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系统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57086969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行系统规划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慢行系统规划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慢行系统规划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行系统规划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行系统规划建设调研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行系慢行系统规统规划建划建设调设调研研报报告告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X 月 X 日,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资工委委员及市人大代表参加的调研组,对我市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召开了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现场听取了工作汇报。一、我市慢行系一、我市慢行系统规统规划及划及发发展展现现状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近 X 多年来,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多以车为主、以车为重,大众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出行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城市慢行系统空间受到侵蚀、干扰甚至破坏。为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倡导绿色交通出行,让城市交通重回人本主义,

2、打造畅达生态、慢行友好、城湖相拥的人性化品质都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慢行系统规划编制、设施建设到管理维护,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X 年编制了X 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规划,从系统层面对中心城区步行系统提出改善策略和方案。在同年编制的X 市域“X”综合交通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慢行友好的“品质都市”,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作为一项城市战略,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机动车的发展思路,着手构建“以人为本、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交通。目前,累计建设自行车道已超过 X 公里(全市道路长度达到 X.X 公里),人行道面积达到 X.X 万平方米,其中二环内自行车道长度达到 X.X

3、公里(自行车专用道超过 X 公里)。然而,根据调查,我市居民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在逐年下降。慢行系统存在空间供给不足,经常被占用,以及设施布局不合理、品质较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市民的选择意愿。二、存在的主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一)道路断面设置不合理,未能体现人性关怀由于机动车的发展及道路资源的紧张,非机动车道路空间被日益压缩,局部路段宽度仅 X-X 米,不能满足安全、顺畅通行的要求。超过 X/X 的路段采取人非共用的方式,即非机动车搬上人行道,更带来了人非混行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人行道等步行系统只是作为通过性的交通空间,狭窄、单调、绿化稀疏,缺乏休憩空间及设施,一些无障碍通道形同虚设,未能

4、体现人性关怀。(二)慢行系统规划滞后,缺乏城市功能的整体性考虑社会各界普遍存在重视机动车交通,忽视非机动车交通的倾向。对步行系统更多关注局部的点和线,如步行街、人行天桥等,缺乏慢行交通的系统规划。另一方面,步行空间往往注重了交通联系的功能,而忽视步行空间与周边的公共建筑、居住空间互相依存的关系,缺乏城市功能的整体性考虑。(三)停车设施不足和管理混乱,导致占道现象严重停车设施建设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发展,不仅居住和工作地点的停车问题未能妥善解决,许多购物、娱乐等公共场所也未设专用停车场地。许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被划为路边停车场,导致骑行者被迫驶上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不利于交通安全。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不到

5、位,乱停车或流动商贩占用人行道空间的现象较为严重,既干扰了行人通行,也大大降低了步行空间的活力。(四)过街设施缺乏精细化部分交叉路口人行过街信号和路段上人行过街横道设置不合理,有的道口行人无法一次过街,绕行或乱穿马路现象较多。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设置较少,部分地段布点不合理,利用率低。一些交叉路口存在过街人流与右转机动车的冲突,机动车抢道现象严重,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三、几点建三、几点建议议(一)城市慢行系统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市民出行的方式之一。因此,城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要与其他类型的交通方式形成有机组合,注意与商业网点、城市景观布局相吻合,实现科学衔接、

6、合理转换。要根据不同区域确定相应的慢行系统的功能定位,注以满足市民休闲、健身、通勤、购物、观光、旅游等不同的需要。(二)“以人为本”是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安全性、便捷性、实用性和舒适度,增加相应设施的投入,如设计自行车停放点并考虑停放点的安全防盗问题,从而调动和激发市民“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的意愿和热情。(三)城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涉及部门众多,面对情况复杂,实施难度较大。因此,既要抓好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又要强化组织领导,搞好部门协同。要明确推进这项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明确目标责任,明确投入主体和投资渠道,同时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和县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尽快将科学规划变为合理现实。(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难度大,管理、维护的难度更大。因此,要在搞好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管理、维护工作,保证城市慢行系统的完好率、使用率和连续性、可靠性。(五)城市慢行系统是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慢行系统在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与其它城市建设项目的组合、整合,如地下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公交都市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等,形成相互呼应的有机整体,避免各行其是、相互影响、前后抵触,从而造成投资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