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年语文中考论语八则复习课件

上传人:shuim****xiang 文档编号:5709463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5年语文中考论语八则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2015年语文中考论语八则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2015年语文中考论语八则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2015年语文中考论语八则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2015年语文中考论语八则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5年语文中考论语八则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5年语文中考论语八则复习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知道下列成语吗? 不亦( )乎 温( )知新 ( )而好学 不耻( )问 学而不( ) ( )人不倦 举一( )三 择( )而从,乐,故,敏,下,厌,诲,反,善,熟记,1、孔子是 时期 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 , 学派的创始人。 2、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鲁国,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春秋,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

2、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孔子成就,半部论语治天下。(宋朝宰相)赵普,论语儒家的经典,道德的规范,论语介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问答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假字,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知:通“智”,智慧。 识:通“志”,记住。,积累文言词汇,时:按时。 愠:恼恨,怨恨。 可:可以。 以:凭借。 故:旧知识。 罔:迷惑而无所得。 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厌:满足。 举:提出。 隅:

3、方角。 师:老师(值得学习的人),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什么打算?,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时习之,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不亦乐乎,表示顺接,表示转折,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类:,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

4、而不厌,学习体会,学习方法 个人修养 学习态度,课堂检测,一、给下列加线字注音:论语 愠 罔 殆 默而知之 哉 不亦说乎 诲,二、解释句中加线的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三、填空,1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 体散文,是记录 的书。(2)孔子,名 ,字 , 时 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3)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江西南昌中考题) (4)论语中告诉我们正确对待别人优缺点的句子是_,_。(福建宁德市中考题) (5)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温州中考题) (6)_ 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南通中考题),教师寄语我们学习完论语八则这节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把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作业,默写论语八则。 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