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工作主要做法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57087164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治理工作主要做法工作总结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治理工作主要做法工作总结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治理工作主要做法工作总结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治理工作主要做法工作总结汇报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治理工作主要做法工作社会治理工作主要做法工作总结汇报总结汇报材料材料多年来,我区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精神并按照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领域做了大量的、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源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此,我们围绕真正搞清楚“四个什么”,呼应群众诉求,加强源头治理,促进和谐稳定,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会和做法是:1、必必须须聚焦痛点,搞清楚人民群众聚焦痛点,搞清楚人民群众“怕什么怕什么”。 。在多年来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曾多次和群众聊起“怕什么”的话题,不少群众直言,最怕生病,尤其怕生大病。普通群众家庭

2、一旦有人生大病,就很容易因病致贫,也很可能陷入深度贫困的境地。这些群众大多生活在“贫困线”,甚至是挣扎在“生死线”,客观上已经成为全区最弱势的群体,因病致贫已经成为群众生活中的痛点。为此,早在 X 年,我区就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支出型深度贫困家庭救助机制,对深度贫困家庭救助工作提出了“病者”保医疗、保生活, “学者”保学业、促就业的目标要求,力求让深度贫困家庭生活有保障、精神有依托、家庭有希望。至目前,我区已建立总额达 X.X 亿元的特困帮扶基金,从机制上保证了救助资金的固定来源。开展深度贫困救助以来,全区累计为 X 余户次深度贫困家庭发放帮扶资金 X 余万元,去年单户最高救助金额达到 X 万元。

3、同时,为从根本上帮助特困家庭脱困,我们建立了深度贫困家庭子女及孤儿就学就业数据库和爱心企业数据库,对贫困家庭子女实施就学就业帮扶,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目前,加入区爱心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已超过 X 家,获得就业帮扶的应届生达到 X 人,深度贫困家庭子女无一人因上学费用问题而辍学。2、必必须须找准支点,搞清楚人民群众找准支点,搞清楚人民群众“信什么信什么”。 。实践不断地告诉我们,在加强源头治理、化解重大社会矛盾的过程中,信任是撬动群众对我们工作理解、支持和配合的有力支点。群众信“说”更信“做”,对待群众, “说的多不如做的多”, “说的快不如做的快”, “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去年 X 月,

4、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区与兄弟单位一起展开了自 X 年“X.X”重大群体性事件以来停工已达 X 年多的“锡东垃圾电厂”复工的群众认同工作,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矛盾、面对周边村民的强烈疑惑、面对部分群众的对立情绪、面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面对“X.X”事件的深刻教训、面对国内同类电厂的严峻形势、面对无成功先例可循的客观现实,怎么办?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并基于平时工作的经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取得群众信任,才能顺利开展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呢?我们首先根据平时掌握的群众诉求,全面系统地考虑好应该为群众做什么,并且细化路径设计,确保从操作层面可以做到位,然后,根据不同的对象,采

5、取不同的方法,利用不同的渠道,把握不同的节奏,反复、耐心地向群众去“说”,让群众有一个接收信息、消化信息、反馈信息、相信信息的认知过程。具体而言,从工作的逻辑上做到信守历史承诺,说到坚决做到;从工作的理念上做到站在法理的制高点,站在道义的制高点,站在标准的制高点;从工作的立点上做到对群众将心比心、发自内心、一片爱心、无愧于心;在呼应群众诉求上做到坚持标准、确保达标,科普考察、消除疑虑,兼顾诉求、扩大防护,体现共享、全力惠民。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电厂复工认同工作在前期就较好地取得了村民群众的信任,从而实现了正式展开工作后一天内认同率超过 X%,两天内超过X%,最终认同率达到 X.X%的良好成效,

6、为锡东垃圾电厂顺利复工和投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必必须须抓住重点,搞清楚人民群众抓住重点,搞清楚人民群众“盼什么盼什么”。只有搞清楚人民群众“盼什么”,才能在源头上理清楚应该为人民群众做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群众最大最多的盼望,就是过上美好的生活。就一个区来讲,如果全区群众总体上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那么基本就能从社会治理的源头上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多年的工作中特别是这次大走访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起码应该是:工作好、收入好、身体好、住房好、医疗好、教

7、育好、环境好、保障好、秩序好。多年来,我们顺应群众期盼,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取得了务实成效。X 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 X.X 万人,扶持自主创业 X 余人,创业带动就业 X.X 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X.X%和 X.X%;累计建成各类城乡道路 X余公里、建成安置房近 X 万平方米;累计新建改建医疗卫生机构 X 余家,总投资达 X 亿元,按照“X+N”模式组建的医联体正式成立;累计新建改建学校和幼儿园 X 余所,总投资达X 亿元,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累计整治区镇村三级河道 X 余条,全区 X 个村庄整治实现全覆盖;连续七年获评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区。4、必必须须关注

8、关注热热点,搞清楚人民群众点,搞清楚人民群众“怨什么怨什么”。 。机关效能作风上存在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门难进、脸难看”现象以及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是群众感觉最直接、感受最强烈、埋怨最多甚至是怨恨最深的热点问题。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的、极少数的和苗头性的,但是如果不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必然会积累群众的不满情绪,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成为社会和谐的隐患。为此,我们大力整治“中梗阻”,建立健全问题的发现机制、查核机制、问责机制和长效机制,近两年共对 X 人实施了效能责任追究。积极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涉农资金、征地拆迁等方面,全力查处“微腐败”,去年以来全区立案查处“苍蝇式”腐败 X 人。通过持续整治,机关干部的作风更加好了,基层干部队伍的风气更加正了,群众的怨气越来越少了、心气也越来越顺了。下阶段,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特别是省委李书记的讲话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加努力地解决民生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