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开题报告评审表(范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09302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财经大学开题报告评审表(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津财经大学开题报告评审表(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津财经大学开题报告评审表(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津财经大学开题报告评审表(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津财经大学开题报告评审表(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财经大学开题报告评审表(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财经大学开题报告评审表(范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天津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评审表开题报告评审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方向: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时间:指导教师:天津财经大学 MPA 教育中心年月2论文题目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以天津市促进科技“小巨人”发展为例一、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一、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一)研究背景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据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发布的中国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报告(2012)统计,截至2011 年底,全国工

2、商登记实有企业 1253.1 万户,个体工商户 3756.5 万户,其中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7%。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其中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源于或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创新

3、意识较强,一般处于产业链高端,资产利润率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能够大量吸纳高端人员创业和就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生力军。2010 年,天津市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启动实施了“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社会就业特别是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就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天津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

4、战略意义。为此,政府必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3(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由科技人员办和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简而言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2010 年天津市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了“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是提高

5、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天津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到 2015 年的发展目标: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规模发展到 3 万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 1500 家,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 100 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100家,培育科技特派员队伍 1000 人、创业导师 1000 人,聚集形成创新药物、半导体照明、绿色电池、智能无线传感网络等 20 个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企业总数达到 1.65 万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 55%,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必须为企业发

6、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纵观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有所欠缺。(三)研究目的及意义。科技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相关的法律政策,推动本国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所有的方法中,财政、税收政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个论文选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是: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各位学员请根据自己论文总结阐述)(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各位学员请根据自己论文总结阐述)1.1.通过总结我国在

7、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方面的总体情况通过总结我国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方面的总体情况,4和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和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进一步研究财税政策对促进微观经济实进一步研究财税政策对促进微观经济实体发展的作用机制。体发展的作用机制。2.2.收集并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应数据资料收集并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应数据资料,从微观层面研从微观层面研究财税政策的作用机制究财税政策的作用机制、传到路径传到路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从而力争找到提高从而力争找到提高财税政策实施的整体效果,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8、财税政策实施的整体效果,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3.3. 以天津为主要研究对象,特别是以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部以天津为主要研究对象,特别是以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部分典型案例分典型案例, 挖掘财税政策实施中的共性问题和特色做法挖掘财税政策实施中的共性问题和特色做法, 总结普适性的经验总结普适性的经验,可以为其它地区提供政策借鉴可以为其它地区提供政策借鉴,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为推动科技型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帮助。(四)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外的研究概

9、况。早在二十世纪前叶,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众多学者投入到此方面的研究当中。(1)政府政策推动创新的角度:20 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Schumpeter)1912 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 ,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新的组合”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使经济从一个均衡状态向另一个均衡状态的移动, 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此后,新熊彼特主义者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hristopherFreeman)1987 年在其著作技术政策与管理绩效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认为“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对技术创新起重要作用

10、” ,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应该通过公共政策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通过这个创新生态,最大限度的聚集国内外优势研发资源, 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成果。 纳尔逊 (Nelson,1993) 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用于资助自主创新的国家制度体系,指出:现代国家创新系统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技术创新因素,也包括研究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和政府机构。(2)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的角度: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罗默(P.Romer,1986,1990) 、卢卡斯(Lucas,1985) 、巴罗(Robert J. Barro,1990,1992)为代表的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长期增长是由一

11、系列内生变量(创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决定的,这些内生变量对政策(特别是财政政5策)是敏感的,并受政策的影响,政府的干预政策将扶持技术研发与创新。巴罗(1990)更是把“公共部门”引入具有不变规模收益的“AK”内生增长模式中,结合知识的外溢性,提出了一个以政府支出为中心的内生增长模型。(3)税收政策影响企业家创新行为的角度:Gordon(1998)指出相对于个人所得税率较低的公司所得税率将会鼓励企业家承担风险的行为。Cullen &Gordon(2002,2007)通过 19641993 年美国数据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税收体系对于企业家活动的潜在效应,并指出高税负将对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带来极大的负

12、面影响。Gentry & Hubbard(2000)的研究证明,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率将会削弱企业家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利于经济中“破坏性”创新活动的发生。(4)财税政策鼓励企业研发的角度:CZarnitzki、Hanel、Rosa(2005)通过对加拿大企业的研究发现, 税收抵免对企业的研发活动决策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增加税收抵免接受者的创新产出。Davidetal(2000) 、Hail(2002)认为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企业研发支出水平较低,因此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援助或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企业的研发行为。Cozzi & Impullitti(2009)构建了一个增长

13、模型,解释了英国政府对科技方面的公共支出刺激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并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积累。2.国内的研究概况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开始简单地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课题攻关和成果转化,逐步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力军,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也从立法上确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地位,1996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 2002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构成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和政府支持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有:(1)市场失灵与

14、政府职能的角度:刘小川(2006)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财政分析,认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边际投入,将会产生很大的收益 (包含现期收益和未来收益) ,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政策和直接资源配置来实现政策目标。唐瑞娟、黄永忠(2010)认为由于企业创新存在“市场失灵” ,且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这两方面都需要政府对企业创新进行干预,政府应从加6大财政投入、提高税收优惠、扩大政府采购三方面着手构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刘丽娜(2010)认为,政府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等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 切实改善中小企业创业、 融资、 技术创新等公共服务环境。(2)现有财税政策实施效果的角度:贾康(

15、2009)认为,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应当由消耗型转为循环型, 并与市场机制兼容, 形成公司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才可以持续。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方面,孟艳(2007)认为,对最需要进行扶持的研制开发阶段的税收支持缺乏力度,现有的政策安排只是起到了降低企业纳税负担的效果, 没有较好地发挥税收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的导向、激励作用。马海涛(2010)认为,在政府采购的评标过程中,应当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价格扣除,使其增加市场竞争度。(3)不同地区和国家经验借鉴的角度:章为民等(2009)通过对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认为, 政

16、府创新基金应定位于支持科研成果形成产品,实现产业化,并走向市场,应主要支持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邵龙江(2007)总结了中关村的经验,即政府一定要对资本市场有引导作用, 吸引银行与担保公司, 主动替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 体现政府的宏观导向职能。张蕾(2009)认为资金短缺是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拓宽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两方面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曲顺兰、谢元涛(2008)从财政援助和税收优惠两方面分析了美、英、法、日等国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我国应从加大政府投入、 建立引导型税收支持体系、设立政府专项自主计划三方面构建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从宏观层面看,主要集中于通过财税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弥补市场失灵,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从微观层面看,财政政策的作用点主要围绕融资担保、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深入的研究论证:(1)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各项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但这些政策如何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