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玲《参观三明市博物馆有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089906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巧玲《参观三明市博物馆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李巧玲《参观三明市博物馆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巧玲《参观三明市博物馆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巧玲《参观三明市博物馆有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参观三明市博物馆有感2013 年 5 月 19 日,管理学院组织了全体党员到三明市博物馆参观学习,增强我们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爱国爱乡的情怀。而我作为一名党员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在客家祖地展厅,回顾了汉晋时期,随着中原汉族人民大规模南迁与闽越等原住民相融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客家民系,我深刻感受到了三明境域深沉的历史根基,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系方言、奇异的乡土民俗。博物馆中的红色三明展厅,借助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通过历史实物、模拟场景、主题沙盘等形象逼真地再现当年红军英勇斗争的事迹和场面;大家认真倾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当年红军英勇斗争的事迹,切身体会三明人民敢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爱国爱乡的

2、强烈情怀。 在崛起的三明展厅,见证了三明各项事业的发展;规划馆则运用现代数码、3D、动漫以及多媒体技术,将三明发展理念逐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参观活动中,我们积极与博物馆人员交流。通过展厅讲解、讨论及现场交流等形式,对三明这片土地有了别样的热爱,我们要学好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第二故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印象最深的是那口古井, 古井本身并不会说话, 它默默无闻, 日复一日地分泌出大地的乳汁。然而, 对于城里人来说, 须臾不可缺的正是这些古井。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 “人以水为天”。井水, 如同空气、阳光一样, 同样是生命之源。人类在不会用火之前, 就已经知道喝水了, 何况天降大雨, 山泉汇流,

3、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在古代, 井之重要是代表“后土”的, 即大地之神灵。祭天用璧,祭地仍用宗。宗的制法, 即取象于凿井, 为外方内圆(孔)的长筒 。井的开凿, 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而面对与现代文明如影随形的旧城改造, 一口一口古井的消失, 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从今来说, 井的消失或许是一种进步, 但同时井所给予人的磨炼与启迪也丧失了。回顾二十世纪, 人类发达的生产力,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经济, 上天有飞船, 深海可游弋, 从基因移植到克隆技术, 从能源革命到信息革命, 人类在征服自然方面的成功一个接一个; 但在社会、经济、文化极度繁荣的同时, 有识之士正清醒地看到, 森林正在支离破碎, 大气出现空洞, 土地严重退化, 物种日益锐减, 水资源短缺匮乏, 黄河断流当处于生态文学作家徐刚所言的那样:“面对精美包装的饮料, 却没有了洁净的水; 走进现代化的厨房, 却思虑着蔬菜上的农药; 安装了空调, 却不再有清新的空气; 装修了房间, 却找不到自然的山光水彩”时, 我们还会有愉快的笑容吗?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感触颇多,今后在学生生活中我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走出社会做铺垫。12 市销专升本(2)班李巧玲 20120381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