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09023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 ) 的基本单位。,繁殖,复习:,自然选择怎样影 响种群基因频率?,(1)根据前面所学的你能做出假设吗?,探究活动(四)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s,s,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探究活动(三),2)现在我们用数学方法来讨论一下桦尺蠖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10% ; Ss20%; ss7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以后的几年内,桦尺蠖种群每年的基因型

2、频率与基因频率是多少呢?,70.7%,26%,29.2%,14.7%,56.1%,60.9%,26.1%,73.9%,29.3%,13.1%,升高,降低,(3)在这个探究实验中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浅色个体的出生率有影响吗?,(4)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变黑的环境使控制浅色的s基因频率减少, S基因频率增加。,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表现型)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原因:淘汰不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 结果: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结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6.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的两个变种尺蛾的数量比。这些变产生的原因是 A灰尺蛾迁离,黑尺蛾迁入 B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 C自然选择作用 D人工选择的作用 7.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如有跑得快的,有跑得慢的。它说明生物具有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生物进化的 。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样,食物、环境对狼起了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

4、。,变异,原材料,选择,方向,定向的,C,基因频率改变后的桦尺蠖是否形成了新的物种?如何判断物种?,(一)物种的概念 P.119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例如:全世界的人都是一个物种,所有人都生活在地球上,无论白人与黑人或黄种人结婚,都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二)隔离的概念,马,骡,驴,X,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没有生殖能力。,可见,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互相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此现象谓生殖隔离,(一)物种的概念 P.119 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二、隔离与物种的

5、形成,1.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二)隔离的概念,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猎豹,雪豹,华南虎,东北虎,(一)物种的概念 P.119 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2.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二)隔离的概念,3.隔离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生殖隔离的类型,受精前的生殖隔离生态隔离: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不同 生境内,造成不能交配。如体虱和头虱。

6、季节隔离:因交配或开花时期发生在不同的季节造成 的隔离。如大西洋鲱鱼有些在春季产卵,有些在秋季产卵行为隔离:不同物种间两性求偶或交配行为不同,因 而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交配。机械隔离(形态隔离):不同种群的生物因生殖器官的 大小和形状不同,使交配无法进行。如一些植物的形态不 同,不能受粉。配子隔离:个体间可以交配或受粉,但不能发生受精 作用。如一种植物的花粉在另一种植物的柱头上不能萌发 或萌发后花粉管生长缓慢等。,生殖隔离的类型,受精后的生殖隔离杂种不活:不同种生物间交配、受精后,形成的杂种 胚胎不能正常发育,或杂种后代出生后能够生活一段时 间,但在生育年龄以前就会死去。杂种不育:交配后能够产

7、生正常、成熟的杂种后代, 但杂种后代却不能生育。例如: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能 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杂种败育:形成的杂种后代不育或生活力下降。例 如:树棉和草棉之间能够杂交,并形成健壮、可育的F1, 但F2的种子不能萌发,或萌发后长出的幼苗很瘦弱,不久 就会死亡。(F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了),(三)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种地雀的形成,讨论:p.120,地理隔离,突变 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生殖隔离,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几种地雀,因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比较常见,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原始地雀,不同种群,不同变异类型,形成新物种,地雀的多样性,(

8、一)隔离的作用,隔离是把一个种群分成许多小种群的最常见方式,隔离使种群变小了,因而基因频率可以由于偶然的因素而改变,再加上不同环境的选择,使各小种群基因库差异越来越大,出现基因交流受阻的现象,这样就可能形成新的物种。,:导致物种的形成,(二)物种的形成方式,1.异地物种形成方式: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2.同地物种形成方式: 例如:多倍体植物的形成,总结,现代生物 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 基因重组,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隔离,物种形成环节,决定进化的方向,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的鉴定标准,一般认为,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够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鉴定物种的标准包括形态学标准、遗传学标准、生态学标准和生物地理学标准等。在分类上主要以形态学标准为依据,通过比较形态上的相似程度来鉴定。在遗传学和进化论中主要以能否自由交配为标准。凡属于同一个种的个体,一般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可育的后代。此外,有时还以生态要求是否一致(生态标准)、分布范围是否一致(生物地理学标准)作为鉴定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