2014 年 4 月 9 日人民日报 ) 8.下列关于“精神道统”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属于精神道统这个范畴。B精神道统以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为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 理习性、行为操守。C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只有人人去努力,讲文明,遵守规则,尊重隐私等,方能获得 自我升华。D悠久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影响下,孕育中华儿女崇德 尚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9.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说“精神的星光

12、能照耀人们走得更高更远”的一项是( ) (3 分)A近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行善时,和受灾群众一起手举 200 元捐款 合影,这高调行善,甚至“暴力慈善”的行为显得格外的耀眼,甚至显得另类。B苏州公交上一男子吃瓜子乱丢,旁边的西装男进行劝告,争执中西装男捏了小伙的脖子, 瓜子男情绪激动,语言轰炸连续七分钟并扯衣服不让西装男下车,公交司机和乘客劝架无果,最 终西装男忍无可忍暴打瓜子男。C四川成都 49 路公交车上,一名 63 岁老人为抢座位,坐到一穿短裙的青年女子的腿上,并 在该女子让座后因言语不和扇其耳光。D12 月 19 日,沈阳大爷王福顺在人行道上被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撞倒

13、。男子停车询问大爷是 否需要就医,大爷称“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走吧” ,然后一瘸一拐离开了现场。 1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中华文化向来崇德尚义,孔子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追求“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 。儒家思想关于“义”的观点态度可以证明这一点,B中国今天的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与缺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息息相关。C现代社会的最大危机是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原则的 政治。D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 ,一个人能够获得自我升华,一个国家也能实现从物质现代化 向精神现代化的飞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4、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屠呦呦一一用小草改变世界屠呦呦一一用小草改变世界 屠呦呦,1930 年 12 月 30 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宋代朱熹注称, “蒿即青蒿也”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 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正是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 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考大学时, 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

15、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 1951 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 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 学 4 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 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 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 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 差,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党的“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 的政策,遂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1956 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 药物半边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这两 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1959 年,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